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武侠修真>规则类怪谈扮演指南[无限]> 第 320 章 非人哉(128)(一更+二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20 章 非人哉(128)(一更+二更)(2 / 4)

我们这个一开始就冲着制造冲突去的实验组岂不是更容易出事。”

所以十号岑秉祈是他们想要转型的小小尝试。

他们试图导入一个足够聪明的人格来扭转局势,为目前的争斗转型,尽量将会导致人格解体的肢体冲突进转化为智斗。

但是实验员没想到的是,十号进入之后并没有投入两方争端,而是再也没有出现过。

站在实验室的角度上,判断哪个人格占了上风非常简单,身体只有一个,人性决定了没有人愿意一直被困在脑海里出不去,所以谁出现在前台,那谁就是占领了上峰的一方。

他们想不到自己精心计算用引导出的阵营对立,岑秉祈根本哪一方都没有加入。所以在他们看来,十号投入身体中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

这只能证明脑力斗争在人格们的争斗中不占据任何优势。

为了保证争斗的继续进行,实验组只能承认这种办法不管用,为了再次挑起沉寂了一段时间的斗争,选择了加入一个高武力值人格——

十一号岑秉岐应运而生。

而接下来的过程就像是岑秉讫所说的一样。

“十一号岑秉岐用力过猛了,导致本来分好的派系斗争一下子变成了个人斗争,”白烬述若有所思,“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本来想好的阵营对立变成了混战,而这个混战也把实验室拖入了一个循环,那就是他们必须不断导入武力值更高的人压制上一个,这样才能保证其他普通人不在这个过程中被杀掉。”

这个行为很好理解,在一群本来并不以武力值见长的普通人和行业佼佼者中出现了一个只会打架的的十一号,那么如果不控制住十一号,他就极有可能会为了独占身体而杀了所有人。

而为了控制住以武力值见长的十一号,就只能导入武力值比他更高的十二号压制他,只有这样才能让他无暇顾及那些普通人。

而为了压制住十二号,就必须出现比他再厉害一点的十三号。

如果不想死人,就只能这么干。

于是实验组陷入了一个内卷循环:只有不断引入更强者,才能让强者疲于和更强者争斗,从而忽略普通人。

在这个过程中,新人战斗力被迫一路走高,而在强者和更强者的斗争之外,普通人之间也在发生争斗,这段时间内也断断续续出现了几l个领导人物,比如手段更加成熟狠辣的统治者人格和擅长利益往来的商业人格。

这个顺序又一直延续到二十一号出现。

“那个时候我们发现,二十一号杀了三号,引起人格解体的时候,有些零星的资料证明当时所有人都以为三期实验最后一个实验体也要完蛋了。”岑秉讫开口。

在这个争斗的过程中,除了他们之外,剩下的四个实验体甲乙丙丁也在实验中因为人格解体死亡了,他们的另辟蹊径让他们成为了三期最后一个实

验体,所有项目内的研究员全部都进入了这个实验组。

但这个时候,出乎意料的事情再一次发生了。

白烬述手指轻敲桌面:“这个税后,被投入身体后一直被视作弃子的十号忽然出现,以一己之力忽然镇压了所有人,变成了出现在前台频率最高的人格。”

站在实验的角度,他们完全不知道身体内发生了什么,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实验体在一旦发生就必死的人格解体中活了下来,不仅如此,活下来之后十号忽然开始频繁出现在前台。

这种情况表只能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十号作为一个在投入阶段中完全没有点武力值的人格,居然在这个紧要关头解决了人格解体,并且还镇压住了除他之外的所有人格。

他给了整个实验组项目能继续下去的希望,与此同时,也让整个项目都走向了另一个方向。

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想过,点了脑力值的十号能做到这个程度,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实验体是在人格解体之后还能存活的。

这个时候,如果继续按照他们之前的思路,投入在智斗上见长的其他人格挑起斗争,那么在已经发生过一次死亡时间的前提下,两个卷脑力赛道的人斗法时,他们无暇顾及的其他人格们很有可能会再次展开斗争,再次死人。

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更多数据,找到新的研究方向,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默认了三期实验迟早有一天会崩盘的实验组,干脆将研究内容转向了测试岑秉祈能力的极限上。

如果能够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那么在接下来的四期实验中,他们就能获得一个极其稳定的统领者培养方向。

于是实验组并没有调换之前的导入规律,而是继续一点一点给新人加码武力值。

而十号的表现也出乎意料的优秀,从二十二号一直到二十五号,每次有新人格加入,不管实验组为这个新人设定了多么恶劣的背景,多么顶格的武力,他都一直维持着这个领导地位,从来没有下去过。

甚至于在二十六号解体后,他再一次摆脱了人格解体的影响,活了下来。

这足以证明上次他的所作所为完全不是赶巧,他是真的有解决人格解体的办法。

到了这个地步,十号岑秉祈在研究组的研究价值骤然被提到了最高。

“所以在二十六号死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没有再投放新的人格进来,”岑秉讫开口,“他们想让我们得到足够的休息,恢复到最佳状态,然后再导入新的人格,人为再次制造人格解体,观察你到底是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的。”

实验组不知道的是,这段他们自以为留给十号“休养生息”的时间,恰恰给发现了真相的所有人格们留下了一个绝佳的修整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岑秉搜集到了大部分资料,逐渐拼凑出了这个实验的全貌。

这次不用他说,所有人都意识到,他们如果继续在这里待下去,迎接他们的只会是一次又一次的极限测试,一次两次能通过,那八次九次呢?

十几l次几l十次呢?上百次呢?

只要失手一次,他们就会全部跌落深渊,而实验组却能获得一份绝佳的临界数据。

在这一刻,所有人都产生了同一个想法——

逃出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