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差的了,但是老朱也是不能理解当今这位天子的,因为他骨子里就是个强者的心态,要饭要到了半块馊萝卜,他吃了都能虎虎生风的走十里地……” 朱元璋:“???” 有被冒犯到! 刘彻则继续道:“人太过于强大的时候,就不能理解弱小的人,就像始皇——你能理解为什么某些姓完颜的宋朝皇帝为什么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投降吗?” 嬴政嫌弃的别过脸去。 刘彻又问剩下三个人:“你们能理解为什么会有某些废物皇帝会因为担心武将功高震主,而在战局大好的时候连下十二道金牌把他召回吗?” 其余三人同时面露嫌弃。 “对吧,”刘彻道:“因为在你们心里,根本不存在‘出现意外’这个选项啊,即便真的出了意外,你们也自信可以力挽狂澜,就看李世民——他麾下那么多名将,他忌惮过谁?但当今天子不行。” “他知道自己掌控不了李峤,也知道自己在政治上的手腕不足以与太上皇对抗,所以他的动作必须要险,也必须要快,既然无法得到李峤,也不能肯定之后能胜过太上皇执掌大局,既然如此,还不如干脆就把李峤毁掉!” “我得不到的,你也不能得到,让李峤跟叛军同归于尽,也算是尽到他的最大功效了。” 刘彻语气轻快的拍了下手:“看,这就是他的逻辑。” 其余人:“……” 我不懂,但是大为震撼。 李元达与朱元璋不无悻悻的彼此勉励着:“我们不是这种蠢东西,当然也是理解不了他的想法的。” “是啊是啊,正常人谁能猜到这种无能之辈在想什么呢。” 嬴政在一边儿默默点头,以示附和。 刘彻:“……” 刘彻:真的好过分啊你们! 用人的时候都眼巴巴的看着我,用完了又都是这副嘴脸—— 男人都这么可恶的吗?! …… 陪都一夜大火,死伤者逾万,被烧掉亦或者坍塌的民房更是不计其数。 邬翠翠只是听人回禀,都觉心惊胆战,再听闻有不少流离失所的灾民逃难至城外,更是忧心忡忡。 王侍郎一夜未眠,四处奔走,形容狼狈,嗓子也已经沙哑的快要说不出话来。 侍女送了温水膳食过来,邬翠翠劝他用些,又问侍女:“外边收留的那些官宦及其家眷处,可都送了饮食过去?” 侍女应声:“都已经安排妥当。” 又迟疑着问:“听说在陪都城门口也已经聚集了不少灾民呢,要不要也送一些过去?” 这一回,邬翠翠却摇头道:“不必了,此事我自有安排,你去吧。” 王侍郎忙碌一夜,早就饥肠辘辘,却也顾不得礼仪,端着饭碗大口的往嘴里填,闻言倒是多问了一句:“李夫人看起来不像是会吝啬粮食的人呢。” 邬翠翠正色道:“到庄园外来的人少,城外的人多,这是其一。我没有能力负担起所有灾民的饮食,更无力组织人手对其进行筛查,反而会因此引起混乱,得不偿失,这是其二。我身为命妇,没有代替朝廷镇抚陪都的名义,这是其三。正是盛夏,城外不缺野菜果蔬,且火灾来的迅猛,结束的也快,这是其四。” 她笑的有些自嘲:“我这个人,平生大多数时候都是蠢的,但偶尔……也会有灵光一些的时候吧。” 王侍郎因这一席话而格外高看她一眼,摇头道:“李夫人不必如此妄自菲薄。” 又咽了一口饭下肚,这才道:“我意欲请幸存官员联名上疏,彻查昨夜之事,赈济救灾,修缮民宅,如今李将军远征,夫人是否愿意在奏疏上署名?” 邬翠翠讶然道:“侍郎难道不知道,昨晚之事同天家脱不了干系吗?” 王侍郎面露苦涩:“知道又能如何?总要有人出面收拾残局的。天家再不好,只要存在一日,这天下总归也算是有一处可以归心,否则四方军阀割据,各自为战,却不知道又要有多少百姓死于乱世之中了。” 邬翠翠听得哑然,又劝道:“天子把侍郎当成太上皇的羽翼,昨夜便遣人追杀,此番送上门去,只怕……” 王侍郎又一次道:“总要有人去做这些事情的。” 说完,起身向她行了一礼:“请借笔墨一用。” 邬翠翠不由得心生敬佩。 要知道,天家那对父子,现在已经接近于疯魔了啊! 据她留在城中的眼线回禀,昨晚也有金吾卫往邬家和李家去,错非她先一步带了人到城外庄园来,后果只怕不堪设想。 再则,先前京师陷落,不知多少朝廷官员没能逃离,吏部尚书年老,也因此失了踪迹,想来多半也已经遇害。 王侍郎作为吏部左侍郎,错非是因为前不久才迁往吏部,只怕就要被点为尚书了,此时即便官居侍郎,头顶尚书的职位却也空缺着,再过些时候,亦或者朝廷得以重返帝都,只怕马上便能官居六部之首。 可即便如此,居然也肯置身险地,只为上一封奏疏,甚至不惜为此有去无回…… 邬翠翠被触动了。 王侍郎本是进士出身,草拟一封奏疏自然是手到拈来,到外边去找流落此地的同僚亦或者命妇们属了名姓,最后才来寻邬翠翠:“还是要叫李夫人见到同行者甚众,才能让您安心吧。” 邬翠翠有些赧然,为他的周全,也为自己先前不能言之于口的疑窦。 王侍郎十分坦然:“人之常情罢了,易地而处,王某也要思量再三的。” 倒是临行之前,又道:“李夫人若是不嫌我啰嗦,我就再说几句。” 邬翠翠道:“侍郎请讲。” 王侍郎遂道:“乱世里是没有慢慢等待、细细思量这回事的。乱世里讲求的是目光精准、行事果敢,如果你永远等着别人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