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了一副好容貌——他与乾元二年死的那位摄政王、太后的旧情人,生得颇为相似。
她虽没见过摄政王,但从玄凌的反应已经猜出了一二。能让玄凌露出那种厌恶的表情,又让太后没来由地信任不已,便只有这一个原因。而眉庄意外知晓了太后和摄政王的旧事,为求自保,便只能反过来利用此事谋害太后。
更何况太后还想利用予沐——不过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回到最初的问题吧。”甄嬛嫣然轻笑,顾盼神飞,“太后服用丹药的消息是我放了出去,时间一长,各宫都想奉承太后,皇后和胡昭媛也不例外,只是皇后禁足,一切都交给倪顺仪罢了。是我让卫临替换了倪顺仪送来的丹药,加重了药量,太后才会忽然病重……所以眉姐姐,你无需挂怀,一应罪业都在我身上。”
“嬛儿!”
“……已有结果了。”甄嬛忽然望一望颐宁宫,耳边传来古朴沉重的钟声。
眉庄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神色,只来得及拉住甄嬛的衣袖,便被突如其来的钟声震住,怔忪不止。
紫奥城的钟声,从来只有一个寓意。
一声,两声,声声敲在甄嬛心上,击碎无数人的梦魇。
一共二十七声,一声不多,一声不少。
颐宁宫内隐隐传来哭声,有内监拉长了嗓音高喊:“太后娘娘薨——”
甄嬛回首望向眉庄,相对无言。
太后死了,这个大周最尊贵的女人,戮力半生,染指风云,却最终死于皇宫永不停息的阴谋,如同她前半生不止一次所经历过的那些算计。
她的死,意味着甄嬛与玄凌之间再不会有任何与风月相关的可能性,亦将成为她们手上洗不去的罪愆。
然而这一切都不会为人所知。史书一页,只会记载着,乾元二十三年四月二十七,太后薨于颐宁宫西殿,举国闻之哀痛。
太后梓宫被送入先帝陵寝那一日,孙姑姑触柱而亡,陪着太后一同去了。竹息竹语两位姑姑亦自行刺面,发誓为太后守陵,终生不再回宫。
玄凌虽有心结,仍是为生母之薨逝痛不欲生,极尽身后孝道哀礼,更为太后上谥号“昭成”,全号为“昭成孝肃和睿徽仁裕圣皇后”。
先帝废皇后夏氏之后并无再立后,最后唯有昭成太后相伴同葬“献陵”。玄凌又命大臣隆重治丧,自己则着重服为太后戴孝,并辍朝一月不御正殿,以尽哀思。
六月初一,玄凌重新临朝,后宫里头一件事便是彻查太后之死,由甄嬛和贤妃主理,敬和夫人和眉庄协理。
一切罪证也都是准备好的,很快便查实无误。甄嬛无暇,便由贤妃去禀报了玄凌:皇后禁足生怨,又见太后扶持惠妃和胡昭媛,遂指使倪顺仪在丹药中下五石散以控制太后。不料此前傅婕妤已以五石散丹药进献太后,太后体内五石散积聚过多,双管齐下,致使太后一命呜呼。
玄凌得知后雷霆大怒,加之胡昭媛适时将皇后其余罪状呈上。旁的也罢了,头一条,却是纯元皇后之死。
有甄嬛的暗中帮助,胡昭媛事半功倍,遑论在纯元皇后故衣被损一事后,玄凌早有猜想。他连夜亲审昭阳殿宫人,与此同时,甄嬛与贤妃长跪于通明殿内亦足足一日一夜。贤妃日夜祝祷,每隔三个时辰便要拨起泠泠琵琶,寄托无限哀思,直到唇色发紫亦不愿离去。甄嬛不知道她是在祭悼亲手传授她琵琶的纯元皇后,还是未曾能到她腹中的孩子,她深沉如海的忧思,从来就不是甄嬛所能感同身受。
最后,是温仪帝姬前来陪伴长跪,贤妃才肯回宫歇息。
长夜寂寂,星冷无光,甄嬛卧在床上合眼欲寐去,然而头痛隐隐相随,似眠非眠中恍惚听得更漏一声长似一声,久悬的心终究未能放下。
垂银流苏溢彩帐帷外有人影伫立,是槿汐轻声道:“娘娘,皇上来了。”
声落,玄凌已跨步入内。甄嬛连忙起身见驾,却是玄凌扶住她的肩膀让她安然坐着,定了定神方唤道:“嬛嬛。”
玄凌只说这一句,便不再多言。
甄嬛亦静静等候。如她所料不错,玄凌上次之所以会将滑胎栽在皇后身上,定是查到了何太医的缘故。眉庄借了傅婕妤的手,而玄凌既然能查到,以他之多疑必然会联想到皇后。否则,他不至于对皇后下这样重的手。
玄凌对太后的悲痛是真的,纵然太后有诸多不是。他查到了傅婕妤引荐何太医,却并未仔细查一查那丹药的成分——若他知道丹药中有五石散,定然不会拖这么久,以至于太后死于非命。
再有怨恨,那也是他的生母。母子连心。
骤然得知真相,玄凌的心情无以言表,而甄嬛心知肚明,只有默默陪伴在他身边。
一夜无言。
翌日,玄凌的圣旨晓谕六宫:皇后朱氏,天命不祐,华而不实。造起狱讼,朋扇朝廷,摧折皇嗣,戕害圣母。无见将之心,有可讳之恶。焉得敬承宗庙,母仪天下?今废为庶人,赐自尽。刑于家室,有愧昔王,为国大计,盖非获已。
寥寥数语,为朱宜修的一生盖棺定论。关于庶人朱宜修谋害纯元皇后及昭成太后之事,后宫人尽皆知亦人尽鄙之。只是玄凌顾及纯元皇后之情,不曾问罪于前朝,亦不曾昭告天下。
除朱宜修外,傅婕妤、倪顺仪也因谋害太后之罪,连同绘春等近身宫人,被玄凌下令杖毙。尸首同早先的慕容世兰一样,丢去了乱葬岗。
宫里行刑是在黄昏。甄嬛并未去,只是将昔日的许多事,如敬和夫人初入宫时被赐居在宓秀宫,以至于受欢宜香损害不得诞育,究竟是何人主导,一一告知于她,让她去送了朱宜修最后一程。
甄嬛只是在柔仪殿里诵经不止——她一向是不信这个的,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青年,她从来都知道,这世上若有神鬼因果之说,她断断不至于沦落于此世。她更愿意相信,这个世界的人生,是她偷来的。
但那些隽永深长的佛经似乎蕴含着能让人静心的神奇魔力,所以即使不为了超度祈求什么,她也愿意读上几行。
彼时,一场夏末连绵不绝的雨席卷着整个紫奥城,冷风轻叩雕花窗棂,卷着草木被雨水浸透的湿冷气息透过幽深的宫室。铜台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