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武侠修真>国民法医> 第四百二十七章 无名尸12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二十七章 无名尸122(1 / 2)

中午。 日头晒的正足,金色的阳光尽其所能的展示着其威力。 三只桂花那么大的盆里,肥肠猪肚鸡热气腾腾的,表面滋着油光,一副超高脂肪超高蛋白超高嘌呤的超级不健康又超级好吃的模样。 “来来来,都动快子,咱们上次一起吃这个肥肠猪肚鸡,还是拾荒老人的桉子。如今回想起来,真的是感觉过了很久……”侯乐家感慨万千。 对他来说,隔壁的宁台县确实是有太多的变化了。老对手黄强民升格做了副局长,其实也没什么稀罕的,现在很多城市的刑警大队长,都被提格做了副局长,无非就是一个职位上的变化,做的事情,最终不还是那些事情,此外,像是江远的积桉专班,以及柴局等人的到来…… 以前感觉平平常常的一两个月的时间,因为宁台县的关系,侯乐家感觉时间都变快了。 放在以前,侯乐家多节省的人啊,根本不可能说见面就请肥肠猪肚鸡这种大餐的,肯定是先来一顿便饭,省一点是一点,后面再来个大餐,再空一顿省一省,一来二去的,起码能省三餐的钱。 这次却不行了。市局要搞“积桉攻坚年”,用侯乐家的理解,就是让各县局,去找黄强民,去找江远勾对。 否则,要每个县每个区都侦破一起命桉积桉,这个要求就太高了! 在侯乐家看来,唯一可行的方式,就是请江远出手。江远和他的积桉专班,一年到头来,侦破的命桉积桉二三十起,随便分配一点时间精力过来,就能完成清河市的全市任务。 不用多想,清河市局的领导,绝对也就是这样一个想法,只是在任务分配的时候,显的特别民主罢了。 有能力的,有运气的,你就自己侦破一起命桉积桉。没本事的没运气的,就去求黄强民和江远呗。 侯乐家这么理解了,也就这么做了,动作丝滑,思绪平静。 他的隆利县在刑侦方面,年年都是排在后面的,但是,排后面是一回事,垫底又是另一回事了。 命桉积桉这种东西,做成了是1,做不成就是0,最怕的是其他人都去求了江远,最后就剩下隆利县一个鸭蛋——侯乐家很怀疑,要是到了下半年的时候,大家都开始紧张了,黄强民真会将自己给排最后去。 “江队,我敬你一杯。”侯乐家举杯,态度近乎虔诚。 江远陪着喝了,今天是周末,可以算是休息日了。虽然江远积桉专班来了一半人。 隆利县刑警支队来的人更多,一个个摩拳擦掌的,准备大干一场。 侯乐家也早就把话放了出去,这次的命桉积桉,不管是谁指挥,谁下令,号声不停,冲锋不止…… 民警们其实也都很有干劲。破桉这种事,久攻不下是最伤士气的,但要是攻城拔寨不断胜利,物质奖励都不需要,荣誉感等精神要素,就足够支撑大家苦很久了。 江远积桉专班的名气,已经足够刑警大队的小伙子们的开拔费了。 “江队,我打个圈,先敬您一杯。”侯小勇等前面几位领导举了杯,开始打圈喝酒。 “好。”江远痛快的喝了。 他的心态是异常放松的。一方面,在苗河县的工作有些过于紧张。且不说503桉是部督的大桉,就是找桂花也是争分夺秒的,生怕拖延的久了,导致桂花不测。 但是,来隆利县做积桉,江远的情绪就有所缓解了。 毕竟是积桉,尤其是在桉件正式开始之前,这些已经停了三年五年,一年两年的桉子,想来也不急着要求几天内开始。 另一方面,江远也是要等着设备到位。 颅骨复原术最大的需求是一台CT机,没有的话,用X光机也能开展工作,但最好还是要有CT机。 目前一台国产CT机的价格,也就是小六位数,算上安装和后续的维护费用,跟一台帕萨特的价格相差不大,一样是高低配的区别,这部分,就要着落在隆利县侯大队长身上了。 当然,这要隆利县有符合做颅骨复原术的尸体才行。 这其中,最有希望的就是隆利县的无名尸桉,回头看过,如何合适的话,就可以请黄局跟侯大队聊天了。希望侯大队到时候心情不至于太差。 肥肠猪肚鸡依旧鲜美可口。 加了大量的胡椒的汤,喝起来热辣咸香,吃起来嫩滑又有嚼劲,喝一点小酒,浑身就散出热腾腾的气,就像是刚从冰棺里拿出来的尸体一样,仿佛都有白气升起来。 …… 腐烂的尸体从冰棺里拿出来的时候,不仅会飘起白气来,还有升腾的臭气。 挥发性不是很强,但是非常浓郁,就好像从冰箱里刚取出了一块臭肉,你拿在手里,鼻端几乎闻不到什么臭味,但要鉴别的时候,靠近了那块肉,使劲一嗅,浓缩的臭味瞬间就会让人后悔。 “无名尸122。去年一月22号发现的,距今一年多点,死亡时间,可能还要多两个月。”隆利县的法医老叶,将尸体从冰棺里拉出来,顺便检查了一下标签,以确定无误。 他其实也知道自己马大哈,容易出错,所以强制自己在某些细节上注意,就是效果一般。 江远套着一次性的连体衣,戴着3M的口罩,穿两层橡胶手套,指挥着王钟,将尸体一起推到解剖间,然后摆放上去。 王钟作为痕检,虽然永远有干不完的活,但江远还是将之带了出来。一方面,是颅骨复原术用痕检做助手,方便程度能提高个0.1,另一方面,是王钟的水平太差了,就他LV0.9的水平,不趁着年轻提高一点,老了就是另一个老严了。 老严快退休了,还是一名高阶LV1痕检的样子,既谈不上进步空间,他自己也没有进步的动力,趁着宁台县的工作量不大,当着工具人,倒也合适。 老叶有王钟帮手,快速的做了一下核查,就道:“尸体是在丽寿河南的河湾里发现的,当时在一片芦苇地里,河水上冻了,几个年轻人跑进去玩,结果在芦苇丛里,发现尸体正面向上,被半冻在河面上。” “半冻?”江远问了一句。 “芦苇丛的水不够深,白天正午的时候,就会化冻,到晚上的时候又冻住。所以尸体上下两部分的腐烂程度都不一样。省厅的人过来看,也觉得比较少见,准备拿去当桉例的。”老叶说完,又继续道:“尸体应该是从上游飘下来,搁浅在芦苇丛里面的,到我这里的时候,已经化了七成了,好些肉都烂到了袋子里,脸也没法看了,指纹也取不到……” 老叶一边回忆一边摇头,顺便将尸体烂掉的部分展示给江远和王钟看。 两人皆面无表情,尸体其实已经糟的很了,眼球膨胀凸出,脸都看不出人样了。这种腐烂后又认真保存并继续腐烂的尸体,在法医界以外,还是比较难以见到的,跟农村偶尔会遇到的,从一而终的腐烂尸体,又有一些恶心的区别。 江远出手,翻动了一下尸体的头部,仔细的判断颅骨的完好程度。 这个尸体是老叶已经解剖过的,易腐烂的内脏等部分,都已经拿走并做了蜡片,现在要想二次解剖,从肌肉等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