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他婶子竟然连炕上的毛毡都没放过,掀起来的毛毡还是倾斜的,没放回原位。
他婶子能这么明目张胆的上门翻找东西,说明根本没害怕被发现,更不怕她和江童去质问,就算丢了东西也找不回来。
他小婶子能上门来肯定是找钱的,昨天她在姚奶奶家买了两只母鸡的事情传出去,徐芬趁她不在家,直接上门翻找。
她倒是庆幸早早将重要的东西放在空间里。
回想起今天的事情挺赶巧,回来的路上,感觉有人盯着她,在家就遇到徐芬,那盯着她的人一定就是江童他小叔。
她到现在都没见着江彪,只听陈二婆说,他给江童找媳妇,现在她这个媳妇已经在家了,却没见过这个做叔叔的。
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性,江彪从人贩子手中买的她。江彪现在肯定是害怕了,所以躲着她,也不敢告诉村里人她的真正来历,更加害怕她跑了。
所以江彪放任自己的婆娘徐芬上门挑衅,试探她的态度。
接下来的几天,宋宁开始尝试做蛋糕,和外出社交。
做蛋糕并没有很成功,打发鸡蛋清差点废掉她的手,废了不烧柴火,出锅的蛋糕并不是她想看到的。蛋糕软塌塌的,像气球没充起气一样。尝试了多次,蛋清打发的程度,放糖的多少,火候大小,蒸的时间长短,记录了一遍,做出来的口感、甜度、外观都不尽人意。
蛋糕她做失败了,但社交这一块她可没落下。
每天傍晚,她抱着小凳子坐在门前的大树旁,就有不少老太太聚过来聊天。她也了解了不少村子里的事情。
陈久村形成时间不到六十年,其中大部分都不是本土人,有一部分是为了避难躲在陈久村中的,就比如姚奶奶家,一部分是红乡村划分在这边的,例如,江童的江姓,还有徐姓。
村里基本分两派,本土一派,外地一派,这些基本是老人之间的斗争。
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挣钱,不想在村子里种地。一开始是姚奶奶家的儿子和村里的两个小伙子出去打工,到过年回来,满手提的礼品,村里其他人都眼红的不行,让姚家儿子带着出去干活。
刚出去的年轻人有的是干劲,也有没坚持下来的,就跑回家了。但家里哪能行,跑回来多丢脸,非要比一比自己儿子的能力,又把儿子送出去。
再过到过年时,家家户户的儿子都回来了,往家里交了钱,老人都开心的合不拢嘴。
这时,村里胆子大的女娃子,不想盖头一蒙,拜堂成婚,在埋头种地,跑出村里去县城找工作,没想到事情也成了,虽然挣得钱没有男娃子多,但给家里交钱准是没错。大家也纷纷默认了姑娘家也能出去打工挣钱。
所以村里的人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小孩。老人不忍心把土地就这么撇下,再拿起农具干活,卖庄稼也能给家里添置些。
家里各个都挣着钱了,村里的气氛同样和睦起来,女孩都给交学费,在村子里上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