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想到陈泰不仅看破了他的计谋,还敢反杀一波。 但你想劝他的时候,他又低声自言自语了一句。 “折损兵马,空耗钱粮,更令恩师蒙羞,皆维之过啊。” 自从诸葛丞相遇刺至今,姜维瘦了一大圈儿,现下他也是侧脸对着你,线条瘦削得几乎令你有些认不出。 毕竟记忆里的姜维是个意气风发,神采飞扬的年轻人。 但你突然明晰了他与名将之间差距在哪里。 无论陆逊也好,司马懿也好,邓艾也好,他们的心都是冷的。 旁人的评价不能影响他们的决断,除非是有可能影响后方局势的君主。 而姜维不同,他无论何时何地,心里总会将自己与丞相做个比较。 他的布置是否妥帖,决策是否得当,战果是否能令恩师满意 这个就是当面ntr吗 不仅ntr,而且姜伯约还没忍住,转过头来看向了你。 “在下已听闻将军预断果然胆力绝众,才略过人,维不如也,不愧为师” 你得赶紧打断他,丞相并不是听说你胆力绝众,才略过人所以才娶了你的,你要是早有这名声,还指不定什么火星撞地球的展开呢。 “伯约知道这一役输在什么地方吗” 姜维觉得陈泰急需建功立业,一战成名,因此才会订下这条计谋。 但事实上,更加在意别人评判的并非陈泰,而是姜维自己。 某种意义上说你觉得这大概是甜姜和苦姜的分割线。 当丞相再也不会注视着他时,姜维就会真正成长为汉室最后的大将军,孤军奋战。 不过你不想再继续跟ntr过不去了。 姜维还在等你赐教。 你站起身,“等伯约伤好了,去问邓士载吧。” 尽管是师兄弟,但这两个人的性格真是天差地别。 当面对千军万马时,邓艾的心是冷硬的,一人与百万人的性命,皆为蝼蚁尘土。 姜维做不到。 所以他才是理想主义者。 夜深人静,丞相搬了一张胡床到地图旁,举了灯盏一寸寸仔细端详。 按说你不太应该这个时间还在中军帐待着,不过丞相今天显然是不准备睡觉了。 丞相不是个喜怒形于色的人,但你还是感觉到他有点心绪不佳。 见你进了帐,他有些惊讶。 “戌时已过,阿迟为何还不去歇息” “担心先生,所以来看一看。” 他眉头微皱,有些不解,“我有何可担心之处” 诸葛亮是个“一夫有死,皆亮之罪”的人,背上的道德包袱如果能具现化,大概怎么都够愚公搬个几辈子。 伐魏是季汉元老们毕其一生的大业,此时还于旧都后,王业已经不算偏安了,但汉贼还没诛尽,他总是不能休息的。 但死去的每一个士兵,都会令他反思自己谋略是否有不足处,譬如在你走过去,拉一拉他衣袖后,丞相便叹气了 “于山地间筹谋布阵,我不如陆伯言啊。” 也就只是偶尔不如罢。 诸葛亮的军事理论等级是逐步升级的,尽管这条时间线上,他打得比较顺利,还没有升级点出八阵图,但作为吃了一千八百年武庙冷猪肉的大佬,你对他还是特别有信心的。 “先生想要拿下箕关吗”你眨眨眼,他脸色突然一变。 “阿迟又欲施术坠长星不成” “我自己也可以打下箕关啊。”你赶紧澄清,“箕关又不如潼关那般险峻,如何便打不下来了” 他摇了摇头。 “纵使陈泰固守不出,我亦有平魏之计,”丞相上下看看你,笑了起来,“怎能用阿迟出战呢” 你还在想这个到底算不算歧视的时候,丞相伸手又拉过了你的手腕,示意你在他身边坐下。 丞相聚精会神给你号脉,你左右看看灯下的他,突然想起你的答卷交了,他的奖赏还没给你。 “先生说话算话吗”你冷不丁问了一句。 他没抬头,仍然在仔细思量你的脉象,过了一会儿才点点头,“脉象一切安康,阿迟觉得腹中有什么不适吗” “” 你盯着他不吭声,直到他叹了气。 “自然说话算话阿迟想要什么呢” 你脑子里闪过了一堆少儿不宜的东西。 但可能是你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当你一边思量,一边准备开口的时候,一个念头跳了出来。 它真的就这么跳出来了。 “待先生有空时,烤条鱼给我吃吧。”你说。 可能从来没近过庖厨的诸葛丞相又一次发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