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忱,1381年生,江西吉水人,永乐2年进士。曾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性理大全》。虽说明史称“忱有经世才,浮沉郎署二十年,人无知者,独夏原吉奇之。” 但是,他在永乐朝的吏部名薄下是被特别标注了“留著别用”。朱棣已经et到了这张特殊人才卡了。】 朱棣一听,快活了,竟失声说: "这竟是我抽的卡?是我那贫瘠的卡池,刮出来的?" 但大家是很严谨的: “可是你永乐朝22年,而那周忱,永乐二年进士,不是相当于在你永乐朝,宦海沉浮二十年,一日未得用?" 【永乐元年,夏原吉被朱棣派去苏松等地治水,这是表层逻辑。底层逻辑是借着治水摸江南核心地区的底。 宣德元年,朱瞻基也干了一模一样的事。苏、松、嘉、湖“未知雨肠”,夏原吉,你派人去看看吧! 朱棣要解决内战后的巨大创伤,要去瞅瞅。朱瞻基自然是为了税粮问题。】 老朱道: “表里为辅,这表层逻辑,也是很重要的。治水,赈灾,不好好治,遗患无穷。像当初我派去赈灾的户部主事赵乾,他就坐视水灾蔓延六个月之久,见死不救,罪不胜诛!" 老朱重重一哼。 "这种人,杀他都不解恨!" 这还用老朱说!朱棣可是没啥家底的那个,他老珍惜自己的夏原吉了。 【除了户部系统派人,他又令大理寺卿胡概、叶春前往江南视察,并镇压“土豪欺压小民者”。胡概等人处死了不少粮长、豪民。理所当然的,他遭到了江南地主阶级的报复。】 朱棣惋惜道: "这杀得还是不够多啊!若是够多,我那好圣孙,也就和我一个名声了。"大家: "……" 不是说你那圣孙是蛐蛐天子吗?听着,也不像有多好名声的样子。 【宣德2年,都察院弹劾他作威作福,发兵护送,纵兵扰民。彼时的都察院掌院兼左都御史的刘观(后来甚至是太子少保),原本是嘉兴知府,在任期间和儿子刘福多次受贿。 等他当了都御史,就成了朝中的江南黑恶势力保护伞。杀人放火、抢夺妻女、侵占良田之类的违法犯罪行为全都可以逃脱。 这群团伙光被宣宗揪出来的,就还有1个刑部侍郎,2个御史,2个低阶办事官。 刘观是宣德3年9月事发的,事发时,向来很闭嘴惊艳的蹇义都要求惩处,等到下狱,还"公议称快”。 估计宣宗早就在收集证据了,也很可能就是为了江南税粮才盯上了他。】 大家掐指一算。 老朱很快甩锅: "这刘观,后来能当太子少保,少不了你的提拔吧!"朱棣: "?" 朱棣也算了算,发现自己没有办法反驳。因为这刘观,现在确实没听过。严谨的算,未来老爹也是有可能提拔这刘观的。 但算了。 最孝顺的他,决定不说! 【宣德3年7月,心里有小本本的朱瞻基宽宥了胡概,又在12月派锦衣卫随他同赴江南。宣德9年,胡概被土豪诬告,受贿黄金百两。 怎么说呢,up一向不认同妖魔化明初的“文官集团”,胡概、刘观的事情就看得出,文官集团内部站队也是不同的。 宣德5年,朱瞻基令吏部选官,用整整9名有清廉之名的京官一口气替换了苏州、松江、常州、吉安、温州等地的知府。 紧接着,又选出了5名派往全国各地总督税粮的“巡抚”,这五人里,有一个人的名字如雷贯耳,那就是被升任为兵部侍郎的于谦! 不过,深受三杨赏识的他,彼时负责的仅是河南、山西、北直隶、山东。】 大家听到了叫人欣慰的名字。心中,不禁也感觉到不少安全感,便议论纷纷: "宣宗也是个好眼神的。" “都已经给于谦升到了兵部侍郎了呢。” “之前光幕还说了,山西河南的官吏百姓,数千人伏阙上书请求他留下呢,想就是这时候的事情吧。'' 老朱最是喜欢这种类似话本的里的故事情节了,不禁欣慰又遗憾: “可惜,那于谦还是太小了,否则,咱也可以赐他一柄剑,上斩贪官,下慰百姓。在咱这一朝,他能斩的贪官,肯定比咱重孙子,多得多。" 别说,一路走来,都是老朱把朱棣的想法给抄抄。现在,朱棣发现,自己竟然能把老朱的想 法给抄抄了。他把这个主意记在心中。到时候,只要自己活久一点,一切皆有可能。 【税粮问题最最严重的南直隶、苏松,杨士奇郑重其事的向朱瞻基推荐了自己的同乡,周忱。(杨荣也推荐了) 与他打配合的新任苏州知府况钟,江西靖安人,亦是深受杨士奇赏识,亲自提拔,上奏选出来的。 (他还是杨溥的朋友、被蹇义推荐过) 他们是心腹中的心腹,信任中的信任。】 杨士奇成了众人的关注点。 杨士奇则心酸在想:自己的这两个老伙伴的名字,为何就如此普通。不然,为何直到现在,依然只有自己一个人在这灵堂之内,独木难支? 明明这周忱、况钟,听上去都是我们三杨同气连枝,共同看好的人,怎么最后,其他两人徐徐隐身,变成了我杨士奇独自在为自己的同乡代言。 【这批人在江南地区都是超长待机,况钟反常规的待了整整13年。松江知府14年。周忱呢,长达22年。 他们写下的奏疏,留下了极为宝贵、详实的15世纪初,苏州地区百姓的困境。 如:朝廷下派造船备倭,一艘300-400料的小船,那些里长却让一万人交银3钱,凑出整整3000两银。 ——嘉靖10年的物价,一艘楠木400料战船,木头原材料+工人工资共220两。然而头头们掌了钱后,却不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