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林寺的精华是彩塑,这种彩塑是在木质骨架上根据形体需要缠以麻绳草等材料捆扎,然后以山西晋中地区特有的红胶泥为材质塑形,再经沥粉贴金着色敷彩等多道工序才得以最终完成。 我最爱的是双林寺两绝,一为“自在观音像”,一为首屈一指的“韦驮像”,都在千佛殿中。主尊“自在观音像”,轻点莲足、身姿侧卧、单腿盘坐,左手扶着地面,另一手随意地搭在右膝,整个身子就这样潇洒地坐在台上;观音额头饱满的佛相,脸颊丰润,双眉轻轻抬起,眼睛微微张开,就这样轻轻地目视着前方,睥睨众生、洒脱不凡、怡然自得,真是自在呢! 立在“自在观音”身边的就是韦驮像。他有着夸张变形身躯表现力度;面部表情高度传神;右臂握拳下垂,肘部向外部伸出,让人感觉肌肉紧张,充满力量。左臂抬起,同右臂形成对比(手部已残,原来似握金刚杵)。韦驮整个身躯外轮廓构成一个略带倾斜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由左手、右手肘部和足部三个突出点形成。由于这个锐角三角形的顶点在下部并呈倾斜状态,给人心理上造成了一种微妙的不平衡和不稳定感,因而也增加了这尊塑像的活力和行动感觉。而最为精彩的是韦驮眼神与头部方向的反向关系。按照人的自然生理动作,头部向侧面扭转时,眼珠总是转向同一方向,即头部向左侧扭转,眼睛必向左侧看,头向右侧扭转,眼珠也必然向右侧转动。这不但在方向上保持一致,而且在时间上也处于同一节奏。而韦驮眼珠位置的处理恰恰又打破了这种常规,其头部、身躯皆向右扭动,而眼睛却偏偏望着相反的左方。这样,在时间上就又增加了一个节奏。如果我们试着模仿一下韦驮像的动作和眼神,就能体会到这确实是神来之笔。双林寺韦陀天尊的眼神,走进佛殿,无论你在哪个角落回头,总能看见天尊在与你对视,让人时刻感受到护法神的威仪。 我喜欢韦陀的另一个原因是一个故事,相传昙花曾是一位花神,她每天都开花,四季都很灿烂。后来,她爱上了那个每天为她除草浇花的小伙子。但是,玉帝知道以后,大发雷霆,硬要拆散有情人。于是乎,他把花神贬为一生只能开一次的昙花,还把那个小伙子送到灵鹫山出家,赐名韦陀。随着时光的流逝,韦陀果真忘记了前尘的事,忘记了花神。他一心学习佛法,而且渐有所成,最终成为了佛祖座下的一名尊者。而对于花神来说,她却始终无法忘记与韦陀曾经的那段美好的过往。她知道韦陀尊者每年的暮春时分都会下山为佛祖采集朝露煎茶,所以她选择在那个时候开花,想要见韦陀尊者一面。就在那一瞬间,花神把自己最美的样子呈现在他的面前,可韦陀尊者还是没能记起她,让她独自在失望中凋零下去。千百年过去了,花神一次又一次地开花,韦陀尊者年复一年地下山采集朝露,但是他们依然未能再相聚。只因韦陀不知道昙花就是当年的花神,他也永远地忘记了花神。昙花一现,只为韦陀。虽然这只是一个有关仙凡的传说,但是却赋予了一种浪漫的色彩。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感叹昙花短暂而又美丽的一生,还是感叹花神和韦陀尊者之间“求而不得”的爱情故事。 昙花一现为韦陀,情深不悔是娑婆。 缘起缘灭缘终尽,花开花落花归尘。 若问此生何所求,与君携手天下游。 等闲若得东风顾,不负春光不负卿。 我们师生几人整天沉浸在创作的快乐中,互相切磋加上老师的指点,我的水平确实又有了突破。看来古人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诚不欺我也。 白天我们在寺里写生,晚上就住在桥头村老乡家。显现我英明之处的时候到了,由于我预知了要来的乡下可能会过得困苦些,也许刚解决了温饱,各方面条件都还待发展。所以行李箱里、大布袋里拿了许多的衣服、吃的用的,还有小孩用的文具,也带了一些钱,想着能帮就帮,到走时就把自己不穿的衣服和所有的用品都留给那里的村民,虽然起不到大的作用,也是我们来了一次的回馈。 我们住在了村长家,他家还算是村里比较富裕的,但也是不咋见荤腥。我悄悄拿出二十元钱给了他,让他到村里或临近村买点鸡肉、猪肉啥的给大家打打牙祭。村长一听,高兴坏了,连连点头答应,这二十元钱在他们这儿也是笔不小的数了。 晚上上厕所也是问题,这里一到晚上就漆黑,村民们也舍不得用电,晚上实在需要照明时只点上油灯,一点点光。由于只有我和张丹宁两个女生,所以晚上要出去必须结伴,还要叫一名男同学跟着,很是尴尬,我们即便打着手电也是心惊胆战的,所以尽量天黑前解决完,晚上不出去。洗澡啥的就别想了,我和张丹宁要是实在难受,就烧点水用盆接着洗洗头擦擦身上,我是由于以前下过几次乡所以适应得挺好,张丹宁就觉得很痛苦了,可也只能忍着了。 晚上我们就聚在一起,谈天说地,讲讲自己的理想,讲讲自己的家乡,讲讲自己的家人,几天的时间,大家都变得十分熟悉与熟络了,男生们基本上都称兄道弟了,同学情也是一世情嘛。 总之,通过写生采风与下乡,加深了我们的师生情,同学情,也促进了我们的绘画水平,开拓了我们的视野。 当然了,我的老本行不能忘记,利用极少的剩余时间,我先是跟村长、村支书套了近乎,把带来的学习用具给了他们,让他们转送给村里的孩子们,跟他们说苦不能苦孩子,穷不能穷教育,一定要让孩子们好好读书,带领村子尽快富裕起来。村长、村支书很感动,我见机又表达了我比较喜欢老的东西,有沧桑感的物品,如果村民手里有的话,我可能拿钱购买。 “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别看这村子穷,底蕴还是有的。多年的无数的晋商的存在也不是盖的,我收了两个琉璃珐华器。珐华是古代山西特有的一种低温釉陶瓷,由琉璃演变而来,属琉璃的一个支系。始自元,兴于明,止于清。有关文献记载,珐华器的主要产地在山西的蒲州、平阳霍州等晋南地区,器型主要是较小的花瓶、香炉等陈设器,精巧玲珑,华丽活泼。我收了看着是明晚期镂雕牡丹纹三足炉,工艺十分精湛,一个明花卉长条盆,想着回家种花挺漂亮的;这两件物品虽然收时看着脏,但后来我用湿布轻轻擦干净后,那颜色真的是艳丽无比,不得不为古代匠人打扣了,这工艺,这配色真的是长在了我的审美点上了,特别喜欢,价格还特别低,我都不好意思了。 一天,住在村长家不远处的范婶看见我后说她娘家表弟就是收这些古物的,家里有不少老东西,但住在邻村,问我想要不。当然想要,但我不敢去,怕不安全,况且再过一天就回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