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老师(4 / 4)

沈春雨点点头:“其实那个是工程控制论方面的一篇论文,我后面再回过头去看的时候,就觉得我当时提出来的很多东西都非常的幼稚,但是老师在指导我这篇论文的时候,完全没有提出来这方面的问题,老师对我的很多想法进行了肯定,我当时是得到了很大的鼓励的。”

然后沈春雨就对自己的论文内容,包括自己后来对于这篇论文各方面的看法进行了讲述。

在这个过程当中,这位学部委员一直非常耐心的听沈春雨讲她的论文内容,然后等她讲完之后,才对这个内容进行的评价。

沈春雨几乎连第一点都没有听完,就能够马上确定,这就是这个世界里的老师。

“这样看来,其实你之后虽然没有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了,但并不代表你的水平没有提升啊,一方面你在非常好的进行自己主要领域的研究之外,对于过程中争论方面的理解也在逐渐加深。”

“按照你现在的水平,出去教学生那也是足够的。”

“我还没有跟你自我介绍吧。我姓齐,现在用的比较多的是回国之后改的名字,齐荣昌。”

沈春雨立刻改了口。

“齐老师。”

齐荣昌对沈春雨的这种叫法,基本上也默认了。

毕竟沈春雨所提出来的内容,其实就是由他进行提出的,他想不到还有谁会在这方面对一个学生进行指导了。

而且吧,更多的时间也不应该用在探讨两个世界人物的相似性上面,沈春雨刚才专心致志在完成的这份资料,他就非常的感兴趣。

与其让面前的这个小朋友情绪更加的激动,不如缓和一下,干脆聊一聊她刚才正在准备的这份资料。

“ 我刚才看了一下你正在誊抄的这份资料,我发现当中的这个图纸和国外正在商业化的个人计算机这个产品有些类似这个是之后的产品吗?”

沈春雨点点头。

“能给我讲一讲你那时候的计算机大概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了吗?那我们国家的计算机水平又怎么样呢?”

聊技术沈春雨就不迷茫了,当即对后续的计算机各方面的发展进行了一个详细的介绍。

听完沈春雨所有的介绍之后,齐荣昌也是若有所思。

“果然科技的发展总是会超出人们的预料啊。”

“我们没有抓住相关的机遇,后续的追赶也是有些累,辛苦你们这些孩子了。”

“你这个产品现在是要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吗?但是从图纸上来看,现在国内想要生产这个产品,技术水平上还是有一定的欠缺吧。”

沈春雨点点头。

“按照现在国内工业的水平,那肯定是没有办法进行生产的,所以我准备脚踏实地一点,从工业母机开始,生产出相应的设备,然后对材料的冶炼以及各方面都从头开始,直至完成一个完成的产业链。”

“在我们拥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之后,除了生产这个产品之外,上下游的零件以及其他的材料或者机械都可以用于其他产物,那对于我们的创收是非常有好处的。”

“就是一开始的母机生产可能稍微有点问题,额,应该需要一些能力强的工人来手工打造。”

对于完整产业链的重要性,齐荣昌根本就不需要沈春雨进行解释,他非常清楚,如果这一个产品能够完全实现国产的话,会带来多么大的优势。

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以现代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化肥来举例,他看似是一个服务于第一产业农业的产品,但是如果你想要生产低成本的高质量的化肥,其中的科技含量就非常的高了。

在我们突破技术壁垒之前,是通过各种小的化肥厂来用数量来减轻生产压力,等到我们解决了这方面的技术问题,能够大规模生产之后,这些小的化肥厂自然而然就倒闭了。

当然我们突破的有些太过在大非方面,因为原材料是空气中随处可见的氮气,所以产能有点过剩,只能谋求向外出口。

以氮肥为例,生产过程当中重点技术的突破也可以用在深海潜艇以及航空航天上。

所以没办法生产高质量低成本化肥,看似是没办法生产化肥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高精尖的问题。

而非常明显的例子是我们在突破了这方面的问题之后,我们的深海潜艇技术随之也突破了7000的大关。

虽然齐荣昌对于沈春雨所拿出来的这个个人计算机产品,所涉及到的上下游生产链,具体能够影响哪些方面暂时没有一个非常具体的判断,但是这个产品能够量产以后所能应用的方向,这时候他已经有了构想。

他相信,解决了这个产品的生产,给国内工业带来的提升一定是方方面面的。

远的不说,就说这个工业母机的问题,造出来之后真的能解决国内很多国营企业面临的困境。

今年确实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份资料能救很多企业的命。

为了推行国策,首长们承受着巨大压力,基层工作者们都很迷茫,老百姓们更是摸不着头脑。

这时候,如果能有一个拳头产品出现,创收创汇,就是一针巨大的强心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