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南。 且朱能死的时候,实录里曾有这样一段话: "至小河,与敌战数合,我师不利,诸将请班师。"R卡们打得很灰心丧气,燕军确实是没有特别讨得好处,双方战损比都极高。】 朱楠讪讪: “看来我的水平,倒是和四哥的R卡们不相上下。” 朱横此时看见朱棣吃瘪,倒是很快乐地加入了分析的队伍中: “所以那‘尸体与桥平’,原来是个文学上的形容词吗?否则,踩着尸体过去不就好了?还守什么桥?" 朱元璋脸色阴沉:“这无论哪一方的尸体,不都是咱们明军?你那么快乐干什么?” 朱横据理力争: “奇了怪了,爹你不去指责那战争的双方,却来指责只是说了玩笑话的我!爹,你不公平!" />朱元璋笑了: “好哇,咱不公平?那咱回头把你的尸体丢到小河那边去,让别人踩着你的尸体,看能不能过河,你就知道咱公不公平了。" 朱横: "……" 朱横轻轻跪下。 【可现在比考虑战损更重要的是,朱棣不想让好不容易饿得开始吃野菜的朝廷军重新获得粮食。 ——河之南更接近淮河,只要淮河重新畅通,补给就能跟上。很快了,再一两日就OK。 当然,他们现在还没吃的,何福和朱棣他们大眼瞪小眼,对着小河已经瞪了好多天了。 于是,朱棣留下千余人佯装继续守桥,自己带着大部队&辎重往东走,在下游30里处,深夜悄悄渡河,并绕到了朝廷军背后。】 耿炳文笑道: “大张旗鼓,暗度陈仓,这倒是渡河的良方。燕王实在是把渡河的办法,都演示过一遍了。" 朱棣谦虚道: "过奖、过奖。" 【5、 ——小河——桥C|—— 【朝廷军】 【燕军】 ——汴河—— 4月16日,何福等人起床了才发现这种离谱的故事,阿巴阿巴,好家伙,后路又被你个阴险绕背小伙断了! 他们再次打起精神和朱棣PK。 在薛禄的墓志铭里能看到这样一段话:继战淝河、大店、小河、汴堤、灵璧,遂渡淮渡江,入京师。 奉天靖难记略过了一场汴堤之战,它应当发生在朱棣绕背以后,双方围绕着渡汴河爆发的激战。此战很可能燕军也没占到好,因为朝廷军成功渡河至汴河以南了!】 朱楠在那边掰着手指头算: "如今已经渡过几次了?何福他们四次了,四哥也有三次了吧?" 【6、 ——汴河—————————灵璧【燕军】【朝廷军】齐眉山——沱河————淮河——(粮草) 4月22日,朱棣驻扎在汴河以南的齐眉山。这是拦截失败以后,也追到了河之南。 双方在山里再次爆发了大战,从12点打到黄昏。亦未分出胜负,只能各回各家,各找各妈。4月23日,趁着大雾,何 福他们立刻逃跑,他们想快点跑去吃饭。可是雾气令他们丧失了方向,竟是绕着山脚打转。 中午雾散了,朱棣追击,追了10里路不到,抓到了何福的小尾巴。何福:阴魂不散啊大哥? 连忙挖掘壕沟自守。 如此,尬住了。】 朱允蚊听到这里,实在忍不住了。 他觉得这何福,比那李景隆强上太多了,于是扼腕道: “这雾来得倒是好,可怎么就迷路了呢?若是没有迷路,不就成功撤……成功吃到了饭了吗?" 撤退还是不好听,吃饭最重要! 【7、 壕沟战+铁丝网,一种刻入一战骨子里的绞肉机大杀器,直到德军舍弃步坦协同,采用闪电战才改变了这种有利防守方的打法。】 朱棣诧异道: “原来这么大的坦克,也需要的步兵的配合吗?” 朱元璋不满道: “什么兵种都有缺点,你忘了那坦克没油开不了了吗?怎么不需要步兵配合。你这是被它迷了眼!" 朱棣讪讪: "……前面不是一直在强调机动性嘛……而且这句话的意思好像也是纯坦克比步坦协同好。" 他咳嗽了一声: "我就好奇那闪电战,听着名字与我的千里大突袭很像。" 【何福他们当然是不可能一夜挖出一个马奇诺防线,但是冷兵器时代的壕沟也没那么好打。南北朝时期,北齐后主VS北周曾在平阳城爆发了一场战役。 彼时,平阳城南挖掘了一条壕沟。北齐于壕沟之北,北周于壕沟之南,双方相持不决,从早晨一直罚站到下午3-5点。 破局的关键在北齐昏庸无道的皇帝听幸身边小人,认为我是天子,怎么能守堑示弱?遂令北齐军主动填平了壕沟,向南攻去。 北周听到大喜!哪儿来的傻逼。 打啊打啊,傻逼北齐后主又仿照淝水之战佯退招数,把自己整无了。】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啦! 朱横洋洋得意: "北齐后主高纬嘛!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虽然这首诗是李商隐写的,但大家还是觉得朱横那堂而皇之念出来的样子,实在是有辱斯文。 郁新忍不住指出:“这两件事并不发生在 前后。只是诗人为了表达后主的荒唐,才把它们放在接近的时间下。" 虽然有了文化、但并没有完全有文化的朱横: "……" 【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证明,一条好的壕沟,真的有极妙的罚站小技巧。朱棣和何福就夜夜对着壕沟罚站。他们都怕对方晚上偷袭自己。朱棣的办法是让士兵不睡,拿着戟列队为门。 何福的办法是不睡,带着大家土木作业挖深沟。第二天天一亮,丢弃深沟跑路。相较而言,何福的法子更费人,但其实双方都在比拼意志力和忍耐饥饿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