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影响我们厂子的效益。家具厂的单子也不是稳定的,完全依赖对方会不会向他们的客户推售我们的产品,啤酒厂这单位发福利的,只是一次性的单子,所以零售那边对我们也很重要,很可能带我们潜在的客户,不过的确需要费心费间跟进,但对我们厂子稳定客源,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廖盛你那边整一下,筛选几家零售客户长期寄卖吧,不过只要我们的产品卖得好,我相信他们会肯定直接找我们订货,这些反而是稳定的客源。” “反而是家具厂那边,跟他们说明我们的生产能力,每季度最多只能提供六百套的件套。” 廖盛应下。 徐建国挠,道:“是我考虑得不周到。不过既然单子这么多,我们要不要招多点工人进厂子?别的队知青一直找我打听这事,要是我们想要多点知青,也可以找公社申请。” 这事以前程柠也跟韩东塬提过。 韩东塬听了徐建国这话就往程柠的方向了一眼。 没想到她也着自己,就下意识冲她笑了一下。 程柠无声的“哼”了一声,别过脑袋,不他。 廖盛因为韩东塬是在说着关于销售业务的事,刚刚一直在着韩东塬认真听着,所以一向粗神经的他竟然他捕捉到了这一幕。 十分诧异。 真的十分诧异。 以前在北城的候程柠韩东塬不对付。 两人谁也不谁好脸。 他们见惯不怪。 等程柠下了乡,韩东塬还是那副样子,程柠脾气倒是好了很多。 两人相处也算是一融洽? 韩东塬表面上不待见程柠,但事情上对她却照顾。 但却没这样过。 韩东塬他近乎讨好(?)般冲程柠笑,然后程柠不他? 这又是什么情况? 廖盛带着惊疑又不解。 然后就见韩东塬被冷落了也不以为意,若无其事回答徐建国道:“不用,精简销售渠道,稳定生产,抓好质量,家也要刻记着提升自己。” 徐建国应下。 廖盛却是听得牙酸,因为这些话明明是程柠整天挂在嘴上的嘛。 后面是程柠说职工宿舍分配的事。 她拿了一沓子知青村民的申请,跟家说她挑选出来的申请。 新建的职工宿舍七间房,女知青五人加周晓一共六人占了两间,男知青七个人占了两间,另外三间房选择了三份申请,都是拖家带口,原先在家里也住得挤,只能跟家里人隔个板子住着的那。 然后就是知青院。 知青们搬进新建的职工宿舍,原先的知青院就空了出来。 那边原先是一间堂屋四间房。 程柠道:“村民递上来的申请二十几份,其中真家里住房困难的十几户,这十几户我跟许冬梅还晓一起,都一一走访了,真的是各各的困难,可惜咱们房子限,所以我想着索性就把知青院五间房全部住人,就不要什么堂屋了,毕竟村民跟咱们知青不一样,不需要一个堂屋一起吃饭会什么的。” 她说着就把最终挑选出来的各户申请递家传阅。 知青院那边蒋姗姗李胜也分了一间房。 另外竟然还据说跟周熊些关系的苗寡妇一家。 寡妇一双巧手,现在也在厂子里帮忙做产品的后期处。 程柠解释道:“苗寡妇家的房子我去过,虽然三间房,但房子年久失修,一下雨就是外面下雨里面就流水柱成积水河,一面墙也已经半倒塌,所以我跟苗寡妇商量了一番,让她一家人先住到知青院,等雨季过后,农闲的候房子整修过后再搬回去。” 事上程柠选择苗寡妇一家住过来不只是因为她家房子年久失修。 而是因为她家的房子在上韩村村尾,就是那条东山溪的下游。 哪怕是隔了几十年,她还记得很清楚,那里,是被山洪卷过的地方,年她来的候,剩下的不过是一些残檐几垛墙罢了。 她不知道前苗寡妇山洪之中那个瞎眼的婆婆两个孩子没出事,但现在能做一些,她还是愿意为他们做些,改变前可能的结局。 家对程柠选择谁住进宿舍没什么意见。 就是廖盛瞅着关于知青的安排咂舌,道:“那他们这宿舍条件也没比以前改善多少,还得一个月交一块钱,没啥意见?” 虽然三个人一间,平摊三毛三,也很宜,只是这落差太了。 以前是四五个人一间,现在是三人一间,然后院子还住进来好几家拖家带口吵吵闹闹的村民,知青们能乐意才怪,原先多少人还想着一人一间呢。 “不会,” 程柠笑眯眯道,“我们知青同志都是思想觉悟很高,知识文化的好同志,对咱们现在的安排很满意,你,这些申请都是他们主动找了舍友,再主动一起递上来的。”@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众人:“......” 家其也不是没意见,一始听说完全懵了好不好,但借着这事挑拨离间的人已经被赶走了,家现在已经认命了而已。 只要认命了就也还好。 然后还被程柠借着各由催促着要好好读书...... 明明就是做个木工而已,为什么每隔上三个月还要考一次试? 对,这是程柠半个月前才提出来厂子新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