后,她苏慧也会走自己的路。 经过这一遭,倒是令她醒悟,活给旁人看倒不如自己好生地、精彩地活着。 “宋槿宁!”苏慧说:“我想我欠你一句道歉,也欠一个感谢。虽 然你不在乎, ←(格格_党文学)←, 不然我心中不舒坦。” “宋槿宁,这次我能跟梁公子顺利退亲,真的谢谢你!” 说完,她转身离去。 柴蓉蓉和阿黎互看了眼,皆莫名其妙。 柴蓉蓉问:“她什么意思,跟梁公子退亲是你帮忙的?” 阿黎很茫然:“不知道啊。” . 三月中旬后,天气渐渐暖和起来,阿黎的衣衫也换成了薄的。 这个年纪的姑娘们爱俏,旁人还添加外衫时,阿黎就已经穿襦裙了。 柳嬷嬷在一旁苦口婆心劝:“姑娘这会子不觉得,等以后年纪大了就知道苦了。穿这么薄且不说容易生病,就说现在天气湿气重,若是得风湿了可不好。你是不知,老奴家乡就有个年纪轻轻的媳妇得风湿......” 阿黎一脸麻木地听柳嬷嬷唠叨,站在镜子前继续忙活自己的事。 她拿着块披帛在身上比划,嘀咕道:“这颜色好像深了些。” 凝霜端晚膳进来,说:“天快黑了,姑娘还换衣裳?” “我就试试,后日跟同窗们约好了去踏青,届时穿这一身如何?” 柳嬷嬷一听踏青,眉头皱得老高:“姑娘,穿这身恐怕不合适。” 阿黎问:“为何?” “如今虽是入春,可天气还冷,外头风大,老奴看那件鹅黄背心的就不错。” 阿黎笑起来:“我偏要穿这件,这件好看。” 柳嬷嬷叹气,转头见门口站着个人,她先是一怔,随后立即过去请安。 “容世子来得正好,您快劝劝姑娘,天气还冷,她就挑绢纱穿实在不妥。” 阿黎扭头:“容辞哥哥怎么来了?” 容辞走进来:“下职无事,过来陪你用晚膳。” 阿黎高兴,吩咐凝霜:“快去添碗筷来。” 容辞问:“后日去踏青?” “嗯。”阿黎说:“后日休沐,她们说后山湖畔开了许多紫色野花,大家想去游湖赏景。” 她身上还穿着适才的衣裙,在容辞面前转了一圈,问:“容辞哥哥,这身好不好看?” “好看。”容辞不假思索道。 阿黎昂着下巴看向柳嬷嬷,意思是:你看,容辞哥哥也觉得好看,才不会说不妥。 但下一刻,容辞开口说:“还是换件其他吧。” “为何?”阿黎不解:“你不是说好看吗?再说了,天气越来越热了,穿这件真不冷的。” 容辞视线在她敞开的衣襟处停留片刻,说:“领口太低了。” 阿黎低头瞧了瞧,微微脸红。 她穿的是件碧色绣花对襟襦裙,珍珠肩带俏皮可爱,上襦绢丝薄如蝉翼,隐约可见肩背,并露出白皙的脖颈和锁骨。 阿黎道:“可这样好看啊,这是当下最时兴的样式。” “还是不妥,换一件罢。” 阿黎瘪嘴, 不大高兴, 却还是依言换了件厚实点的衣裳。 没多久, 凝霜端碗筷进来,又让厨房添了两道菜。 阿黎与容辞坐去饭桌旁。 阿黎问:“容辞哥哥一会还回去吗?” 平时容辞来别院看她,偶尔也会歇在别院。眼下虽入春,但昼短夜长,没多久就天黑了。 阿黎故此一问。 容辞道:“晚上还有事,需回。” “哦。” 容辞抬眼:“怎么?你不想我回去?” 阿黎道:“临近结业,夫子让我们写一篇策论,可有些地方不得其解。原就想等容辞哥哥来请教,不过你既然忙,改日也成。” “无碍,”容辞说:“我今夜不回。” “可你不是有事吗?” “明日处理也不打紧。” 柳嬷嬷在一旁听了,暗暗感叹。惯来听说容世子宠宋府四姑娘,她以前还觉得夸大其词,今日得见,果真传言不假。 容世子摸黑也要赶回去的事,能是小事?可一听四姑娘请求,便立即改主意了。 还未成亲便如此得宠,若是日后嫁进睿王府还不知得怎么捧上天去。 “我看你近日清减了许多,”容辞夹了块红烧肉给阿黎,说:“总吃素不好,于身子不利。” 这两年京城流行以瘦为美,尤其是那种弱柳扶风之姿令贵女们追捧。阿黎也不例外,她怕胖,便多以素为主,偶尔吃肉也是捡着精瘦的吃。 却不想,这会儿容辞夹了块半瘦半肥的给她。 阿黎咬唇,犹豫不决。 “怎么?”容辞问:“不喜欢吃红烧肉?” “不是......我可以吃肉,但不想吃肥肉。” 说着,她夹起那块红烧肉将精瘦的咬去,留下肥肉毫不迟疑地放进了容辞的碗中。 柳嬷嬷大惊,忙道:“姑娘,这不合礼仪。” 她做过多年的教导嬷嬷,在大户人家头一个要讲究的便是礼仪。有礼而显德,可四姑娘这举止实在骇人听闻。 哪有自己吃了一半的东西送进旁人碗中的?而且这人还是未来的夫婿,还是金尊玉贵的容世子。 她正欲开口教导,一旁的凝霜赶忙将她拉出门。 出门后,凝霜说:“嬷嬷,你难道没瞧见吗?咱们世子已经习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