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珍和谢谨言以前就认识,凤珍以前上学时常去林佑清家住宿,谢谨言经常会过去找姜姜,因此他们两个人就认识了,铁柱以前比谢谨言小一级,不过都是一个学校的,在学校里也见过面,所以并不陌生,吃过晚饭后,几个年轻人在炕上聊得热火朝天,凤银不参与他们的聊天,她膈应姜姜,加上她以前在背后造谣过谢谨言和姜姜两个人存在不正当关系,也不太敢面对谢谨言。
凤珍已经在地区师范学院度过了两年的大学生活,谢谨言也已经在首都上了一年的学,姜姜和铁柱听他们描述自己的大学生活,听得津津有味,年轻人待在一块,共同话题总是特别多。
“对了姜姜,你们大概什么时候回去啊?”
“明日祭拜完我爹娘,可能后日就回去了吧,我临行之前,跟他们说祭拜完了就回去了。”
“后日就是筱云姐出嫁的日子,你们留下来参加了婚礼再回去呗。”凤珍知道姜姜肯定不认识,便给她科普道,“她是咱们本家的一个叔叔的女儿,她人特别好,勤劳又有善心,三叔三婶没有回来,你去了想必她也会很开心的。”
“谨言哥哥觉得呢?”
谢谨言态度比较无所谓,“你自己做主。”
姜姜脸上露出笑容来,“那我就多留一天参加完婚礼再回去吧。”
张月菊拿着几个洗干净的桃子进来,看到炕上的几人笑着招呼道,“小谢,姜姜,吃点水果。”
“谢谢大伯母。”
姜姜拿起一块切好的桃子,忽然想起来什么,“对了大伯母,你等一下。”
她将手里的桃子放到一旁,将角落里的皮革箱打开,“我这次回来,给你们都带了礼物。”
“给大伯母带的丝巾和姜糖,给大伯父的手套,他在工作的时候可以用到,给凤珍姐姐的香包,给铁柱哥哥的毛笔,给奶奶的羊毛毯,这个可以在冬天的时候盖在腿上,膝盖就不容易受凉,还有这些是给凤珍姐姐的爹娘、凤银、狗蛋和草根的……”
姜姜在回洞溪村之前,跑了地区的各个市场给他们都买了礼物,尽管和凤银他们的关系都不是很好,但姜姜为了不落人话柄,还是一视同仁的都给买了东西。
“你说你回来就回来了,咋还买这么多东西,这一路上多沉啊。”张月菊嘴上虽然这么说,但还是忍不住高兴地拿起了那条丝巾在自己身上比对,笑得合不拢嘴,“姜姜眼光真好,这条丝巾太衬肤色了。”
“还有我的呢。”铁柱稀罕地拿起那支毛笔,那笔锋柔韧,笔尖锐利,一看就是好毛笔。
“谢谢姜姜。”凤珍拿着那香包,十分欣喜,这是她最喜欢的兰花香味。
姜姜不好意思地笑道,“都是随便买的,你们喜欢就好了。”
林家是一共有九孔窑洞,林佑清夫妇因为常年不在洞溪村,加上他们也只有姜姜一个女儿,便只占了一孔窑洞,林老大和林老二俩人各分了三孔窑洞,一孔窑洞是林老太在住,剩下一孔主要是用来做饭和吃饭,以及堆放杂物的用途。
林老大家的三孔窑,其中一孔是他们夫妻俩的卧室,剩下了两个儿子各住了一孔,这里以后也会是他们结婚的新房,林老二家的三孔窑则是他们两口子住了一孔,凤珍和凤银住一孔,狗蛋和铁根住着剩下的一孔窑洞,孩子大了就不合适再跟父母睡一个炕了。
不过林佑清那孔窑有段时间没住人了,在知道姜姜要回来的消息后,张月菊专门挑一个晴朗的天气将他们卧室给打扫了,还把被褥和被子都拿到外面给晒了一遍,就为了她能住得舒心些。
姜姜对于大伯母的用心,既惊讶又感动。
次日一早,姜姜就醒来了,她刚到院子里洗漱,便碰到了在修理凳子的林老大。
姜姜主动和他打了招呼,“大伯父,早上好。”
林老大笑呵呵地回应道,“早啊姜姜,你送我的手套我很喜欢,用心了。”
姜姜从水缸里舀了一瓢水,“大伯父喜欢就好。”
过了一会,谢谨言也从窑里出来了,他昨晚和铁柱睡一个屋。
姜姜在回洞溪村之前,在地区的一个杂货店里买了一捆香还有一沓纸钱,张月菊早上起来时帮忙准备了祭坟的茶饭和黄表纸,一并装进了竹篮里,吃过早饭后,姜姜就和谢谨言一起出门了。
她爹娘坟前的杂草不深,还有祭拜过的痕迹,姜姜推断应该是周福贵来祭拜过,谢谨言将手里的竹篮放下,和姜姜一起把四周清理了一下,才从竹篮里拿出那祭拜用的茶饭来摆好。
“爹,娘,我是姜姜,我来看你们了。”姜姜手里拿着三炷香,她刚开口,眼睛很快便湿润了,“我现在已经长大了,我考上了首都大学,爹在世的时候就希望我长大了能上学,做一个有文化的人,总算是没有辜负爹的期许,收养我的爸爸妈妈他们都对我很好,你们可以放心了。”
姜姜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亲娘,从她爹的回忆中隐隐约约能窥见她是一个非常温婉的女子,姜姜虽然没有见过她,对她的感情却很深厚,她娘是因为拼死也要生下她才难产去世的。
只可惜,这份感情只能寄托在这矮矮的一座坟茔之中了。
姜姜出神间,旁边的谢谨言开了口,“叔叔,阿姨,我是谢谨言,是姜姜的朋友,以后我会好好照顾姜姜的。”
姜姜听到这话,朝他淡淡地笑了笑。
说完,他和姜姜一起行完了祭拜的礼,将手里的三炷香一起插在了姜姜爹娘的坟前。
——
从姜家坟地出来后,姜姜回林家放了装东西的竹篮,和张月菊打过招呼后,便带着一些从地区带回来的礼品去了王淑文家。
姜姜回来前,她妈妈特意叮嘱了让她去淑文阿姨家拜访一趟。
“姜姜!”石小样远远的就看见了他们二人的身影,兴奋地跳起来招了招手。
“小样!”
多年未见,姜姜对石小样还是感到很亲切,大概是因为姜姜上小学的时候,王淑文阿姨每次带石小样到县里办事时,都会顺便到他们家做客,她俩年纪相仿,便比较玩得来。
石小样现在已经出落得十分漂亮了,薄薄的刘海下是一双似若桃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