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史那皇后写了懿旨,安排内侍,分两路前往越州、邕州。 不过,这两个地方距离京城隔着三四千里,一来一回,也要一两个月。 这还是快马加鞭的赶路,稍稍耽搁些,将会更慢。 这段时间里,圣人病重,没有太子,就只能有三位宰相共同处理政务。 当然,三位宰相也不能独断专行,若是有什么重大的政务,还是要上报给圣人和皇后。 圣人病了,皇后可以听政。 阿史那皇后与朝臣们达成了共识。 永昌长公主不干了,她原本想推女婿上位,结果女婿没能坐上那个位子,反倒成了一个独眼龙。 只可惜,在汤泉宫,永昌的消息远不如阿史那皇后灵通。 宫变那天,永昌为了“避嫌”,特意找借口回了趟京城。 而宫变的具体情况,她并没有第一时间得知。 等她知道女婿瞎了,弟弟中风的时候,已经是三天以后了。 阿史那皇后已经抢先一步去了汤泉宫,并且跟朝臣们达成了共识。 召越王、邕王回京的懿旨都顺利地下发,负责传旨的天使估计都跑出去三四百里了。 永昌:……好个阿史那氏,果然奸诈。 以前看着老实,合着都是做戏呢。 永昌气急之下,想直接进宫跟太后禀明情况,并请太后出山来压制皇后。 但,永昌到底还残存着些许理智,对亲生母亲也有些许孝心——不能说! 这事儿不能让太后知道。 否则,太后定会伤心,兴许还会受刺激。 一个弄不好,太后再有个万一,不说永昌是不是罪人了,她以后肯定没有靠山了! 太后那儿必须瞒着,永昌作为出嫁的公主,对上皇后就有些底气不足。 幸而她是圣人的阿姊,长姐如母,在赫连皇族,永昌的地位也十分超然。 她带上自己残存的公主亲卫,悄悄出了京城,一路朝着汤泉宫而去。 “阿圭还活着,岂能容你们这些人放肆?” 作为大周朝最有权势、最尊贵的长公主,永昌素来都是跋扈的。 她骂起人来,也是无差别的。 不管对方是皇后,还是宰相,她都照喷不误。 想想也是,赫连圭还是圣人呢,不一样被她骂得不敢还口? “阿史那氏,你居然趁着阿圭不能说话,就随意做主!” “哈?你还想把你的便宜养子召回来?他都是被阿圭废掉的棋子了,回来做什么?复立储位?继续当太子?你做梦!” 永昌率先将炮火对准了阿史那皇后。 永昌倒也不是多么的厌恶赫连珏,她就是迁怒。 阿史那皇后仗着自己是皇后,就敢插手册立太子的事儿,永昌愤怒又嫉妒。 是的,永昌更多的还是嫉妒皇后。 明明她才是天家贵女,是先帝最宠爱的掌上明珠。 就因为是个女子,由君变成了臣。 如今,弟弟病了,要册立新的继承人了,这些人居然宁肯去听从阿史那氏一个外姓人,也不把她永昌放在眼里。 这、这—— 永昌觉得自己被冒犯了。 她更是感受到了身份的巨大差别。 原来,女儿就是不如儿媳妇啊。 “长公主,本宫只是按照旧例,将皇子们都召回来罢了。” 对于暴怒的永昌,阿史那皇后依然保持着淡定、从容的模样。 没有被人指着鼻子骂的羞恼,也没有被人欺辱的愤恨,她从眼睛到表情,都非常的淡然。 仿佛,站在她面前的,不是大母龙一样的跋扈长公主,而只是个不懂事的孩子。 “还是长公主觉得,赫连珏和赫连璜不是皇子?” 圣人虽然废了赫连珏,却又没有把他贬为庶民。 他依然保有皇族的身份。 所以,阿史那皇后的决定,确实合乎规矩和礼法。 “你、你少跟我玩儿文字游戏。” 永昌长公主见阿史那皇后如此镇定,愈发恼怒。 她觉得,这个女人就是看不起她,是当她在无理取闹。 皇后&三宰相:……难道不是吗? “阿史那氏,我告诉你,这个天下姓赫连,不姓阿史那!” 永昌大喊大叫着。 皇后更加觉得无语了:“长公主误会了,本宫也没说这天下改姓阿史那了啊!” 还是崔宰相,看不过永昌这泼妇般的行径,忽然说了句,“长公主殿下,有件事,老臣很是疑惑,正想求您解惑!” 他抬起头,一双老眼灼灼泛着光,“金吾卫清剿乱兵的时候,竟发现了公主府的亲卫。” “当然,臣等从未质疑长公主殿下与那些乱兵有关,但,这公主府的印记,实在不好解释啊!” 崔宰相一边说着,一边从袖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令牌。 令牌上篆刻着“永昌”二字。 永昌长公主看到这令牌,顿时脸色一变。 她怎么把这茬给忘了! 这一次的宫变,她可是派出去了好几拨人马。 “哎呀,崔相公不说,我险些都忘了,最初棒杀贾易的妇人,似乎就是公主府的靠山妇啊!” 一直站在一旁不做声的郑相公赶忙附和。 宫变的导火索,不就是一群妇人在雨中围攻贾易嘛。 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