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人精心练习的演出,这简直是翻了十倍的报复。”
“先不管是谁做的了,”闵初捏着手机,点开论坛里的视频,“这是新帖子,对方居然弄到了排练的录像。”
“这都准备好了,”闵初的语气中不乏讽刺,“可见费了不少功夫做安排。”
那段视频,是把手机平放在桌面上拍摄出来的。镜头里是琴房的天花板,米黄色的吸音墙闵初很是熟悉,是实打实的排练录像无疑。
“难道下次,还要给你的古筝安装一个摄像头么。”张冉掐着眉心,一边看手机,“这一天天的,都是什么破事。”
随着这条帖子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质疑的声音渐渐在评论区占了上风。见状,不少同班同学赶来支持闵初。
“楼主你凭什么说她是擅自改谱?”
“看你那录像,连个人影都没有,谁知道音频是不是配上去的?”
“就是。《克罗地亚狂想曲》本身就是变奏曲,初神弹一段变奏的前奏,难道不正合适吗?”
“不信谣,不传谣,从我做起[微笑]”
看着评论的风向转变,张冉稍稍松了一口气,“小初你看,大家都是支持你的。”
闵初的心情并没有变轻松,“但是没有用。”
“为什么没用?”张冉不解。
闵初看了眼时间,“因为……他们的反驳站不住脚。”
张冉后知后觉的意识到,多数维护闵初的声音都在说闵初没有擅自改谱,可闵初确确实实是改了一段乐谱的。
紧接着,如闵初所料的一般,论坛中又出现了后续:
[改谱这件事情,是绿茶姐自己承认的。]
楼主粘上了一段视频,正是新鲜出炉的后台采访。闵初在采访中,被问到了这件“意外情况”。
“看见了没,绿茶姐自己承认这是意外了呢[呕吐]”
“而且还说得如此含糊,不是心虚是什么呢[呕吐]”
闵初被这句话气笑了,“难道我要在采访的时候,说我的古筝被人乱动了么?”
她本是打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哪知道一时的含糊就引得了如此后果。
闵初没看视频,以为里面只有自己的采访,却发现后面还有一段。
那是另外两位表演者的采访,闵初当时不在场,对此也完全不知情。
“她们两个的声音,听着有些耳熟,”张冉支着脑袋,“我总觉得,自己以前在哪听见过。”
“是吗?”闵初最近打交道的人太多了,倒记不住什么声音。
校记者问,“本次乐曲串烧,对许多曲目进行了整合。在表演过程中,你最感到惊喜的是哪首曲子?”
两人对视一眼。
一人回答,“我觉得是第一首曲子——《克罗地亚狂想曲》。”
另一人接话,“我也这么觉得。”
“闵初同学带来了一段以前从未听到过的、焕然一新的前奏。”
“是啊,我演出的时候都吃了一惊。”
“为什么这么说?”记者不解。
“因为,”一人捋了捋头发,“这段前奏,和我们之前排演的完全不同。”
“想来是闵初同学的临场发挥,”另一人道,“着实是给了我们不小的惊喜。”
记者听到这里就有些尴尬,连忙转移话题打圆场,“说到民乐的表演,优质的服化也起了不小的加分作用。二位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今晚的着装风格吗?”
“……”
视频就截到这里,播放完毕后变成黑屏。
评论区越来越热闹,一条接着一条的回复,把这篇帖子的热度越顶越高。
“什么临场发挥,说白了就是擅自改谱吧[呕吐]”
“刚刚那些说她没改谱子的,打脸吗?”
“洗白啊,刚才那些嚷嚷的,你们怎么不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