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2章 夏日忙(3 / 4)

,一面盛了碗点缀着枸杞的鸡汤给他,一面问道:“怎么啦?”

保成说道:“我也想晚点起。”

他现在其实起的不算早,毕竟还没有到正式读书的年纪,都是卯时初才起,也就是早上六点,之后吃些点心去上书房读书。

“你晚上一般戌初就睡了,到早晨卯时这中间有五个时辰,十个时了,睡眠完全充足。”不用跟阿玛说,苏辰直接拒绝了弟弟的这个请求。

不会是听到别人跟听政时间上折子,这小家伙也想变变自己的读书时间吧?

“早睡早起身体好,”他笑着捏了捏小家伙不情愿的小脸蛋。

不一会儿,康熙回来了,看桌子上的饭菜还没动,道:“你们怎么不先吃?”

苏辰说道:“正要吃,阿玛,这是你的鸡汤,还很烫,吃过饭再喝。”

“好,”康熙笑着,儿子亲手舀的鸡汤总是比御膳房就那么端来的香浓,随意的问道:“你身上起了痱子?”

苏辰没想到一点小事也能惊动阿玛,摇摇头:“就后背一点,已经拿过痱子粉了。”

保成手里拿着一个小包子,跟他哥出去几回,他现在就喜欢吃这种做的不是过分精致的食物,觉得看着都有种家的舒服感。

听说他哥起热痱,说道:“我有一个凉玉的席子,一会儿叫人给大哥送去。”

“你用吧,你小小的更怕热。”苏辰终于是把自己不乐意穿肚兜的话说了,引得他阿玛笑道:“辰儿又长了一岁,大人么,不愿意穿小孩子穿的肚兜也是有的。”

保成:“为什么大了就不愿意穿肚兜?”

苏辰很是不好意思,本来嫌肚兜幼稚,现在却显得他幼稚了,转头对弟弟道:“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

保成懵懂的点点头。

康熙喝一口此时已经不那么烫口的鸡汤,笑着跟两个儿子宣布:“进入五月更热,等过几日给你们额娘做完三周年祭礼,阿玛带你们去瀛台避暑。瀛台林木茂盛,大暑时节也是清凉的。”

到那里就不用怕热了。

苏辰道:“我们都能去吗?”

康熙点头,指着小保成道:“今年把他也带着。”

保成连连点着小下巴,他还记得去年阿玛去瀛台,他一个人留在宫里的孤独寂寞,虽然那时候阿玛每隔几天会回来看看他。

对于出宫避暑这种类似出去旅游的行程,苏辰很是期待,当下摩拳擦掌道:“那我今天就收拾东西。”

只不过,额娘的三周年祭礼,岂不也是保成的生日?

---

白居易在诗里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说的就是现在的情景,在北方刚进五月,去年的冬小麦就到了收成的时候,往往蒸几个黑乎乎干硬饼子,有条件的再煮上一碗咸鸡蛋,一家人便从天刚蒙蒙亮便到田间忙碌起来。

京城附近的田地也是如此,还不到辰时的时候,割麦子的已经从这头走到另一头,妇人将板车从牛身上卸下来,拉着到田里,用木叉挑起地上打好捆的麦子,放在车上。

旁边有才总角的孩子低着头拾麦子,大一点的孩子则帮着母亲把车上的麦子归拢好,用草绳紧紧的扎起来。

以中间的羊肠小道为中心,两边都是这种忙到全家出动的热火朝天的情景。

远处走来两个人,一个老者一个青年人,老者穿着粗布棉衣长衫,青年人同样是长衫,手里还牵着一条皮绳子,后面系着一头肥壮的青驴。

偶尔抬头的农家汉子看到这俩人,客气的笑了笑,低下头挥舞着镰刀继续收割覆陇黄的小麦。

现在能穿长衫的,基本上都是读书人,天然便容易得到别人的尊敬。

老者和青年人一路走来,所遇见的人对他们都还算客气,尤其是在田间忙碌的这些农人。

“小兄弟,能否借一碗水喝?”老人停下来,向刚才那汉子说道。

汉子被太阳晒的发黑的遍布着一层汗珠的脸上绽开笑容,有些赧然,道:“老丈,我都四十了,孙子都那么大了。”

被汉子指着的正是蹲在地头,往篮子里捡麦穗的一个两岁左右的娃娃。

老人笑着改口:“那兄台?其实我都快七十了,”说着指向旁边的青年人,“这是我儿子,三十有四了。”

汉子惊讶道:“不像,您老看着才五十。”

放下手里的镰刀,走到地头把干净抹布盖着的一瓦罐水提起来,送到老人儿子手里,爽快道:“你们倒着喝吧,早晨起来时煮的白开水。”

老人也惊讶了,没想到一户普通的农家人能这么讲究,但他着实渴了,今日上路之前带的水早已喝完。

那青年人从驴背上的包裹里取出来一只陶碗,倒了大半碗递给老人:“父亲。”

老人喝完了,青年人自己也喝大半碗。

解渴后,老人才跟那边又去割麦的汉子闲聊:“老兄家里日子不错啊。”

“紧巴巴的,”汉子一边欻欻割着麦一边应付谈话,笑出一口大白牙,“老丈看我家里像是滋润人家?”

老人笑道:“有喝开水的讲究,日子都不会太差。”

汉子笑的欢快,道:“那可不尽然,您不知道我们这儿的人喝开水,也是前些日子才开始的。听说不把水煮开,那就是生水,生水里有虫子呢,长年累月的,肚子里便都是虫了。严重的还能累积成病,叫什么、”

那头割着麦子过来的年轻人接道:“是蛔虫病,到成了病的气候,就不好治了。”

老人心想着这附近肯定住着一位医术高又有仁心的大夫,便笑着问:“这话是谁告诉你们的?”

农家汉子的儿子指向东北,道:“前面沙岗地的人说的,他们那里还有一种可以打虫的药,听说一开始是沙岗地一个小孩枯瘦枯瘦的,叫他们粉饼厂的主家见着了,以为是那孩子啥不良,专门请来大夫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