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天空中时不时出现的雷阵雨,董天宇并没有感觉到怪异,毕竟这个有些奇怪的天气前世完整的经历过。 别看洪灾将彭城淹没,但是其危害性并没有想象中那样严重,虽然洪灾降临后淹没了许多物资,但是这些泡在水中的物资,短期内捞上来的话还能凑合使用。 即便是泡水的粮食,虽然很快会变质,但是最近几天还是可以直接食用。 淹没彭城的洪灾水位线,并没有董天宇计划中蔓延到山洞外的平台,水位线距离洞口平台还有十米左右的差距。 在暴雨连绵期间,其实董天宇并没有闲着,而是给自己找了个手工活,利用木材手工制作了一个脚踏船。 这种船身类似于一个浮在水上的自行车,左右两侧是维持船体平衡的木板,前后两端各有一个大大的滚轮,靠近尾部的两侧,则安装着控制船只前进方向一对尾翼。 驾驶者在船只上只要通过脚踏板,就可以控制船只前进,只不过船只行进的速度,全部需要靠人力才行,也就是百公里仅仅只消耗两个馒头。 这种游乐船承载力一般,正常情况下也就单人或者双人,并不能运载货物,船上唯一可以坐的地方就只有自行车的椅子,很多景区中都有这种船的身影。 脚踏船整体结构十分的简单,普通人想要仿造也十分容易,全船唯一复杂点的地方可能就是脚踏齿轮与链条,普通人很难手工制作。 其实有着踏浪号的董天宇,前往彭城中探亲时并不需要脚踏船,毕竟这玩意只能载人在水中行驶,就像一个没有篮子也没有后座的自行车。 背起当初进入地下避难所时使用的背包,董天宇踏上了洪灾来临后第一次探亲之旅。 以前站在平台时还没有发现,等亲身到了水面上骑行后,董天宇发现看似平静的水面,其实一直都在流动。 水流大致是从彭城的东南方向,向西北方向流淌。 洞府位于彭城的西南方向,而父母所在的写字楼则是在彭城的西区,也就是洞府东北方向。 这次探亲虽然不是顺流而下,但也不能算得上是逆流而上,所以航行时并不算太费力。 此时阴雨连绵的天空中,还时不时的下着局部阵雨,不过这样的天气已经无法阻止想要外出的幸存者。 如果说董天宇此时骑着的脚蹬船,还能算的上是一个比较正常的交通工具,那么此时彭城水面上飘着的交通工具可以说的是五花八门。 即便是路飞出海第一个载具,在幸存者们的出行载具中都弱爆了。 一些纯净水空桶组成的木排,只能说是简简单单,几个木门拼接成的载具,那真是前进和向下同时进行。 暴雨渐止后,此时水面与地面的落差已经超过了二三十米,如果对这个高度没有什么直观的概念,其实可以想象普通住宅楼十层一下已经被全部淹没。 不过现在新建小区大部分都是三十多层,而写字楼的高度也相差不大,所以说虽然看上去彭城露出水面的建筑不多,但分布的位置还算平均,并没有说哪个区域空白一片。 当然作为彭城中的几座城内山,海拔高度也都在一百米以上,也算是个不错的避难区域。 其中坐落在西区就有两座山脉,一个是玉龙湖旁边的玉龙山,而另一个则是在玉龙山北侧的九里山。 而董天宇建立洞府的无名山并不在市区范围,属于郊区,别看这边是郊区,天灾来临前因为附近有水上游乐园,所以这边白天还算繁华。 但是当极寒天灾降临后,附近原本并没有建立过什么地下区域,所以周边的村民也都转移到城区中的地下避难所中。 现在彭城西区城外幸存者数量极少,甚至可能就只有董天宇一人,其他幸存者在极寒天灾降临时,都已经搬迁到城内避难所中。 与孤身占领无名山的董天宇不同,虽然洪灾刚刚降临时,幸存者们都躲入了周围的高层建筑中,但是公共空间并不能容纳所有人。 运气好的可能被邻居熟人接纳,住到房间之中,而那些没有熟人关系的幸存者,只能无奈的坐在公共空间里休息。 当室外的雨水渐渐缩小,官府这边也开始着手将困在居民楼中的幸存者,分批次的转移集中到,那些没有被淹没的山脉之中。 当然这些被分批次转移的幸存者,都是居住房屋被淹没的那些人,而房屋没有被淹没的幸存者,如果自愿交出房屋居住权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同一转移,否则会被留在各自的房屋之中。 有些大聪明可能会想着钻空子,既跟着大部队被转移,又不想将自己家的居住权上交。 只是官府这边也不是吃素的,现将小区中愿意离开的幸存者全部转移,然后挨个敲门,遇到没有应答的,有专门的开锁人员负责开门。 山上的居住环境和小区中的居住环境相差很大,但是因为住在山上人员比较集中,所以官府肯定会优先进行安排。 而住在小区中的舒适度虽然比山上强,但是因为人数的原因,除非家里有足够的物资,能等到官府的支援,否则还不如跟其他人一起去山上。 别看洪灾将储存物资的仓库淹没,但很多食物被水泡了以后只是保存时间短,口味变得很差,又不是不能吃,所以短时间内还不用为食物方面发愁。 但这也针对集中住在山上的那些幸存者,更多住在小区中的幸存者,只能尝试将家中的家具进行改造,将其制造成水上交通工具,去外界寻找食物。 这也是为什么董天宇刚进入彭城城区,就看到水面上,那么多五花八门的水上载具。 全城都被淹没,他们其实也知道现在很难能找到什么残留的物资,他们的这些行为,只不过想找到官府建立的避难所,从那里获得一些食物。 说白了,就是既不想住到人多拥挤的集中避难所,想留在家里享受舒适的居住环境,还想获得官府发放的应急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