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十八弯,一弯十八洞。
洞中元宝十八斤。
80年代,这个小镇很穷,可却穷的让人奇怪。说它与世隔绝吧,也不算,离城市也就七八十公里,有条土路,山路崎岖,步行一天一夜也能到省会大城市,赶马车的话不到三四个时辰。说它土地贫瘠也不是,虽然山多,地不平,但雨水丰沛,长年累月的雨水冲刷,山于山之间形成了很多大小不一的平卧耕地,很适合种植农作物。小镇管辖的12个自然村,家家户户都有十几亩的水田耕地,一块一块的分布在山间。而且还不缺水,是个土地肥沃,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很多人都说这个镇的人懒,所以穷。当别人说镇上的人是懒汉的时候,他们不但不会面红耳赤,也不会大发雷霆和别人争辩,反倒是笑嘻嘻像村头的大傻子一样好像于己无关。
难道这个镇子上的人都是傻子吗?还是他们有什么遗传疾病?这些难言之隐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他们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祖上留下的秘密他们三缄其口,但凡是谁和外人提及镇上的过去就如同挖自己祖坟一样要被天谴诅咒。
旧社会的时候人人都守口如瓶的保守着镇上的秘密,把这个秘密当诅咒一样讳莫如深。解放后“破四旧”,改革开放后人口流动加上教育的大力发展,很多人也就不把祖上的那一套当真了,慢慢的就流传出了几个版本。
据说很久以前,有说是明朝初年,有说明末的,有说是清末的,反正就是很久以前,小镇有一个读书人,据说是小镇第一个读书人。很多人会很奇怪,他为什么会是小镇的第一个读书人?他又是怎么成为小镇的第一个读书人?
这个小镇是个很奇怪的地方,由于交通闭塞,山林水田丰饶,勤恳点的种些田,够一家人一年的粮。懒惰点的上山挖点野菜野薯,下水摸鱼,也能活。这样就养成了朴实憨厚的性格。这种环境下这里就和别的地方与众不同,因为他们朴实憨厚交通不便,人也就没有什么志向没有什么追求。但是在淳朴的人,吃饱玩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就只能生孩子,当时这里还是一个村,可是人口比很多镇子的人都多。
也因为无欲无求这里竟然没有出现封建社会的标准“地主”这种产物。没有人想到说把别人的田地买下来然后请长工或者租出去让自己什么活也不用干,成为地主阶级剥削者。人胸无大志,也就没有人读书谋求功名了。要不是县城官吏为了管理人口田亩方便收税,小镇上可能没人会写自己的名字。
所以这个地方就一直没有出现过读书人。
这个读书人还有一段离奇的身事。
那时候闯王李自成攻入北京。李自成攻入北京只为干三件事。一,抢钱,因为闯军不纳粮,只能抢钱。二,抢女人,因为闯军都是男人、、、、三,当皇帝。
有一少女和她的丫鬟逃出了北京城。她们一直往南走,走了好久好久,在加上她们要尽量避开人群,一直找小路。
不知道走了多久,有一天她们误入山林,看着就要死在山林里的时候被一猎户发现,救下了她们。
猎户给她们一些吃的问道:“你们从那里来,怎么在山林,你们叫什么?”
少女:“我姓朱、、、、”
丫鬟大喊:“我姐姐问你有没有地方住”少女刚想报姓名,被丫鬟急忙打断。
猎户就把她们带回了自己的家。家在村子边上,虽然简陋,但却干净齐全,而且还安静祥和。
后来少女和丫鬟都嫁给了猎户,因为丫鬟以死相逼,猎人没有办法只能把她们俩个都娶了。
说来也巧,少女和丫鬟同一天临盆,同样是生了男孩。
说来也悲剧,两人生下孩子后都死了,丢下了猎户和两个孩子。
在村民的帮助下,两个孩子长成了少年。可是猎户在悲痛和劳疾的双重下,也走了,就剩下两个孩子。
有一天,少年兄弟从山林里打猎回来,说来也郁闷,他们什么都没有打到,去江边从冰冷的水中起鱼笼只有几条小鱼。弟弟安慰哥哥安慰他说“这些鱼煮汤,多加点水,今天还是能饱肚子的”。哥哥很不服气,跑回家拿起渔网一头扎到了刺骨的江水里,直到精疲力竭还是一无所获。寒风中沮丧的回家路上看到从县来一老头,专门写春联卖门神的老头。那时候少年不知道为什么要写春联贴门神,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家家户户过年都贴,如果不贴就格格不入。老头靠着这些轻薄的纸,风一吹满地飞的纸,就能换走两大袋粮,毛驴驮的都要喘气。少年很新奇,他认为是老头施了法,春联和门神就是符咒,让人心甘情愿争抢着还笑呵呵的把活命的粮食给了老头。
回到家喝着弟弟煮的鱼汤,淡如水的鱼汤,他想着如果自己有老头的法术,一施法,山里的飞禽走兽就自己排着队蹲在家门等待着自己宰了煮肉,大鱼儿争先恐后的跳上岸让自己捡,那该多好。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就如同闪电劈在了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夜里他彻夜难眠,翻来覆去的想着老头,想着老头的法术。他穿好衣服,着了魔一样看都没有看一眼熟睡的弟弟,披星赶月的追老头去了。
快到县城的时候还真被少年追上了老头。诧异的老头不管着么解释他不会法术,春联也不是符咒,可是少年执拗的一口一个老仙人,让老人没有办法,只能把少年带回了家。老头也乐于收了一个徒弟,开始教少年读书写字,让少年知道农民是用力气换粮食,他是用知识换粮食,而不是用法术。这个世界没有法术,但是少年却打开了新世界,对读书吃迷,对知识吃迷。
一年后,少年跟着老头卖春联才回到了家。
看到孤零零的弟弟,哥哥想起父亲临终的话,他没有跟老头回去,而是留在家里读书。
老头很喜欢这个聪明的徒弟,他就提议两兄弟都跟着他读书写字。
弟弟却不肯走,因为他不能丢下“父亲和两个娘”。
老头有些不甘心,但也没说什么,还不定期的送来粮食指导哥哥读书,弟弟一边打猎,还负责给哥哥做饭。
少年很聪明,苦读十年后去参加了科举。
弟弟叶任劳任怨了十年,别人都娶妻生子,弟弟却是在打猎,劈材,洗衣做饭,照顾哥哥,而且从来没有一句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