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女生耽美>阁中仙> 欺尚往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欺尚往来(2 / 2)

了一个章。他不敢叫皇上久等,眯着眼睛仔细辨认。

皇上待他看清楚,才道:“朕瞧着这方印章总觉得眼熟,像是在哪本书上见到过,你来帮着朕一起找找。”

戴春风应了声,取过一盏灯来搁在身边,陪着皇上逐一翻看书架上的本册。

越找心里越没底,皇上这章是从何而来呢?自己今日跟着皇上,可没见过什么印章啊?

但他不敢往下细想,皇上不愿透露的,就是他不能窥探的。

这本书确实难找得很,东暖阁里几个书架翻遍了都没有找见。他打算再唤几个小太监去别的房间翻找,皇上却灰心丧气地把手头的书往架子上一搁,“算了,朕乏了。”

祖宗气不顺的时候就爱一个人待着,戴春风轻手轻脚放下灯,默然退出暖阁。皇上不甘心地盯着掌中印痕,遂铺开一张本色纸,拈起朱笔原模原样地描在上头。

那枚印上刻了两个字,篆体的“月仙”。

治印讲究三法,姚栩这章,书法章法尚可算中规中矩,但那刀法叫人委实不敢恭维。刀痕浮于表面,可见是力度不足,才致入刀过浅。

剩下五枚倒是流畅连贯得多,运刀风格也迥然不同。如此想来,这章倒也未必就是姚栩刻的。

皇上寻了个锦盒来,将那张本色纸对折起来收了进去,继而吩咐戴春风进来伺候自己净手,鲜红的印痕浸入水中很快便消散了。

仿佛它原本就不存在似的。

昭兴七年,正月。

静安长公主是正月十五的生辰,这样大吉大利的日子在皇家历来都是要好好操办的。

长公主原想着不过就是各宫嫔妃并命妇女眷们贺寿,却不料今年平白冒出许多人来,张罗着要为她这个大彰最尊贵的公主说亲。

贵妃黄善贤冷眼旁观自己的姑母揽着静安,亲亲热热地问可有中意的儿郎。

好容易才借着挑生辰礼物的幌子把静安叫来仁寿宫,太皇太后都不等她回答,便抢先介绍起黄家年纪相仿的儿郎们,大有要越过杨太后去为长公主择夫的意思。

甚至还把端敬大长公主也叫进宫来做说客。大长公主毕竟嫁了武定伯冯全,这种时候必然阳奉阴违,一面帮太皇太后游说,一面状似无意地向静安提起冯家的几位公子。

长公主殿下不胜其烦,回到端庆宫想躲个清静,却没想到,连十二岁的静宜长公主薛敏也被指使过来。这个妹妹自幼天真纯善,如今不知是太皇太后还是冯太妃,教得她一张口便是“姐姐可有意中人”,着实令人难过。

静安气不打一处来,念静宜童言无忌也不多计较,扭头就去明德宫找皇帝哥哥给她做主——她早就说了,只嫁姚栩!

薛放也看得明白,这些人打量着自己一直不纳后妃,女儿送不进宫里,便又动起了心思,要为自家儿子求娶长公主。

静安是他的胞妹,光是冲这同父同母的至亲血脉,就注定了她不是一般的长公主。这也决定了,他只能把这个妹妹嫁给自己信得过的家族。

转眼间也是十八岁的姑娘家,难怪太皇太后要从她身上想办法。

驸马都尉选姚家的儿郎自然是最称心的,可是大彰驸马都尉不得参与朝政,只负责打理祭祀礼仪和宗人府事务。若真的选了姚栩,只怕会叫他郁郁不得志。

两全其美的法子倒也有个现成的旧例,只是少不得要委屈了这个金尊玉贵养大的妹妹。

静安就站在他面前,俏丽的眉眼间蓄着一股子坚定不屈的气势。见惯了她平日里或娇婉或贞静的模样,今朝突然正容亢色,让人不仅觉得新鲜,更感到欣慰。

那才是大彰长公主脸上应有的神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