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进入屋内,就见公子稷举止有异,目不转睛地盯着空气,似乎在看什么东西。
“您怎么还怎么这里?”
见苏秦归来,公子稷抬头站了起来,高兴道:“苏秦先生终于回来了,和燕王谈得如何?”
苏秦不着痕迹扫了一眼公子稷,发现对方面前空无一物,淡定地坐了下来:“燕王要接待秦国使者,所以苏某就先告退了。”
公子稷的眼睛迸发出亮光:“秦国来了使者?”
苏秦点头,又听公子稷说了句“居然这么快就来了”,他心里的疑问更多了,秦国来了使者值得公子稷如此高兴吗?
对方很快从喜悦中冷静了下来,又问了一遍上午的问题:“苏秦先生可愿意去秦国?”
面对公子稷的恳请,苏秦仍然犹豫不决,但态度已经不像之前那么坚决。
他离开云梦山回到征伐不断的乱世,只是为了用所学的纵横捭阖之术治世。
只是他的“治”世,并非一般的意义上的“治”,因此去哪个国家,对他而言没有太大区别。
风云激荡的乱世里,诸侯国间你来我往兵戈相向,没有对错善恶之分,诸侯贵族都是为了利益征战,没有哪个国家是无辜的,无辜的只有那些被战争裹挟的平民,一个“乱”字都不足以概括这个时代。
他们这些擅长辩术和计谋的纵横家,看的不是道德,而是时局变革。
周礼和孔子提倡的仁义道德,在这个动荡的时代,显得如此的不合时宜,一味抱残守缺只会招致更大的祸端。
计谋虽然阴险,战争虽然残酷,但却是最好的治愈良方。不挖肉削骨,病痛只会缠绕于身,最后病入膏肓,药石罔效。
师傅鬼谷子去世前,曾问他日后下山要做些什么,是否想和他师兄张仪一样,搅动天下风雨。
苏秦点头又摇头,其实那时的他也说不清内心想要做什么,只知道他要做就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
如今苏秦想明白了些,他要做的事情,和张仪是一样的但又不一样。
而且恐怕他这一辈子只会做成一件事,所以在选择上更需要慎重。
人一生下来就被刻上了印记,无法决定许多事情,但唯有一个个选择,可以把人带到想去的地方。
选择,有时候比一味的坚持更加重要。只是,人没有到临死前,是弄不清楚哪个选择才是对的,还有甚者,连死的时候也没弄清楚,死得糊里糊涂。
而他苏秦可不愿意做一个糊涂的人,他要从始至终都明白选择的最坏结果,并且至死方休。
-
从客馆回质馆的一路上,嬴稷都在拼命压抑内心的狂喜。
刚才他从苏秦那里得知秦使入燕,他猜想八成是嬴荡已经去世,此时秦国使者来燕恐怕只是为了送赴告。
无论是天子崩还是诸侯薨,都需要派使者到各诸侯国奔走相告。凡崩、薨,不赴则不书。祸、福,不告亦不书。惩不敬也。①
这样一来,他只需要再等几个月,就能等到从咸阳来的好消息。
想到这里,嬴稷一入质馆就开始放声大笑,听得馆中来往的婢女仆人目露恐惧,低头遁走,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公子稷怕是真的疯了!
燕蓟城王宫内,送走秦国使臣后,燕王当即召来下臣商议要事。
燕王道:“寡人刚才已经见过秦使,秦使说秦王想将公子稷接回咸阳,希望寡人允诺。”
有人诧异:“秦王怎么好端端地想起公子稷来?”
燕王没好气道:“这个问题问秦王去,寡人哪里知道。你们说说看,要不要放公子稷回去。”
问题一出,下面的燕臣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不一会儿,有个下臣站了出来:“大王,当年秦惠文王送公子稷入燕,是为了保证秦燕联盟顺利进行。而如今秦国拿下宜阳,韩赵魏三国静若寒蝉。秦国狡诈行事难以预料,公子稷这个人质还是握在手中更稳妥一些。”
不过,也有人提出了相反的意见:“大王,臣不这么认为。诸侯国交换质子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然而又有哪个国家因为质子在他国,放弃攻伐的。何况公子稷只是秦王的庶弟,若秦国真有心对付燕国,哪怕将公子稷绑到阵前,秦王恐怕也不会犹豫分毫。如今秦王来要人,若您不给恐怕会惹秦王怨恨。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将公子稷好生送回咸阳,还能赚得好名声。”
燕王点头,觉得他的话十分有道理,于是同意秦国将公子稷接走。
处理完秦国使者的事情后,燕王想起了白天和苏秦的见面,总觉得意犹未尽,于是翌日又召苏秦入燕宫。
二人从燕国的风土人情聊到了天下的局势,谈话间不免聊到了风头正盛的秦国。
燕王感慨道:“昔日秦国失河西之地,关东六国莫不耻笑秦人,而今秦人用五十年时间,不仅收复了河西之地,更是打通三川,直取宜阳,声震诸侯。若寡人今生能收复燕国旧土,哪怕死也心满意足。”
苏秦道:“燕王难道仅仅只想收复燕土?”
燕王点头默认,当年的内乱齐人打着帮忙的旗号举兵北上,一开始燕人还以为齐人真的是来帮忙的,欢欣鼓舞开城放齐军入燕。
谁知道那些齐国人趁火打劫,劫掠燕王宫的财宝,走时还割走了燕国大片土地,燕国人深以为耻。
若他能收回被齐人占去的大片土地,日后到了地下,也算替父兄赎罪,无愧列祖列宗。
苏秦忽然道:“自复之术,非进取之道也。苏秦乃进取之臣也,不事无为之主。”①
正当燕王捉摸苏秦所说的“自复之术”、“进取之道”是什么意思时,对面的苏秦又冷不丁地来了一句。
“今王有东向伐齐之心,而愚臣知之。”②
燕王心里一惊,脱口而出:“苏秦先生是怎么知道的?”属实是不打自招。
但是话已经出口,燕王也不再隐瞒他的心思,表达了他想要南下向田齐报仇的想法,然后又问苏秦可有办法助他实现夙愿。
苏秦道:“大王您励精图治招揽人才,又时常发出感叹,所以臣才敢料定大王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