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石彤带回来一个擅长琵琶的乐师,并且每天都去听对方弹奏,不由生出了几分好奇心。 石彤这个人,无论对谁都淡淡的,成亲将近十年,张煦从来没见她对哪一个人特别亲近过,就连女儿张芳也是如此。至于外面的人,她虽然经常能接触到,却是头一回把人带回家。 这样的人,突然对一个乐师如此另眼相待,要不是这乐师是个女人,他说不定会怎么想呢。 等见了面,他反而不觉得奇怪了。 因为这个女乐师,跟他的夫人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同样冷冷淡淡,很少正眼看人。两人沉默对坐,一个弹一个听,那场景竟也有种别样的和谐。 而且曲子也的确很好。张煦听完之后,整个人都放松下来。就连这段时间因为议和而产生的种种情绪,似乎都得到了排解。 等一曲结束,他便忍不住走过去,请石彤为她介绍。 “这位是秋月白秋大家,是我在城中偶然结识的奇人,号称一曲琵琶,可以解天下所有忧愁。”石彤说,“我本来不信,听完琵琶,也不得不信了。” “好一个解忧琵琶!”张煦道,“节帅正为议和之事日夜悬心,睡不安寝,以至于犯了头疾,大夫们全都束手无策。若是能听上一曲琵琶,或有奇效。” 石彤却并不因此而高兴,“使君还是谨慎些罢,旁的就罢了,大夫岂是能轻易引荐的?” 治好了自然是大功一件,治不好却难免会受牵连。 张煦哈哈大笑,“夫人多虑了。为夫不过引荐一乐师,有什么可担心的?” 他说着,又转头问秋月白,“不知秋大家可愿意为节度使弹奏一曲?” 秋月白没有搭理他。 石彤不紧不慢地解释了一句,“使君莫要生气,秋大家有些古怪的规矩,其中有一条就是不与男子言。” “哦?” “听说是教她琵琶的师父认为,身为女子而学了这样的技艺,便容易被人轻视,以为优伶玩物,失之尊重,因此才定下了这样古怪的规矩。”石彤道,“无礼而有节,想来使君不至于怪罪。” 张煦闻言,非但没有因此扫兴,反而觉得更有意思了。 秋月白原本就生得容色殊丽、身段窈窕,是顾承骏最喜欢的长相,若是再加上这一身冷冷淡淡、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气质,那就没有无一处不合顾承骏的胃口了——像他这样的天之骄子,更喜欢有脾气的女人。 若非这样的琵琶技艺绝不是能随意学成,张煦都要以为这是一出针对东川节度使的美人计了。 既然秋月白是这样的性情,他自然不会强求。 反正现在顾承骏就住在刺史府的正院里,不如回头找个别的理由把人引过来。这样不管后续如何发展,都不关他的事。 …… 顾承骏最近确实很头疼。 去给明月霜送信的窦娥已经回来了,也带来了对方的回信。 信里半个字没有提联姻的事,这倒是在顾承骏的预料之中。先不说明月霜是否会同意,就算真的要谈这件事,也肯定不是这么谈的。反正提的时候,他就没有抱太大的期望,而是怀着一种“有枣没枣打三竿”的心态,顺便提了这么一嘴。 让顾承骏觉得麻烦的是,明月霜在心里非常直白地表示,现在她地小人少,女兵们再能打,也是打不过乔珩的。 好在那么大的好处,她不可能不动心,所以也没有干脆地拒绝他,而是表示,如果他能稍微拖延一下议和的进程,把这件事拖到年后,她说不定还有几分把握。 顾承骏一看就知道她打的是什么主意。 这是让他在前面顶着压力,为她自己换取发展的时间。 要是一般人身上,这样的大话,估计只会换来顾承骏一声嗤笑。现在不行,三个月后难道就行了? 但如果是明月霜,好像还真行。 她从一个无名山寨发展到现在这样的势力,也不过才过了四个月左右。而众所周知,无论要做什么事,最开始的积累也是最难的。而明月霜显然已经度过了那个阶段,接下来就会进入飞速发展期。 三个月,搞不好她真的能拉出几万大军,跟乔珩打个有来有回。 要不是因为这样,顾承骏也不会想拉她下水,让她来给乔珩添堵。 既然事情可行,而且此事还是他自己起的头,那么明月霜提的这个要求,似乎也不是很过分了。 只考虑顾承骏本人的想法的话,他还真愿意支持明月霜,也很想看看她能做到什么地步。 但这是他想就可以的事吗? 虽然议和这件事,是自己费了不少力气促成的,但是如果可以,顾承骏也不希望这事推进得太快。因为乔珩那种咄咄逼人的态度,明显是不会把吞下去的好处吐出来的,而其他人,都不可能拧得过他。 那就意味着,顾承骏不仅要损失在战争中失去的那些土地,而且还要拿出足够有分量的东西,酬谢来“支援”他的凤、华一州,慰劳朝廷派来的宣谕使。 可以说,这一战他是亏到姥姥家了。 所以,他是最希望能把议和之事无限期拖下去的那个人。 毕竟白城是他的地盘,无论乔珩还是凤、华一州,让大军驻扎在此地,每天的消耗都十分惊人。他耗得起,他们可耗不起。时间拖得越久,他的优势就越大。 问题是这一点他知道,其他人也很清楚,所以乔珩那老不死的才一直在给他施压,而宣谕使和凤、华方面,也隐隐有催促之意。 顾承骏要是能够扛得住这样的压力,此刻也不至于坐在这里头痛了。 他提出以两城交换明月霜出手,原本是想将自己身上的压力转移出去,现在倒好,成倍的压力重新回到了他身上。顾承骏一急躁,头疾就更加严重了。 所以这天,张煦来找他,说是刺史府里种的那几株梅花开了,想请他去赏花,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