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优质的资源,霍氏当然愿意提供给更努力的学生。
这也是为了保障霍氏的利益,努力、优秀的学生肯定比懒惰的学生能为霍氏提供更多的价值。
至于学校的专业性你不必担忧,学校里除了职业教育,还有高中文化教育,如果有需求的学生甚至可以在高二升高三时,从职业教育转到高考班冲刺班学习,以应对高考。
霍氏非常支持学生再教育。学生入学前,想要去普高读书,霍氏无条件放人,并且不以违约处理。
入学三年后,想要继续高等教育的学生,可以解约,前提是要有大学录取通知书和就学记录。但要把霍氏这三年为他们花费的钱和资源折算成钱,一并归还给霍氏,只需承担学费生活费的10%作为违约金。
当然,他们也可以选择继续续约,签订合同约定高等教育(仅限大专或大学)毕业后入职,前提是他学习的技能还在,能满足工作需求,若是此时反悔或者不能达到工作要求,就以违约处置,需要付出合同要求的10倍违约金。”
这点苏禾真没有意见。能反悔一次,是对学生继续教育需求的保障,再次反悔,便是拿人家当傻子。但显然,能做到那么大的企业不可能有笨蛋。
“至于学费和生活费,学费打入学校账号,生活费打入个人账号,都是一年一拨。生活费根据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一半来发放。若觉得生活费不够,可以申请更高水平的。相应的,在职年限也会增加。”
现在全国各地最低工资标准基本是两千,一半就是一千。一个月一千的生活费,不说很多,但足够一个学生生活地很好了。
“毕业后的薪资、工作环境、晋升渠道,和普通社招人员并无区别。他们的定向培养身份,除了学生本人,以及人事知道,普通职工和他的上层领导都不会知道,所以不用担心他们的领导会拿捏这一点来压迫他们。
当然,若真遇到职场打压,或者性骚扰这样的违法事件,可以申诉,或者报警。情况核实后,他选择留任或者离职,霍氏都不会阻拦,且不以违约处理。
至于你说的重病、失去工作能力,这属于不可抗力因素,不算学生违约,也不会要求他们返还钱财。这点可以写在合同中。
就职期满后,学生可以离职去其他公司工作。竞业限制则根据他的工作内容和国家规定来,霍氏不会盲目扩大,但也不会放弃保护自己的权利。”
“再回到指定技术上,这一点我倒是觉得学生最好根据霍氏的安排进行学习。因为那一定是霍氏旗下企业最紧迫最急需的技术工种,学业结束顺利入职的概率远胜其他。
不过你说得也有道理,有些工作或许就是不适合那个学生,怎么努力都学不会。这种情况下强求也没有意义。
那么就定一个期限,入学第一个学期内,学生在学习霍氏指定技术的同时可以了解其他技术。第二学期开学,则要确定未来两年半需要学习的技术工种。
此后若是再次反悔,改弦易张,又或者毕业时工作技能达不到公司要求,则以违约处理。
至于学制,三年学制与五年学制的课程编排以及教学进度和掌握的技术要领皆不一致,所以不能随意互换。若有需求,提出申请,经学校、老师评估后,确认学习进度合格,才能转换。”
苏禾真点了点头,这些都很合理。
但还有一个问题。
“多谢霍总的解答。”苏禾真盖上瓶盖,继续道,“对于您刚刚提到的:毕业时工作技能达不到公司要求,则以违约处理。这点我存在异议。”
“众所周知,我们国内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还很低。这段时间我也看了很多关于职业教育的书,也咨询了一些专业人士。
职业教育最大的特点是要和产业对接,靠的主要是校企结合。这样学生所学才能真正的运用上,企业也能招到合适的人才。
据我所知德国在这方面最好,他们的职业教育以双元制闻名,学校为一元,企业为一元,课堂学习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且以企业为主导。
比如德国有一款闻名全球的打印机企业,其每出一款产品都会先送到学校,后者会设计相应的衔接和过度。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真正地适应企业的需求。而且学生的培养,也多是由商会和企业承担。
但国内不同,国内职业教育职责主要在学校,校企之间是存在一些差异和矛盾的。即便是最顶尖的职业学校也存在这个问题。
三五年的时间太短,学生很难学到精深的知识,难以应对企业的需求。
比如公司需要的是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如开发人员,而三年的职校学习想要培养一个优秀的开发人员几乎是不可能的。
另一方面,企业可能需要很多基础线的工人,对技术和专业需求不高,却很辛苦。而学生经过学习后,是不会满足于做这样重复单调又辛苦且还缺乏职业晋升空间的职业。
所以如果这个计划能真正实行,霍氏或许需要承担更多的主导作用。
由企业推出一套岗位技能的能力标准,建立课程体系,学校与之合作,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企业用人的岗位标准。
这样一来,霍氏需要做的便不只是简单的我出钱,学生出人,职校出技术的三点单线模式。它需要更深入地参与到职业教育的过程中。
这个过程定然需要耗费企业不少人力、时间还有资源,这必然会与企业追求效率、利润的做法相矛盾。”
“前面的问题都好解决,唯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是一个长期甚至是终身的过程。就算是职业教育,也不例外。”
霍百川沉思了一会儿,道:“你说的也有道理。因国内职业教育发展程度,学生学习的技能和企业的需求的确会存在一些差异。这个问题也是公司和职校也一直在想办法解决。我们会成立专门的部门,针对这个部分设计相应的标准和课程。”
苏禾真点了点头:“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我相信霍氏和职校考虑得肯定会比我深。
现在只差最后一个问题——我想知道,学生毕业后,可以参加工作时,这项技术工种,霍氏已经招满了人,不缺人了,又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