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跃龙门来咯” 一声吆喝穿过嘈杂的大堂。伙计一手托着盛着鱼和清酒的托盘, 一手拎着水壶,脚下不住地腾挪辗转, 娴熟地避开人群, 来到靠近角落的一张桌子之前,笑嘻嘻地将托盘放到桌上。 一尾头尾翘起、被炸得金黄的鱼自托盘中取出,被端到了方桌之上。伙计将酒壶并酒杯拿出来, 边放置在对坐的两人面前边介绍道“这是我们这有名的玉梅酒,是用去年梅树稍上最顶的梅花酿成的酒, 二位尝尝” 坐于东面的男子身着深蓝色的长袍,面容英俊, 身材颀长, 饶有兴致地看向伙计“我记得我不曾点酒, 小哥莫不是送错了” “没错,这是我们掌柜的特意嘱咐小人拿来的。”伙计的目光在两人之间转了一圈,笑着答道, “掌柜的说, 二位新婚燕尔来到我们小店,是我们小店的荣幸。这玉梅酒是我们掌柜的亲手酿的, 特赠与二位, 祝二位百年好合,子孙满堂” 男子闻言大笑几声, 朝远处柜台后的中年男子遥遥一拱手,对伙计说“那就借你们掌柜的吉言了。” 对面的女子容颜姣好, 听了这话并不似一般女子有羞赧之意, 而是抿嘴一笑,向掌柜的方向微一颔首。 伙计传到了话,就退了下去招待别的客人了。他给另一桌客人添了壶水, 趁着拿酒的功夫来到柜台前看着含笑捻须的男子,不由纳闷“掌柜的,您怎么知道那两位是新婚的小夫妻” 男子呵呵笑了两声,斜了他一眼“小孩子家家的,问这些做什么” “哎哟掌柜的,我今年都十五了,连亲都说好了。”伙计心里猫抓似的好奇得很,讨好地笑道,“只求掌柜的告诉我,也叫我开开眼啊。” “我开了三十多年饭馆,什么人没见过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也能认出来了。” 男子无奈地拿手指点了点他,抬抬下巴示意他看向角落里那对用饭的夫妻“你瞧那男子瞧那女子的眼神,跟看宝贝似的啧啧啧,这蜜里调油的模样,不是新婚夫妻又是什么” “还是掌柜的眼毒啊,我都没看出来” 不说伙计和掌柜正嘀咕,这厢角落里的泉奈正夹了一块鱼腹上的肉放到雪间碗里,笑道“都说这里的鱼是整个三川城中的一绝,你尝尝。” 雪间夹起鱼肉放入口中,顿时觉得这鱼虽是烹炸,却肉质嫩滑,鲜香无比,配上炖得奶白的鱼汤非但不觉得腻,反倒十分开胃,不由眼睛一亮,如小鸡啄米般点头道“真好吃” 她上辈子就爱吃鱼,这辈子前十几年家里虽说不上贫困却也不富裕,只能偶尔吃点,也就这几年才成了饭桌上的常菜。 “慢点,小心有刺。” 泉奈又给她盛了碗鱼汤,还特意多舀了些酸菜“这三川城顾名思义,乃三川交汇之处,鱼虾最为肥美。等到了秋天蟹子最肥的时候,这里的醉蟹和辣子蟹更是有名。” 雪间饮下一口汤,抬头之时眸中满是期盼“那等秋天的时候我们还能来这吃吗” “这有什么难的。这里距木叶虽不近,可对咱们来说不过是不到两天的路程,到时候寻个任务出来不就行了” 开心 雪间觉得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盼头,桌下淡黄色裙下的脚悄悄翘了起来,就连眉目都弯成了月牙“那你可不许耍赖” “我什么时候耍过赖。” 在木叶还瞧不大出来,可出来这几天,泉奈觉得雪间愈发像个小孩子了。她不像在木叶那般总是端着,即使是偶尔在他面前露出的娇嗔也极为短暂,很快便被那个众人眼中可靠而强大的三族长所取代。 泉奈眼中的疼惜之色愈加浓了起来。 她该是这样的。就像当年他们无意间回到雪间从前的家时,他在街上看到的那些二十多岁的女孩一样,那样的鲜艳明媚,近乎无忧无虑地在挽住好友的手,讨论今天逛街去吃什么。 从前顾及着两族的关系,顾及着她的名声,泉奈总不能为她多做些什么。可从今以后,他就可以光明正大地站在她身边,理所当然地护着她了。 “泉奈,你怎么不吃” 雪间见泉奈的眼神盯着她动都不动,不禁奇怪“光看着我出神做什么啊再不吃这鱼汤可就凉了。” “没什么。”泉奈自然地移开目光,“咱们吃了饭回去养养精神,傍晚时分夏日祭就要开始了。” 夏日祭的传统由来已久。据史书记载,夏日祭于数百年前就已在火之国兴起,起初不过是小地方的传统节日,后来渐渐地漫延到全国,一直沿袭到今日。 顾名思义,夏日祭为夏日举办的祭典,只是因着各地的风俗不同,有的地方在盛夏时分举行,有的则于春夏交接或夏秋交接之时举行,有些地方还会举办好几次,可以说是一年之内人们在忙碌时刻中难得的闲暇时光了。 三川城乃是贯穿火之国北、中、南三大河流锦安江、永肃江和建常河主干的交汇之地。三江在此汇合之后,继续东流入海,再加上气候适宜降雨充沛,故而整个三川之地除了渔业十分发达之外,稻米产粮可为火之国之首,内河航运、漕运及边陲海运亦为支柱,盐业尤为兴旺,几乎供应了大半个火之国的食盐用度,由此撑起了三川之地的繁荣。 “好啊,早上刚去看了日出,爬山下来又去江上坐了船,折腾了半天也该歇歇了。” 反正是出来度蜜月的,白天赶路晚上也被某人弄得闲不下来,搞得自己太累了不值当的。 雪间吨吨吨两口干掉鱼汤,又意犹未尽地再盛了一碗“左右和嬷嬷托我送信的人家也找到了,我们改日再去拜访也不迟。” 雪间出来之前,和嬷嬷说当初在宫中做小宫女之时曾有一个小姐妹,感情一直很好。后来逆王之乱后,和嬷嬷被牵连逐出了宫,她的小姐妹却得以幸免未被牵连。 这些年虽不知音信,可和嬷嬷却记得当年她曾说过她的家乡在三川之地。所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