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去吗?” 然而立刻反对杨士奇的,竟不是皇帝皇子,也不是将军们。 而是蹇义! 蹇义的反对非常简洁:“国家何事不难?若是因为碍难,便弃了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安南,子孙如何看待?番邦如何看待?” 杨士奇:“可那时候,已是连连败仗了!那时,是你不想弃,便能不弃的吗?壮士断腕,何尝不是一种勇气。” 这两文臣谈到了这里。 朱元璋和朱棣,脸色已经阴得滴下水来了。 【安南弃置的命题很大,宦官的作用在里面,UP私以为没有史书渲染的那么至关重要,且很多时候,宦官的贪财也是执行着皇帝的意志罢了,遮了一块布,好像统治阶级就伟光正了起来。 这一点,朱棣时期,也肯定有不少需要宦官马骐来干的灰色勾当,只是相对没那么离谱而已。 而且朱棣监察这些太监也有别的手段,就像何福只是和太监说了几个兵马数字,朱棣后脚就知道了。】 朱元璋已经不想再讨论这个话题了。 他重重对朱棣说:“你自己有手段,你怎么搞都可以;你后代没有手段,你就是在给他们挖坑!” 【总之,朱棣把人叫回来了,他再出现要到永乐19年7月,北伐领军左掖。 这期间的五年时间,应当是被派去了宣府、大同一带练兵。 这两个位置练兵,看得出朱棣对张辅还是抱有很高的期待,没有因一份宦官奏折就把人打入冷宫。 但这种期待又夹杂了一些谨慎,比如永乐16年,安南的黎利在蓝山起事,他就没有再派张辅去平叛。 且张辅在北伐里的角色很透明。以前只负责粮草,19年后开始正式参战,战术角色并不突出。 请看19年这份将军展位表。 都督朱荣——前锋 安远侯柳升——中军马步队、大营围子手、神机营 宁阳侯陈懋——御前精骑 永顺伯薛斌、恭顺伯吴克忠——鞑靼马队 武安侯郑亨——左哨 阳武侯薛禄——右哨 英国公张辅——左掖 成山侯王通——右掖 这里面,左哨、右哨,很多时候需要独自领兵,与大军分开执行某项战术任务,具有很高的独立自决性。 大营围子手,前身是朱棣亲自带队的大旗下。后一部分也演化成了御前精骑,和神机营一起都是绝对的精锐。 而朱棣的打法,很强调前锋与机动能力,朱荣和鞑靼马队可见一斑。名声最大的第一将星张辅,一次也没有领过这几个位置,是值得深思的。 在永乐22年6月,朱棣的最后一次北征时,张辅(仍为左掖)曾主动请战,想带一个月粮草去追击蒙古人。 朱棣思考后,驳回了他的请求。 那么,如果不是因为宦官,这种谨慎会是因为汉王朱高煦吗? 就在张辅被急诏回南京的一个月前,也就是永乐14年10月。朱棣得知了不少朱高煦的不法之事,剥夺其冠服,囚禁在西华门内,准备废为庶人。】 .w.co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