嚷的公子哥捋捋手臂:“你们说得我起鸡皮疙瘩了,发,发生什么事?”
李拈花与卜七相视一眼:
“当是……”
“结界。”卜七解释,“我们想是踏入了他人设下的结界。”
公子哥:“结界?什么结界?何时踏入?为什么没有任何感觉?”
“不管是何人设下的何种结界,定然不是好事。”李拈花将发呆的李如仙拉至身后,“大家小心。”
话音落后方传来一声尖叫,黑暗中伸出几支触手将站在最后的人拽走,李拈花与卜七最先动作,两人拔出背上的剑,飞扑过去,将半空出现的触手斩断。触手还未落地,就化作一阵黑烟。
“快,背靠背站到一起!”李拈花提醒。
不等众人动作,尖叫声再起,黑暗中又伸出三支触手,卷住三人的腰,将他们往不同方向拽去。李拈花与卜七各追一边,还有一边,她喊李如仙:“如仙!救人!”李如仙没反应,只好冲其他人,“干愣着干嘛?救人!”
被她这么一喝,余下的人如梦初醒,纷纷祭出佩剑,哪知紧要关头、临场对阵,个个掉链子,不是害怕得掐不出法诀,就是气机不稳御不起剑。有人剑飞出去再不见回来,有人剑飞出去一顿乱砍,更甚者,剑在半空歪七扭八一通乱飞,到头回来砍向自己人。
李拈花回头看一眼,忍不住骂:“你们是来戏耍的吗?平日个个嘴皮子不落后,让你们救人,个个脚迈不上前!”
就算她骂,余下的人脚依然钉在地上,打定主意绝不上前,绝不靠近妖物。
眼见那人被越拉越远,即将没入黑暗,李拈花心急如焚,加快扑向眼前目标的速度,心下却忧,不知救得这个,还能不能赶得及救那个。
待她砍断触手,匆忙转身,两道黑影挡住去路,手里的斧子重重劈下,留下两道银光。李拈花举剑格挡,余光瞥见黑影后方,李如仙动了,飞燕似的掠过去,将几乎被黑暗吞噬的人救下。
她放下心,专心对付眼前两个,这才看清,挡住去路的不是人,却也不似妖,倒似两只鬼兵。白色骷髅架里面黑气蒸腾,骷髅空洞的眼中透出红光,身披破烂铠甲,仿佛刚从惨烈的战场退下。
李拈花气机迸出,将鬼兵弹开,自己趁势后跃,剑离手,她略微一顿。
天道宫的授课节奏很快,这些日子,她全副心思都用来修行,每天不是在明心堂听大课,就是泡在千卷阁,晚上回去打坐。天道宫虽然分派了福地,但现下以大课为主,听师兄师姐们说,天道宫历来如此,先将道法、丹药知识一股脑传授了,然后会给新弟子三年的静修期,三年后出关,仙师再根据各人进展,答疑解惑,传授新知识,而后再三年静修。如此往复,其间夹杂炼器、炼丹。
此法坏处是旷日持久、甚废时日,师徒定下便难以变动,因为修仙不比其他,稍出岔子就有可能走火入魔、万劫不复,所以要求仙师精准掌握自家弟子的修行状况,中途难以假手他人。好处也显而易见,修仙极重个人天赋、灵性,不到中期往往便能拉开很大差距,因材施教就显得十分必要,相较其他法子,优势甚大。
仙师曾教导众人,术这一层面,相较法与道更具灵活性,众人可在此阶段,修出自己喜爱、具有各人特点的术,使其呈现与众不同的样子,好比各仙门的术法呈现也各具特点。
当然,此非必要,李如仙的仙师就古板、严肃得多,不允许他们修得花里胡哨,曰:“道为本,术为末,将心思花在术上,岂非舍本逐末?我等修行人不屑为之。”
李如仙告诉她时,她几乎能想象那位仙师憎恶、鄙夷的神情。对此,她倒更喜欢自家仙师,横竖不过是呈现的东西,殊途同归,何必搞得像灭绝师太?有趣一点、多彩一点,何妨?但她是绝不敢到李如仙的仙师面前去说。
说到术与呈现,她在千卷阁特意留心过,因为一早有将所学与自家春景剑法相融的想法。就她所知,大师皆自成一派,无一例外,照葫芦画瓢,可成不了真正的高人。
她的双手自身前交叉、分开,悬浮的剑按照心意,化作两柄,她心喜,剑尖对准两只鬼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