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夏,陈女士再婚了。
赵小棉接到陈女士电话时,电视里正播报着午间新闻。
窗外,乌云压城,狂风大作,不时有落叶被裹挟着飘向高空,打个璇儿,又渐渐落至地面,被雨水和尘土黏附着,在行人匆忙的脚步里碾碎成泥。
赵小棉想,陈女士那边的天气一定很好。
可是,她说不出恭喜。
挂了电话,她走到窗边,把仅剩的一条细缝儿关紧。
忽然间,电视画面闪了下后黑屏了。
赵小棉就近按了下阳台灯的开关,没亮。
停电了。
去奶奶房间时,老人家在睡觉。奶奶年纪大了,嗜睡,饭后总要眯一会儿。
赵小棉轻手轻脚地走到床边,刚躺下,老太太半眯着眼,“囡囡啊,外面风好大。”
赵小棉侧着身子,把奶奶身上的毯子往上拉了下,“没事儿的,奶奶,我把门窗都关好了。”
老太太低声咕隆着:“那就好那就好。”接着又睡了过去。
赵小棉闭上眼,没一会儿也睡着了。
只是这一觉睡得不大安稳,做了一堆光怪陆离的梦,梦里她回到了幼时的家,在青灰色的砖瓦房前,还站着赵海城和陈女士,有人举着相机在给他们拍照,快门“咔嚓”一响,周身忽然变得漆黑一片,赵海城和陈女士也不见了,就剩下她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原地,她一遍又一遍地哭喊着“爸,妈”,却无人应答,不知怎的,砖瓦房也开始坍塌,眼看房梁就要砸下来,她猛得惊醒,等看到熟悉的屋子时,呼了口气,抬头探了下额头,一手的汗。
她缓了下,翻了个身,奶奶已经不在卧室了,毯子叠得整整齐齐压在枕头下面。
她看了眼墙上的钟,已经三点多了,没想到睡了这么久,脑袋有些沉闷,她抬手按压了几下额头,又闭着眼躺了会儿,方才起身下床。
客厅里,奶奶正在和面,赵小棉走过去帮忙。
“来电了啊。”
“停电了?我起来时就有电的。”奶奶说着,又关切道:“怎么不多睡会儿?”
赵小棉笑了笑,“睡挺久了,再睡晚上就不困了。”
此时,外面风小了许多,地上一片狼藉。
奶奶看着窗外,叹了口气:“哎,这坏天气啊,多少庄稼糟蹋到地里去了。”
赵小棉揉着面团,沉默不言。
晚饭是芹菜肉馅儿的饺子,吃完饭,赵小棉洗好碗陪着老太太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是一部家庭伦理剧。
奶奶边看电视边和她聊天:“明天上学东西都收拾好了吧。”
“嗯,都装好了。”
“到了班里要和同学好好处啊,可不能闹矛盾的。”
“奶奶您放心,不会闹矛盾的。”
“哎,好孩子,要不是你爸爸,咱们囡囡现在也上大学了……”奶奶说着便红了眼眶,哽咽难言。
赵小棉轻轻拍着她的背,安抚道:“奶奶,没事的,晚一年咱也可以考个好大学的,到时带你去学校里转转,多拍几张照片,以后拿到你那几个好姐妹跟前炫耀去。”
老太太红着眼眶,拉着她的手,紧紧握住。
电视里正上演着一位父亲刚因病离世,尸骨未寒,几个儿子就因为遗产拳脚相向,实在是令人心寒。
老太太刚刚稳定一点的情绪,又被剧情牵动起来,一边擦着眼泪,一边骂着这几个儿子的不肖行径。
赵小棉依偎着奶奶,良久,轻声说:“我不怨爸爸的。”
老太太眼里闪着泪,握着她的手,声音有些颤:“好……好,咱不怨。”
两集的连续剧还没播完,老太太乏了,先回房间休息了。
随后,赵小棉关了电视,也回了自己房间。
今晚的天很黑,没有月亮,也没看见星星。
翌日。
赵小棉醒得很早,昨晚睡得不大好,半梦半醒的。
她揉了揉眼,起身出了房间,餐桌上已经摆好了清粥和小菜。
“奶奶,咱们不是说好了不用给我做早饭么,你怎么又起这么早啊!”
老太太笑着说:“今天你第一天去上学,奶奶想给你做。”
接着不等她说什么,又催促道:“你赶紧去洗漱吧。”
吃完早饭时间还很充裕,赵小棉又检查了遍书包,这才出门,走时还特意叮嘱奶奶让她晚上不用等她,别熬太晚。
老太太笑着应好。
小区里,主道路旁有棵碗口粗的垂柳被拦腰折断,临近的小车顶上被砸了一个大坑,车主站在一旁打着电话,神色焦躁。
大门口,门卫大叔端着保温杯在附近转悠,杯盖儿没扣,杯口往外冒着热气,他不时凑近吹两下,呷一口。
赵小棉走近了,朝他打了声招呼。
“叔叔,早啊。”
他笑眯眯地说:“去上学呀,路上注意安全啊。”
赵小棉笑着点了点头,一不留神,踩进一个积水坑,军绿色的帆布鞋上沾染了些污脏的泥水,鞋子里面也有些许湿意。
门卫大叔瞧见了,忙放下杯子走过来,“哎呦,你看看,刚说要多注意呢。”说着递给她一小卷纸巾,“要紧不,鞋子没湿吧。”
赵小棉接过纸巾,摇了摇头。
“没事的,谢谢叔叔。”
她走到旁边仔细擦拭,只是,泥点被纸巾晕染开后,鞋面上深一块浅一块的,更脏了。
她叹了口气,起身去丢脏纸巾,回头时,看见门卫大叔拿了把小笤帚在清理那个小坑里的积水。她站了会儿,从书包侧兜里摸出几块橘子味的硬糖,连带着剩余的纸巾,轻轻放在他保温杯旁边。
这次复学还算顺利,之前的班主任帮了很大的忙。
陈喜带的她们那届学生高考成绩不错,今年被学校委以重任,直接带毕业班。赵小棉这次复读,是以插班生的身份在他所带的班级借读。
她有段时间没来学校了,兴城一中还是老样子。
校门口“攀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