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女生耽美>甄嬛传之柔桡嬛嬛> 番外·予泽(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番外·予泽(四)(2 / 2)

婷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今日再见,她的确是长成了锦绣闺阁里的秀丽少女。我才知晓母后说得也不尽然,美人总归是各有千秋,即便是这宫里,最终也只有母后一人静立云端,花开不败,而那些相似之人要么碾落成泥,要么湮灭角落,与其说是美人,倒不如说是个影子罢了。

感慨之余,我的心头忽然添了几重别样的情思,在无人处静静地发芽,生长。

这个新年,虽然还是在孝期不得铺张,但总算是淡去了因父皇驾崩而带来的重重阴云,在惠母妃的陪伴下,母后的脸上也总算有了些许笑意。

盛宴之上,我端坐首位,俯视众人,却发觉甚至不如父皇在世时人多了,加上国丧期间禁止演乐,显得这一场宫宴更加冷清。

父皇共有七子十女,在历朝历代都算是枝繁叶茂了,然而细算下来,我们兄弟七人里只有齐王兄予漓成婚生子,而已出降的三位帝姬里,只有淑和姐姐携了一双儿女在座,温仪姐姐随驸马薛朝敦在通州,明雅妹妹刚出嫁两月便遇国丧,膝下自无所出。其余弟妹们则更是年幼。

我的叔伯只有两位在世,岐山王伯父与母后不睦,父皇故去后,但凡宫中宴饮,他总是孤身一人,迟来?早走。倒显得只有九皇叔那一席是热闹的,予温、予澈、淇梦、恭宁都在座赴宴。

予澈和恭宁既有国丧又有家孝,原本是不宜来宫中赴宴的,我猜测或许是母后的额外恩典吧,终归是给九皇叔和九皇婶的颜面。

因是新年,不好悲悲戚戚的,没有歌舞,母后便命人准备了美酒应景,但她自己却不喝,只饮一些胭脂米露,偶尔与下首的惠母妃和敬和德太妃攀谈几句。酒过三巡,重华殿内便三三两两地聊开了,总算是自在了起来。

我举起酒杯,遥遥敬了舅父一杯照殿红——听元辛说,是母后特许舅父一家入宫赴宴的,或许也是怕人少冷清的缘故?这也是头一次,母后给予甄家额外的恩典,虽然只是不值一提的赐宴,但于我已是觉得稀奇了。

舅父起身谢恩,说了几句吉庆话语方落座。宁逸是个闲不住的,没一会儿就和予涣凑到一处去了,两人叽叽喳喳的也不知在说些什么。只有宁远安安分分地跟在舅父身旁,那平静如水的模样与合宫的欢庆格格不入。

我不禁看了看绾绾,她正在与五妹六妹叙谈,并没留意其他。我叹了口气,绾绾的容貌随了母后,性情却更加明快爽利,有一国公主的坚毅自持,真不知道宁远的性子是否适合她。

想到婚姻之事,我不由得也瞩目于舅母身侧。

许是为了映衬宫宴的喜庆,宁乐今日身着绯红流彩暗花云锦裙,衣袖上绣着母后钟爱的海棠花,钗环戒镯无不精细,大概唯有鬓边插着的那朵绯爪芙蓉算是合着她自己的喜好,我见了不由好笑。

正思索间,冷不防听见母后同舅母笑语:“今日宁乐打扮得倒是明丽,哀家瞧着,这女儿家穿着鲜艳些,果然是格外的赏心悦目。”

舅母道:“太后过誉了。宁乐素日不在这些事上用心,还是先前太后赏了她这匹云锦,臣妇做了这件衣裳,想着让她穿来给太后瞧瞧,也是感念太后厚赏了。”

说着,宁乐起身向母后福了一福,是谢恩之意。我恍惚想起在甄府遇见她时,母后的确说起改日另有赏赐,应该便是这个了。

宁乐固然美貌,也压得住这样鲜亮的颜色,只我私心觉得她尚且年幼,虽是年节,穿这样华贵富丽的衣裙也着实不大匹配,即使与诸位帝姬相比也过于艳烈了,似乎不妥。

即便是母后的赏赐,舅母也不应该让宁乐打扮成这样来参加宫宴,以免僭越贵眷。然而舅母平素小心谨慎,不爱张扬,今日言行确与往昔殊为不同。再联想起母后向来不欲甄家太过出挑,引人侧目,今次却要请舅父一家参加除夕宫宴,究竟是何肺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