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过去五天,村里家家户户都开始晒麦子碾麦子,汤二虎因着有大骡子帮忙,连拽着大石磙碾压麦穗的都省了。 他只需拉着套绳在前方引导方向,大骡子不费的拉石磙,一圈圈在铺满了麦穗杆的晒地上哒哒走。 “爹~”汤阳欢快的跑过去,手里举着大竹筒,“爹,喝水!” 汤二虎满脸欣慰,粗糙的大手在小儿子脸上摸摸,打开竹筒盖子喝了口水,问他:“你阿姐呢?” “阿姐缝衣服呢,她说趁着太阳好把家里衣服都拿出来晒晒,天越来越热该换些轻薄的料子穿。” 汤阳他爹拉着大骡子一圈圈的走,觉得挺有趣,就说自己也要试试。 “试吧,等攒了银子咱家买牛,能帮着干不少活。”汤二虎把手里的套绳给他,“拉住了,你要是没它就不跟你走了。” 汤阳点,乐呵呵的拉着大骡子走,嘴里还嘀咕道:“你好好干活,等下我给你吃果子!我去给阿哥送小鱼小虾的时候,阿哥给我的果子,我吃了半个,剩下半个给你吃!” 大骡子嚯嚯两声,甩了下大尾巴。 汤阳美滋滋的拉骡子干活,汤二虎在后边喝水,然后开始筛麦粒。 汤丽在屋檐下做针线活,她缝的针脚细密,将旧衣服拆拆补补,给汤阳凑出来一件五颜六色的背心。 “阿阳,你一会儿试试大小。” “知道啦!” 汤丽把针线筐收起来,又去后院喂鸡喂猪,喂完洗了手在菜地里砍了棵白菜,“爹,天太热了,我拌个白菜吃捞饭吧!” “行,再拽些菜蘸酱吃。”汤二虎点点应了声。 汤丽手中一共捏着百十来个铜板,她和汤阳帮阿哥卖串串得的,她现在每天忙得事情多,不过会抽空编七八个草编的小玩意让汤阳拿出去卖,也算是有个进项。 存着鸡蛋的坛子里摸出两个蛋,一会儿炸酱的时候放里,如果单独给爹和阿阳煮蛋吃,他俩肯不乐意。 之前就有一次,她爹在地里干活累得不行就想着每天给煮个蛋,弟弟也是正在长身体的时候,明显饭量都大了不少,可因为家中银钱都被娘拿走,哪怕手里捏着百十个铜板也不敢花,所以家中吃的就比较素,她就想给弟弟也煮个蛋。 接过两个蛋煮出来,爹分给她一半,弟弟也分给她一半,最后两个蛋三个吃,她成了吃的最多的那个。 就那天,汤丽晚上回到自己房间捂着脸哭了好久,她必须把家支撑起来,不能再让爹担心,也不能让弟弟过得不好。 “阿姐!你想啥呢,锅都烧冒烟了!”汤阳伸手推她一下。 汤丽回神,赶紧把手里的鸡蛋打进锅里,刺啦一声。 “帮我盛碗酱过来。”汤丽转对他说道:“再拽两根大葱。” 汤阳哦了声,拿碗盛酱,又跑去拽大葱。 汤丽大葱炒蛋加大酱,切萝卜片用水烫一下,萝卜更甜不会那么呛辣。 “爹,我明儿一早去买块肉,”她汤二虎,“这两天你和阿阳干那么多活,一点儿荤腥不吃不行。” 汤二虎点,“行,那你拿把钱垫上,等粮食卖出去我再给你。” 汤丽夹白菜丝的手一顿,扭问他:“爹你不打算让我管钱啊?” 汤二虎叹了口,咬了口手里的大馒,配上一口萝卜蘸鸡蛋酱,无奈道:“我是想让你管,可你大哥上学堂也得用钱,这些粮留下自家吃的,给你阿哥那边送去些,卖出去的也没多少,到时候拿到了银子,给你一半留着家里平常花销,剩下一半给你大哥存着,多了少了就这些,他爱要不要吧。” 汤丽听完没说话。 汤阳撇撇嘴嘀咕了句:“他哪会不要,他跟娘一样最喜欢银子。” 汤二虎撇他一眼,倒是没训他。 汤阳说完突然想起来阿哥曾经让他也念书的事,以前没觉得这事儿能行,但是现在却觉得,或许可以试试。 他偷偷抬眼了爹的脸色,试探着问道:“爹,你觉得我聪明补?” 汤丽不解的他。 汤二虎也抬,“啥意思?你挺聪明的,干活也有劲儿,咋,想跟我学种地?” 汤阳吞了下口水,斟酌着说道:“阿哥说,等过完会给小西哥哥找个老秀才他读书,问我想不想跟着学。” 他说完,又了下当爹的脸色,“嗯,就,我还挺想学一下的。” 汤二虎沉默了。 中汉子拿着馒默不作声啃了好几口,才在小儿子忐忑的目光下点了,“行,那你到时候也过去跟着学学,要是学的好,你……”他吐出口,“你也去县里的学堂念书。” 汤丽张了张嘴,想说去县里念书花的钱太多了,可又想到如果弟弟能读书,也是件很好的事情,她没说话。 汤阳却又犹豫了。 “爹,你想我读书?” 汤二虎盛了碗稀粥,喝了两口后才点点,“嗯。” “可咱家没那么多银子。”汤阳清楚,如果他和大哥都读书,家里一卖粮食得的银子恐怕都不够,供一个读书都费劲,别说供两个了。 汤二虎沉声道:“你别管那么多,你要是的能学好,能考个童生,我砸锅卖铁也供你读书。” 汤阳感动的泪眼汪汪,到底摇摇,“不了,我不读了,跟爹学种地。” 汤丽抿了下嘴唇,说道:“阿阳,你要是想读书就试试,认了字也挺好,以后如果不想种地可以去镇上或者县里找活干,会认字的总比干苦活的赚得多。” 汤阳想了想后点,“阿姐你说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