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2 / 3)

,此时周部族的领袖西伯昌姬昌,已经有了对抗商纣王的想法。

暗地里选择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还挖了不少人才进伐纣大营,如伯夷、叔齐等等,拜吕尚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姜子牙,为军师。

结果呢,做了这么多前期准备工作的姬昌,偏偏在翦商大业的前夕——死了。姬昌死后,他的次子姬发接过了伐纣大旗。

姬发率领周军攻城拔寨,一路杀到了距离商朝都城朝歌只有七十里,也就是差不多三十五公里的牧野。商周军队,摆开架势,准备来一场最后的决战。】

神女说话的同时,天幕划出一个个冷兵器战争画面,看得人是热血沸腾、目不暇接。

【纸面实力上,周军只有五万,而纣王军有七十万之众。

按理说,这七十万可以把五万按在地上随便捶。但事实上,纣王军队里大部都是没受过训练,被拉来充当壮丁的奴隶和东夷俘虏。

战才刚开始打,这些饱受欺辱的奴隶俘虏士兵就倒戈相向,跑到对面的周军阵营里去,掉头打起纣王。倒戈相向这个成语,就是出于此。

得知大势已去的纣王,自焚于鹿台。朝歌百姓苦纣王久矣,得知纣王已死,迫不及待地打开城门请周军入城,至此延续了五百年的殷商灭亡。《诗经·周颂·武》就是讲述武王伐纣,克商定周的事迹】

天幕紧随出现了二十六个字,虽然在场的周民看不懂上面的字,但是他们都知道那是什么内容。

周天子和东西周二公更是神情肃穆,眼含热泪,领着在场的周民颂起了《周颂·武》。

“於皇武王,无竞维烈。允文文王,克开厥后。嗣武受之,胜殷遏刘,耆定尔功。”

悠长肃穆的颂声配合天幕中女子的说话声,在明堂广场上方的飘荡,颇为悦耳动听。

樗里疾甚至忍不住和着乐声一起打拍子,一旁的秦王荡瞪了他一眼,樗里疾讪讪地收回了手。

接下来,天幕出现了更令他们更加震撼的画面,一张将山川河流清晰显示的九州地图。

秦王荡心潮起伏,若能得到此地图,攻城拔寨岂不信手拈来,眼神示意樗里疾赶紧记下来。

过目不忘的樗里疾指了指他的脑袋,对秦王荡做口型,“大王,我都记下了。”

秦王荡满意地点了点头,把目光继续放在天幕上。

【周朝建立后,武王姬发分封姬姓宗室子弟以及伐纣功臣为列国诸侯,根据血缘关系亲疏和功劳大小,将他们分成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的附庸,其中姬姓宗室子弟就占了五十三个。

而本期内容的主角九鼎,在时间的推移下逐渐成了王权的象征。周灭商后,九鼎被武王姬发带回了镐京,并公开展示九鼎,象征周合法取代商。

姬发死后,其子周成王继位。周公旦领周成王命营造洛邑,而后成王亲自主持祭礼,将九鼎置于洛邑明堂。作为王权象征的九鼎,在洛邑安稳地待了几百年,直到周王室渐渐衰落,九鼎就被诸侯们给惦记上了。

周王室衰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绝大多数人认为周朝成也分封,败也分封。

众所周知,周王室封出去的地越来越多,周天子拥有的土地是越来越少。时间一长,周天子也逐渐失去对这些诸侯的控制。

除了分封这个制度上最重要的原因外,还有客观自然原因,西周时期发生的各种地震、旱灾,让西周王朝是雪上加霜。

西周王室的衰落,还和这三个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第一个是周昭王姬瑕,三次伐楚,南巡不返,身死汉水,是周王室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

第二个是周厉王姬胡,按照谥号来讲,“厉”是一个恶谥。但周厉王严格来说,并不是一个十足的暴虐昏君,反而可以说是个路子走窄的有为之君。

周厉王在位时期,对周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都提出了改革方案,一度让西周国威有所振作。

甚至使得在他父王周夷王时,已经称王的楚国国君担忧周王伐楚,自动取消了王的称号。

只可惜旧贵族势力太过强大,加上周厉王本人改革过于冒进求成,想一口气吃成个大胖子。施政又过于粗暴,滥用卫巫监视国人,有怨言者以告一概杀之。

国人甚至不敢顺便说话,生怕说错一句话被卫巫抓起来,在路上都用眼神示意。

最后忍受不了周厉王□□的百姓们,联合起来将他赶到了汾水的彘地,一个野猪横行的地方。

十四年后,改称汾王的姬胡,死在了彘地。

这第三个人,则和西周灭亡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没错他就是周厉王的孙子周幽王姬宫湦。

提到周幽王,大家第一时间肯定会想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只为博美人褒姒一笑的故事。

这个故事流传太广了,导致很多人信以为真,其实很有可能是冤假错案。

著名的国学大师,就曾提出过异议,认为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是委巷小人之谈。

首先,各路诸侯到镐京的距离都不一样,怎么可能同时抵达,然后一起上当受骗。而且如果真有犬戎来袭,镐京城肯定一片戒备,等他们到了镐京,发现城里一片安然无恙肯定会怀疑,见没有敌情肯定就会离去,实在没有什么可笑的。而且烽火传讯,是汉朝用来防备匈奴人的。】①

秦王荡思忖,这汉朝又是哪个朝,匈奴人又是什么人?难道我们大秦没能取代周王室吗?

但鉴于周天子还在旁边,秦王荡并没有问出口,而是对樗里疾说道:“这么不合常理的故事,怎么会有人信以为真呢?”

周天子也深表赞同,“周幽王就算再昏庸,也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其实当年的事情另有隐情。”说到这里周天子语气有些低沉,没有继续说下去。

下一刻天幕就把周天子未尽之语,倒了个一干二净。

【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从《竹书纪年》和《清华简》里得到了周幽王事件的另一个角度。关于《竹书纪年》和《清华简》的来源,由于时长有限,这里我就不赘述。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百度,度娘解释的很清楚。

武王伐纣,姜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