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吗?殿试一般都是这类的题。 白千娇说:这次出了三道题。第一题就是,如何平叛逆? 第二题是,如何建大夏?第三题是,如何安万民? 我说:这种题目,我倒是感兴趣。那究竟这些状元们都是怎么答的,说来听听。 白千娇道:他们答的内容,都被飞探记录下来了。写在奏报上,内容很多,您自己看看便知了。 我拿过来飞探的奏报,仔细看了起来,不觉浑身冒起冷汗。 这些答对都写的什么啊?简直句句扎心。 只见探花答的大致内容是:“大夏国何以平定大圣国的叛乱?大夏国平定大圣国叛乱的关键是要调动人心,争取人心。大圣国发动叛乱,必然是因为大圣国对大夏国的治理不满,而大夏国要想治理好天下,这就要在叛逆的神州,投入更多资源,加强服务,改善生活,争取百姓的信任和支持,打破与大夏百姓的各种隔阂,达成团结共同对抗大圣国的目的。同时,大夏国要尽快扩充军力。首先,必须加强大夏国的军务建设,提高新式火器的制造能力和质量,保证火力优势。其次,注重士兵的训练,提高士兵的素质和专业水平,训练出精锐的大军。再次,大夏国可以通过提倡工匠们的创新来提升实力,发展新装备、火器和战术,进行战法改进。此外,加强与其他附属国的合作。最后,在大夏国,推行良法善治,提高百姓对大夏国满意度,保证大夏的长治久安。” 我看到这里,觉得,如果大德皇帝按照探花郎的陈述,提升治理水平,那恐怕,我大圣国将很快落败! 我心想,这个探花郎真是可恨。他居然能够很好的将士兵、军工和治理,三个方面重点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全面、系统的思考和对策,而且比较实用。若让这个探花郎在大夏国当了大官,那我大圣国,岂不是要吃很大亏。 我耐着性子,继续看榜样是怎样回答的问题。 只见榜眼回答道: “大夏国何以平定大圣国的叛乱?要平定大圣国的叛乱,首先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包括正治、军务和经济等方面的手段。在正治方面,应该采取文定政策,加强民生保障,减少不必要的税收和负担,同时要加强对大圣国叛逆的打击力度,维护大夏安全。在军务方面,应该加强大军力量,提高装备水平,练好士兵,提高作战能力,同时要与各府守军进行有效的协调和交流,形成有力的作战力量。在经济方面,应该采取积极的刺激措施,增加银两的投资投入,加快发展速度,迅速提高大夏国百姓的生活水平,加强对大夏国内外的贸易,增加大夏国收入。平定大夏国的叛逆,不仅要注重治标,更要注重治本,解决大圣国的百姓心理和物质上的需要,为大圣国的百姓提供更好的选择,大圣国将不攻自破。总体来说,大夏国要平定大圣国的叛逆,并非只是依靠武力和技术,而要从正治、军务和经济三个方面综合出击,积极地做好准备,并向大圣国的百姓传达出准确的信息。” 当我看到榜眼郎的回答,我目瞪口呆。沙人诛心啊!这榜眼,不仅要发展大夏国实力,而且要动摇我大圣国的百姓之心,这简直是高招绝妙!若是让这个榜眼在大夏国当了大官,那对我大圣国的打击,简直太大了。我都没有把握能够对付得了这个榜眼的韬略! 我赶紧翻看状元郎是怎么回答的。我擦了擦头上的冷汗,心里已经十分紧张了。 只见,状元郎是这样回答的: “大夏国能够平定大圣国的叛乱。一是要依靠大夏百姓的支持和团结,二是要加强大军建设和提高作战能力。加强宣传,引导大夏团结一心、共同抵抗大圣国叛逆。重视民生,为百姓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确保百姓不因暂时的苦难而对大夏失去信心。在军务方面,加强训练,提高士兵能力。同时,增强大军装备,逐渐提升优势。 此外,大夏国有着很强的实力,只要依靠团结和信心,制定好对付大圣国的战略和战术,就能击败大圣国。要持续鼓励百姓,激发为大夏而战的自豪感和荣誉感,确保百姓树立胜利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在一线,要研究制定巧妙的战略和战术,制定精确的作战计划,在敌方不备、出其不意的情况下,打击大圣国。善于利用地形和环境,采用灵活的战术和招数,不断夺回各个被大圣国攻占的神州。大夏国,应充分挖掘自身的优势,不断加强自身的实力,善用智慧和战略,做好持久抗衡的准备,并由抗衡阶段发展到反攻阶段,最后必可取胜。但,要知道,这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大夏不可操之过急。” 当我看完状元郎的回答,我更是哑口无言。 状元郎说的很精辟。 大夏国,有这样的人才,不可灭! 我喃喃自语道:该撤了!该停了吧! 白千娇看着发呆而自言自语的我,赶紧问道:斗战神王,您在说什么?什么该撤了?什么该停了? 在白千娇的不断喊话中,我才缓过神来,回到了眼前。 我对白千娇说:这三个才子都叫什么,你再说一遍? 白千娇道:探花,名叫刘伯闻,北俱神州人士;榜眼,名叫张凉,西牛神州人士;状元,名叫沈万山,两湖神州人士。这三人年纪都是25岁,饱读诗书,才华横溢...... 我惊慌失措,一屁股坐在了王座上。 人才,是兴国之要。 眼看就要征服大夏国之时,大夏国,居然出了这等人才。 有这样的人在,大夏国,短时间是不会被灭的,甚至,可能会卷土重来,对我大圣国发起反攻。 以这等人才的谋略,我大圣国岂不危矣? 但我又一想,不要怕,不用担心。 也许,这几个人才,只是纸上谈兵,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作为,也是可能的。 也许,这几个所谓的人才,都是夸夸其谈呢?难道,这样的人还少吗? 想到这里,我又抱着很大的侥幸。 我其实正在考虑的是:探花,刘伯闻;榜眼,张凉;状元,沈万山。这三人,要么,到我大圣国来做事,要么,在大夏国彻底消失! 也许,只有这样,我才能高枕无忧。 可是,就算没有了这三个人才,难道就没有其他人才了?这次,大夏国开科取仕,足足选拔出280名官人。据说,这些官人都被任职,派往各个神州,去进行治理。 这么多人才,以及那么多的生员,难道,我都要消灭掉吗。 显然,这是不明智的。那么,我到底要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