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不是知道吗,济塘一战,我们赢得可不容易。”
“知道。”章琅泉笑着说。
晚时的烛火倒在他眼中,意味不明:“磐石关的百姓都在传,济塘深陷苦战,是沈将军在某晚,孤身一人闯入槿兵之营,直接擒了贼人之首,破了困局,济塘才得以撕出一道挽救之口。”
他又举杯:“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沈将军,百姓都说这便是你。”
“不敢当。”
沈牧仪侧过身,走至案几前面,走过章琅泉,他背对着章琅泉定站在那:“只不过,原本在济塘,不应该这么困难的。”
“沧州有前车之鉴在,我们早就加派了岽慕军过去,一场轻而易举的胜仗被磋磨成了这样,章县令猜,是为何?”
他恍如周身有股气压,章琅泉闲笑的动作一顿,接话道:“下官不懂这些往来,斗胆猜测一番,难道……是混入了内应?”
沈牧仪微侧过目光,像是要看清这人究竟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
不管他真假,沈牧仪都得借他之势散点消息出去:“有人将送往遥安的军报偷换了。”
“章县令,你应该知道这种事,一个人,定然是做不到的。”
好好说着内应的事,沈牧仪突然转了个话头:“磐石关风沙倒是比别的地方都大,我若没记错的话,章县令今年应该是四十有三?”
章琅泉笑着应承:“我这粗皮糙囊看上去,确实不像这年纪。”
“皇上很是关注济塘之事,县令若是能在其中帮上点忙,或许也不必苦守着风沙过日子了。”
沈牧仪又斟酒一杯,这回,他给章琅泉也洒上了。
“将军是想……?”
他看着杯中渐满的酒,躬身谢过,又问。
“七月廿日,城外西处五里左右,或许有贼人的踪迹,县令若是愿意,倒也可按照这线索去找找。”
章琅泉举着酒杯哈哈一笑:“自然。”
县令府里灯火通明,一群人推杯换盏,不曾留意到何时有个人在席上不见了踪影。
沈牧仪看着章琅泉飘飘然走向别的地方,他骨节分明的手将那杯酒送入口中,声音清冷得与这酒的温度无异。
他同曹荀说:“席散后,找人把来这里的人名单整理出来,记住,他们穿的什么颜色的衣服,也要一并记下来。”
酒盏落桌。
城外西处一二里,一个穿着暗褐色衣服的中年男人,鬼鬼祟祟地朝一个小竹屋走去。
“真是的,也不知道消息准不准确。”
男人身后略远处,有个青色衣裳的小姑娘背着包袱拿着罗盘,正朝着小竹屋的方向走,她盯着罗盘指的方向,半有怀疑地嘟囔了句。
沈牧仪和曹荀离开庙后,柳静姝又歇了一小会儿。
本以为离得不远,找起来也不费多少功夫,哪知道这罗盘忽上忽下地给她指方向,白白在一个地方绕来绕去了好久,搞了半天,月亮都上梢了,才摸着找了过来。
月光照着小路,她抬头打算看看是否能看见小竹屋,隐隐约约看见前方有个中年男子的身影。
她也没多想,跟着调试好了的罗盘走。
等等,怎么罗盘一直跟着前面的那个男人?
走了一小阵子,她忽然意识到,似乎这一路来,她都跟在那个人身后,柳静姝一顿,凭空生出一个荒唐的猜测。
难道,他就是池溯?
就在这停顿的功夫,前面的男人停住了脚步,柳静姝连忙下意识地,找了朵树丛躲起来。
她看见,男人转过身来,面庞因为距离过远看不清,但能感受到,他朝她这边的方向看过来。
柳静姝心虚地把自己埋进树丛,不成想却发出了一点沙沙声。
可男人却好像没听见这点动静,他转身往前面走去,柳静姝这才发现,原来再前面一点,就有一座竹屋。
看来没搞错,就算他不是池溯,也应该是跟池溯有关的人。
她这么想着,就看见男人开门进去了。
柳静姝跟着从树丛里出来,既然确定了这人跟池溯有关,她就想趁此上前,尽早打听点池溯的事。
但她没想过,或许那个人早就发现了她,只是,他在装作不知道。
人才刚钻出来,一个利器便飞出竹窗,破空而来。
没有半点武功的柳静姝,只听见右后方同样飞来一个东西,“铛”的一下击开从竹窗飞来的镖,银镖直直地落到她脚边的地上。
柳静姝后知后觉,慢半拍地,她摸上自己的脖子,那里还是完好如初,没有温热的血从中流出来。
差点,就被割穿了喉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