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策登基之后,第一次叫了大朝。 满朝文武,有功的赏,有罪的诛,大朝肯定是搞些事出来的。 程不言、萧良、静安王、淮南侯,皆是有功之臣,自然是要按功行赏。 萧良虽然在户县战败,后来按程不言所计,到底是一起把户县拿回来,将功抵过。 而后,又千里奔袭,拿下几个藩国,算是又产了功。所以,算起来,萧良到底是有功的。 至于程不言,不只平定了梁王叛乱,还诛杀了梁王,结束了大南乱局,按说是大南最大的功臣。 功高盖主,大概说的就是程不言。 打五年前第一次出征,程不言就是大南的神话,并且不断刷新自己的战绩,不乱创造神话。 但是,诛杀梁王,这算一个败笔。 不能说错,但也不能说没有一点瑕疵。 几天之前,陆策就叫了几位大臣来商议论功行赏之事。大臣们的意见大体一致,不管是萧良还是程不言,都肯定其守护大南之功。但对于要怎么封,怎么赏那就是个问题了。 萧良不久之前才封了永定侯,但守护大臣之功,不能不封,也不能不赏。有人提议多赏些田产或是钱财,封地亦可。至于程不言,可封王。 自静安王之后,大南再没封过异姓王。 平南王是世袭,静安王是先帝封过的唯一一个异姓王。 而程不言的功绩封王也无可厚非。但是,大鸿胪却反对程不言封王。 大鸿胪认为,先帝在位时,其实已经有意取消异姓王的世袭罔替,只是没有找到比较好的方法。无论是静安王还是平南王,在先帝时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取消异姓王世袭罔替并不容易。 如今若是再封异姓王,又更谈不上取消异姓王的世袭罔替了。 程不言功是高,可以多给些封地,也可以多赏些财物,甚至可赐免死金牌,但异姓王是万万不能封的。 大臣们吵吵闹闹,对于这几位护国有功之臣到底如何封赏,最后也没有商量出统一的方案来。 今日大朝,程不言与萧良一前一后站着。最前面的则是一头白发的静安王。 众臣皆等着皇帝上朝,但皇帝却迟迟没来。 大殿里少不得有些窃窃私语。 静安王扫了一眼离他不远的李继,眼中带刀,刀刀见血,不知道把李继杀了多少回合了。 李继双手搭在腹部,不知道在想什么,似乎有点出神。 “王叔,皇上不会是还没睡醒吧?”程不言在静安王耳边低语了一句。 “你就敢胡说。”静安王道。 “哪是胡说,我听说,皇上跟皇后恩爱得很,这美人香总是难以让人......” 程不言的话还没说完,陆策就出来了,他赶紧闭了嘴。 陆策放眼殿下众臣,倒也没什么废话,示意史图宣旨。 圣旨很长,皆是封赏。 先是文官,再是武将。 原临江国相方卓封平津侯,出任大南丞相。原来的丞相年事已高,这些动乱之后,主动请辞,倒是给人腾出了位置。 程不言的父亲宣武侯,原是在宗正府做个闲职,如今出任太常,位列九卿之一。 长阳侯徐铮,除掌管绣衣使之外,还给了五官中郎将的名头,无具体职责,主要是便于他在必要的时候带兵。 最应该大封大赏的武威侯程不言,无论是官职还是爵位都保持不便,没有进封,但在封地和钱财上倒是最多的。 而萧良而封了大将军。 这让众人有点唏嘘。 大将军位在骠骑将军之上,也就是说,萧良如今比程不言还高一阶了。 别说是众臣了,就连萧良自己也没有想到。 听到旨意的时候,萧良只觉得额头上冒汗,这既是皇恩,也是皇威。恩也好,威也好,自然都不能拒绝,都只能受着。 静安王安卫京城有功,但也是封无可封,不过是赏些钱财而已。 辅佐萧良平叛几个藩国的淮南侯也有封赏,也就是程不言最让人意外。 至于其他人,也各有封赏。既有赏,当然就有罚。比如,曾与梁王往来密切的几位大臣都被剥于官职,在狱中等着受审。还有李氏一族,如今只有李继还站在朝堂之上。 退朝之后,史图唤了程不言留下,然后引了他去御书房见驾。 “是不是心里有怨?” 陆策看着跪在跟前没有起来的程不言,伸手扶了他。 程不言站起身来,“臣不敢。” “是不敢,还是不承认啊?”陆策看着这个比自己还高一点的小子,当年的毛孩子,如今大南的守护神。 “皇上想听真话?” “怎么,你还想拿假话骗朕?有什么话就说,这里没有外人,说错了,朕也不会怪你。” 程不言双手一拱,这才道:“皇上,臣是真没有怨言。皇上虽然没有封臣,但让阿爷入了太常,位列九卿。我阿爷多大的本事,我知道,没资格入太常。皇上没有封我,封了阿爷,那就是一样封了。所以,我没有怨。” 陆策点点头,这小子倒是个明白人。 “萧良做了大将军,你别心里不舒服。大南这些年,年年征战,死伤无数。你功劳最大,整个大南都知道。 萧良虽然也为大南立下了赫赫战功,但终不如你。朕不是不知道。 不言啊,你是朕的表弟,是外戚,更是权臣,但我得让那些普通的将士看到希望。 萧良从长阳侯府一个养马的,短短几年时间,做到大将军。我是要用萧良告诉所有的士兵,只要为大南建立功勋,普通的士兵也可心封侯也可以做大将军。所以,只能委屈你了。” 陆策这番话确实出自肺腑。 当然,陆策作为皇帝,也有帝王的权衡,权贵权太重了,不是好事。盘根错节的关系,很多时候反倒不好处理。 而萧良这种从小兵一步步爬上来的人,跟这种生来就是权贵的到底是不一样的。 他需要这些草根阶层起来的人站在他的身边,除了让天下草根都看到希望,更是让权贵们知道,不努力,权贵是可以换人的。 帝王之心,计之远,于国家来说,这是好事。 所以,他用方卓为丞相,那是做给天下读书人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