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行不行,这哪能成啊,咱们厂子好,那是因为先前有你们舅妈在,加上政府也在扶持,我要是单干的话,那么多职工,我要是养不起,那不是说倒闭就倒闭了?" 这个责任太重。 最重要的还有一点, “咱们家现在日子是好过一点,但也没有那么多钱,要想把这个厂子盘下来,哪有那么容易。" 周美喜还是比较保守的。 唐星和周雪花私底下一商量,就给宋知婉打了电话。宋知婉知道这个事情之后,觉得这个事情是可行的,也代表了可以借钱出来。 钱的事情解决的还是很快,几家人凑一凑,也不说是借,就说是入股,这么一来,厂子就这么办起来了。 生意还不错。 不过前几年肯定是回本的阶段,之后才能够开始盈利。看这个情况,车子都买了。 估计今年是盈利了,生意还是不错的。宋知婉笑了起来, "那得好好让大姐请咱们吃一顿了。" "姑姑说了,厂子年底还要办年会呢,你们要是有空的话,过完年之后再留一段时间,正好能赶上年会。”周大为回了句。 周大为其实挺懊悔的。 早知道这个厂子能赚钱,当初周美喜来问他们家的时候,他就不该拦着父母不借钱,结果现在好了,他们家只能看着眼红。 老四家也是如此。 说起来,这赚钱还真是要看命。反正周大为是这么想的。 报社越来越难混,大学生越来越多,他只不过是个高中文凭,要不是仗着在报社里的时 间久,还真要被后来的大学生给比下去了。 周大为之前觉得自己工资挺高的,可现在看着连他妹妹周青,工资都比他高了,心里更是不得劲。 因此,这段时间,周大为比较殷勤。 连车子都学会了,偶尔帮忙开车拉货,也不会问周美喜要工资。唐星现在也在竹编厂里忙,对于周大为的行为都看在眼里,该算的工资还是算进去。 周时誉自然不懂周大为的这些弯弯绕绕,听他说还要办年会,自然是有些心动,看了一眼宋知婉。 宋知婉只是笑。 也没回答。 周大为看话题冷了,便又开始说:“姑姑的厂子以后看来是要越办越大了,如果都是外人的话,总归不放心,要我说还是得咱们家的人多一些,要不然钱都让外面人赚了。" 对此,周时誉想的倒是简单,他还觉得周大为说的有点道理。当然他是从自身出发,他道: “那就得你们小辈多……”宋知婉拉了他一下。 被这么一拉,周时誉停了话,看了一眼宋知婉。 自己媳妇倒是看都没看他一眼,好像不是她拉的人似的,就这么看着前面。周时誉吞回了话,含糊道: "这事情得问你姑姑,我也不太懂。"听到周时誉这么说,周大为只好不在说话了。 等到了老三家。 几人一道走了进去,吴红芹和杜晓静都在忙活,瞧见了宋知婉和周时誉,自然都很是热情,又是泡茶又是抓瓜子的。 吴红芹看就他们回来,还挺纳闷, "其他几个孩子呢?""全都忙呢,所以我们就回来过年了。"宋知婉回了句。听到这话,吴红芹叹了口气, “我还以为怎么样都能看到珍宝呢。” 双胞胎不去说,珍宝这才十几岁吧,却也是常年不回家,虽然说是进了军校,还是那么小就进去了,吴红芹跟人说起来,也是满脸的骄傲。 但现在想想,多少有些心疼。 今天第一顿饭,肯定是要在老三家吃的。 宋知婉和周时誉在这边没房子,只能凑合着在这边住。 其实宋家也是能住的,问题是周家人都在这边,要是转头去住了娘家,就怕这边有想法,宋知婉越发觉得,要是这边也有套房子就好了。 不管怎么样,至少他们不用跑来跑去的住。 还有一点就是。 吴红芹现在把宋知婉当成最喜欢的儿媳妇,一见到她,私底下就和她说起了老三家的不好。 虽然说一块住,总归是有牙齿碰到舌头的时候,但是能避免这种麻烦的话,对于老三家也是好事。 宋知婉和周时誉睡在陌生的屋子里,就和他商量了起来。"你说要不,咱们在南城买套房子怎么样?" 闻言,周时誉的毛线裤才脱到一半,很是不理解道:“怎么突然想买房了,咱们不是有地方住么,而且咱们南城也不怎么回来,买了房子多浪费。" 有那个钱,还不如攒着呢。 宋知婉却是有不同的想法, "妈今天和我说了很多,大多数都是埋怨的话,虽然我不能决定到底是谁对谁错,但我想着,这一次咱们回来都没地方能落脚,你说住在老三家吧,也挺不方便的,去大姐那也不太行,回我娘家也有问题,想来想去,还是得有套自己的房子,而且咱们以后退休了,要是买了房子,也能够回来南城住,我们不住的时候,也有爸妈能住。" "这些都不是什么问题啊,住在一起哪有不吵架的,这不是正常么,要是因为这些多买套房子,我是不太能理解。”周时誉觉得要是有这些钱,给孩子们也好。 反正他们年纪都一大把了。 要说买房子,周时誉想都没想过,国家对他们的待遇福利都很好。 宋知婉一时半会的也难以说服周时誉,其实她自己也挺犹豫的,关于要不要买房的事情,毕竟她们吃的就是国家饭,享受的也是国家待遇。 买房是挺突然的。 周时誉没再理会买房的事情,像是想到了什么,问起了白天的事情, "大为今天聊的话,你是不是不大高兴?" 不然为什么不让自己接话呢。 说起这个,宋知婉就无奈, "这个事情又不是咱们的事情,大姐是什么样的人你还不清楚么,那是她的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