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清澈见底的水也变成竹料的淡青色。老者再次出现,只是他这次手中拿着一个奇怪的帘子。老者拿着帘子在浆液中左右晃荡,不过一会儿那淡青色的水便均匀地铺在帘子上,均匀且平整。 老者把竹帘倒扣在一块板上,再压上板。汁液顺着边缝往下流。 不知压了多久,老者把这些竹浆凝结而成的纸——撕下来放在一个大土墙上,看墙缝隙中散发出来的热气,就能发现那墙壁是多烫人。 不到一个时辰,一张五六岁小童般大的纸被撕了下来。 纸成了。 “浸泡百天,还有经过那么多工序,这制纸不是一般的费时费人啊。”有人看着这些步骤感叹,没想到造纸也不简单。 【画商周时期就已经有记录的东西,甚至始皇陛下所在的秦朝也有竹简和绢帛可行记录之法。那为何后面出现的造纸术却能被称之为绝无仅有的四大发明之一?相信在做的各位都知道为什么。】 天下黔首很想说……他们真不知道…… 小儿拉住娘亲的袖子:“娘亲,其实刚刚仙幕所讲的那些孩儿都听得不太懂嘞,娘亲你知道吗?"小人儿其实不知道为何仙幕要教他们这个什么造纸术,他懵懂地看向娘亲,期待得到一个答案。 为娘的:“……”沉默,她应该怎么告诉她儿,她也不甚清楚…… 小人儿再看向父亲,清澈的眼中满是对答案的渴望。 为父的:"……"沉默,仙幕只说要教他们竹子的多种用法,还真没说为何要教他们这个。 所以仙幕讲的造纸术为何能被称之为四大发明?他们怎么知道?? 小人儿没有得到答案也不气馁,大眼睛继续盯着仙幕瞧,因为他知道仙幕一定不会无的放矢,一定会告诉他手中的这张白纸到底有什么用处的! 【《北堂书钞》记载了东汉人一件事。有一人想送书给好友,但贫不及素。 素为绢帛,意为本想送白帛抄书给好友,但家里贫穷买不起。 一位识字的人都 买不起的素帛,广大黔首更是没有能力买到绢帛。 秦汉时期,一匹绢帛约等于五百多斤的大米价格。细细算下来省吃俭用再辅之其他东西,黔首年都不敢说能吃到如此多的大米。】 五百斤大米,有黔首悄悄地伸出手指头算算。米啊,他们不吃糟糟就不错了怎么能够奢求有米可吃。 想到此,许多黔首垂首,仙幕一定没有想到他们买不起绢帛就算了,甚至,他们一年都吃不起五百斤的米。 【但东汉时期发明的造纸术却不然,它的出现让知识不再昂贵,或者说不会像竹简绢帛时代一般昂贵。它意味着知识可以从只能少数人拥有,变成天下人不说触手,但跳一跳总可及的存在。 《北堂书钞》中''贫不及素''后面还有一句话: “今送《许子》十卷,贫不及素,但以纸耳。”我本想用白帛抄书于你,但家里贫穷买不起帛,只好以纸代替。 东汉时纸初现,竹简、绢帛、纸三者并用,我们无从得知那时期的思想是否是“绢帛”比较尊贵,但可以我们可以知道,纸比绢帛,比竹简更加便捷实惠。 东汉蔡伦,请记住这个人,是他带来了造纸术。】 黔首们听得愣愣的,原来这造纸不是仙幕发明的,而是那未来之人蔡伦发明的啊。 【还记得我们讲秦末战争时期,黔首们高喊的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吗? 秦始皇时期包括秦末汉初,黔首若想与士族子弟探寻向上的途径,唯有军功爵制。凭借一身血肉之躯在混乱的战场上同人拼杀,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不知能否活到明日,即使侥幸存活下来,最后也是带着一身战场上磨来的伤痛度过余生 为何会有穷不过三代的说法? 因为穷过三代,更有可能的是,死绝了。】 仙幕里说的残忍,但天下人包括秦始皇都知道,他说的是真的。 黔首最后可能是就是一辈子都是黔首,就连想通过事功制,养士制进入士族阶级不能说机会没有,只能说……机会渺茫。 黔首一辈子都只会是黔首,泥地里翻食的人,一辈子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 享受? 不可能的。 /> 造纸术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它促成了知识的传播,它让书的价格变成底层黔首也能买得起的存在,不再是士族的特权。 它让底层黔首的晋升途径不再只有军功爵制,为科举制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性。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读书,成为了继军功之外的另一个晋升途径。 它不再需要青壮年在战场上厮杀获得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他让天下人皆拥有改变自身阶层的机会。只需少小勤学,只需萤窗万书。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想当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吗?】【2】 随着仙幕的话,仙幕中老者手中的纸张自动裁剪成同样的大小,合并在一起成为一本空白的册子。 【莫道百家误,诗书不负人。以百家之言取士,科举制大门为你而开。】 作者有话要说: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我总觉得新中国的读书制像是集百家之言,只要坚持,无论你是什么 家”,方向对了,坚持你就可以在这片天空下占据一席之地。我今天的内容提要本来想设立为——始皇总觉得这仙幕病得不轻。哈哈哈哈造纸术步骤来自天工开物,最后的标注2来自神童诗,一首觉得很激励人卷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