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武侠修真>[清穿+红楼]林氏有女> 102. 把锅背住 “皇阿玛,此事真的与儿臣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02. 把锅背住 “皇阿玛,此事真的与儿臣无……(3 / 4)

br> 涉案官员名义上是太子的人,前往查案的官员定的罪名重了得罪太子,定的罪名轻了得罪直郡王,公事公办可能两边都得罪。这种情况下若想完美解决,要么派个长袖善舞的人居中调和,要么派个铁面无私绝对忠心又头铁的老臣。

但贾政嘶,不是林茈玉对他不信任,实在是他前者后者都不是。

胤祐沉思数秒“皇阿玛可能就是这个意思。”

既然总要有人背锅,那为什么不能是贾政背

林茈玉沉默。好有道理,她竟然无法反驳。

康熙不介意养着一些老臣,但前提仅仅是养着,就是给你点钱老实巴交给我待着,需要你的时候出来晃悠晃悠,不需要你的时候自己斗鸡走狗玩去。而不是贾家这种即将败落又未完全败落,拥有一定的人脉权势还想着重新往上爬。

看来贾家又办了什么给皇帝添堵的事了。

“罢了,我一个外孙女也说不上什么。可定了什么时候出发”

“南安郡王三日后,查案官员明日就出发。”

从京城到湖广,前后调配,这个速度不算慢。

林茈玉把半颗李子塞进嘴里,吃完吐核的时候,顺嘴道“下个月瑾哥儿成婚,爷怕是赶不上了。”

旁边刚拿起李子准备吃的胤祐动作停住,幽幽看过来。

而林茈玉注意力都在李子上,她拿起个新的李子塞进嘴里,又把核吐出去,在吃第三个的时候,才终于发现胤祐的视线。

“怎么了”

“没事,李子甜吗”

“酸甜,很好吃。”

“那你多吃点。”胤祐默默把李子放下,心道这回粮草、军饷可要准备充足。

四月初南安郡王从京城出发前往湖广平乱,不到中旬就传来败绩,说苗民凶悍全员皆兵,并且借助地形便利难以应对,甚至还有苗民伪装混入百姓之中,暗中动手。

接连两次战败消息传来,康熙明显不满意。直郡王趁机请战,而胤祐又往畅春园晃悠了一圈。

月底,圣旨就送到七贝勒府。

李德全传完旨意,悄悄嘱咐“皇上这几日为这事烦心,贝勒爷尽早得好。”

“多谢李公公,胤祐定不会让皇阿玛失望。”胤祐接过圣旨,眼中一闪而过喜意。

“奴才告辞。”李德全弯弯腰,带着一众小太监回宫去。整个过程公事公办,十分迅速。

再过几日就是端午节,胤祐来不及在京中过节,前往兵部、户部交接后,就迅速动身前往湖广。

他前脚走,后脚咸福宫借着端午赏赐宫人的名头就有一份礼送到李德全手中。不是皇子私下给大太监送礼,而是宫里过节娘娘给的正经赏赐。

李德全将东西收下,教导几个徒弟“看见没有这才是会办事的。你们都机灵着点,什么该收什么不该收,别让我再说第二遍。”

在说这话时,他的视线扫过其中两个徒弟,而那两个徒弟低着头,明显心虚。

党争站队的可不仅仅是朝堂上的官员,后宫的太监也难免会有被收买的。不过太监大多是为钱财,不会像前朝官员那样拼尽全力,所以李德全即便发现蛛丝马迹,也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提醒两句算是全了师徒情分,若是他们再有糊涂行为,就不能怪他不讲情面。

“马上就要过节了,各宫娘娘都在放赏,你们这手可拿稳了。”

意味深长地说出这句,李德全甩手出门,到前头服侍康熙去。在宫里服侍大半辈子,要能看清谁才是依靠。

几个小太监互相对视,谁也不说话,却好半晌才分散。

胤祐不在京,端午节还要照样过。林茈玉挺着肚子进宫给戴佳氏请安,然后和林黛玉坐在一块,看着站在大福晋身后的甄英莲。

与前两年相比,甄英莲的脸色瞧着不太好,侍立在大福晋身后不像侧福晋,倒像丫头。

“大福晋瞧着是个厉害的。”林茈玉看甄英莲想过来打招呼又不敢的样子,咂咂嘴。

没有夏金桂,却有大福晋,难道甄英莲的命运也躲不掉

林黛玉早收回视线“去年她进宫给惠妃娘娘请安我还能见着她,自从直郡王大婚后,都没见她再来给惠妃娘娘请安,都是大福晋带着孩子来。”

从规矩上来说,大福晋这样做没错,不管哪个府上都是嫡福晋带着孩子们进宫居多,但是

林茈玉回头,看了站在她身后的那拉氏一眼。

那拉氏正在小声跟大阿哥弘晫说话,察觉福晋视线过来,忙上前“福晋”

“看好孩子们。”

“福晋放心。”那拉氏左右看看,确定每个孩子和奶娘都在她视线范围之内,然后继续小声跟弘晫说话。

林黛玉叹一声“之前她在直郡王府地位太高了,也难怪大福晋要打压她,只是何须如此”

若甄英莲是个嚣张跋扈恃宠而骄的,大福晋的打压算是自保,还能理解。但她不是,大福晋的过分打压未免有些咄咄逼人。

“人与人不同,大约大福晋是个要强的性子吧。”最后看甄英莲一眼,林茈玉收回视线。

她想帮甄英莲,但帮着侧福晋对付嫡福晋,无论是从这个时代的规矩,还是从现代的观念都说不过去。果然,最讨厌面对选择。

好容易熬到出宫的时候,林茈玉累得眼睛都快睁不开,坐着肩舆在出宫的路上,忽然前路被人拦住。

“是七弟妹啊,这么巧。”

“嗯”撑着睁开眼,林茈玉才看清面前的人竟然是大福晋。

两人同坐在肩舆上,视线水平,但直郡王福晋的肩舆比贝勒福晋的肩舆高出一级。

片刻林茈玉醒神,从肩舆上下来“大福晋。”

“七弟妹不必客气。”大福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