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秋才明白刘氏的话是何意,连忙改口称母妃。 “你看这就对了嘛……” 见孟明秋领会自己的意思,就是忍不住开怀大笑,既然是儿子看中的人,又对儿子的事业有帮助,她自然不会反对,此举也算是正式承认了她的身份。 “现在还不是时候,等时机到了,再让我儿给你补一个隆重的仪式!” 拉着孟明秋的手,刘氏耐心地对她说到。 “我知道的……” 孟明秋知道刘氏的意思,朱辅焕作为秦王府世子,自然不可能只有她一个女人。 而且以她的出身是可不可能作为正妃存在,这一点孟明秋一开始就已经知晓并接受,那么她只有等朱辅焕的正妃过门放才能正式进门。 “那就好……那就好……” 孟明秋明事理、不争,更让刘氏对其高看一眼,心里对她的喜欢又多了一分。 “父王、母亲,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进屋吧!” 虽说在世子府内做事的已经换成亲近之人,谁也不敢保证隔墙无耳,他们一家现在正在刀尖上起舞,自然要防着有心人。 “好,进屋!” 今日儿子归来,又得到一个明事理的好儿媳,刘氏脸上自始至终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今日我儿回来,娘亲亲自下厨做了一桌子好吃的为你接风洗尘!” 一边走,刘氏一边说到。 等来到饭堂,看着满满一桌子的美味佳肴,朱辅焕不禁胃口大开。 大家一一落座,朱辅焕在吃饭的时候将盘龙岭的情况向朱存极做了个简单的汇报。 “你独身在外,一点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若是觉得事不可为便从中抽身,这一点就要摆脱明秋你了!” 听完儿子的汇报,对于他说的那些朱存极也不懂,在他眼里只有朱辅焕的安危,因而将目光转向儿子身旁的孟明秋。 “对啊,焕儿现在所在的山寨是以前山贼的老巢,现在那些人还留在山寨中,人心叵测,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在暗中使坏,焕儿就拜托你了!” “请父王、母妃放心,只要儿媳在一天,就不会让人伤害相公半分!” 见公公看向自己,孟明秋连忙向他保证到。 “这便好……这便好……” 说着刘氏夹了一筷子菜肴放到孟明秋的碗里,“来,多吃点!” 放下筷子,刘氏越看孟明秋越觉得满意,暗道儿子这是走的什么运气,居然能找到这么好的媳妇。 “焕儿,你慢点吃,不够娘在为你做!” 看着朱辅焕吃饭的样子毫无形象可言,就好像几辈子没吃过山珍海味似的,刘氏就是一阵心疼! 明明一个月之前才从家里出去,再回来时就仿佛隔了一个世纪般,要知道以前这样的菜肴对他来说也只是随便吃几口而已,现在呢,那可真是做到了一点点都不浪费的程度! “够了够了……” 看着父母二人不断地为自己加菜,朱辅焕连忙说到。 他也知道自己的改变很大,以前吃饭多是细嚼慢咽,自从到了山寨后,为了赶时间,也因为饭菜不适合品尝,只能是用来填饱肚子,所以吃饭的速度就上来了。 如今回到家里,看着满桌的美味佳肴,一下子唤醒了他的味觉系统,直想大快朵颐、好好地慰劳慰劳自己的肚子,反正桌上的都是家人,用不着在意形象。 “父王,孙传庭最近都在做些什么?” 一边吃,朱辅焕一边问到。 “他前两天刚从潼关回来,这些天一直派人四处招兵买马、置办兵器甲胄,其本人要么是在总督府处理公务,要么是外出去那些士绅家里劝他们捐粮捐钱!” “这些天虽然他去过不少世家大族,所收获的银钱实在是少得可怜,谁都不肯将自己的钱从袋子里往外拿,即使他是孙传庭也不例外!” 说到这里朱辅焕叹了一口气,也不知道是在为孙传庭不值还是在为那些被其催捐的世家大族鸣不平。 “商人逐利,所有的人都一样,若是无利可图他们肯定会避之如虎!” 对于这点朱辅焕早有预料,不要说孙传庭,就是后来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崇祯皇帝为了筹集军饷,曾下令让文武百官、外戚勋贵和各个行业捐款。 是时规定捐三万两银子为上等,当然也不是白捐,像太康伯张国纪(明熹宗天启帝张皇后之父)输至二万,因此是“进爵为侯”。 但整体来说,不论是官员还是外戚亦,都是捐款极少,可谓是一个比一个演技好,为了少捐甚至于分文不捐,哭穷装穷手段层出不穷,最后只募捐了二十万两。 而讽刺的是李自成破城以后大搞追赃助饷,最后的追赃总数是7000万两,其中勋戚者占十分之三,内侍十分之三,文武百官与商贾人士各占十分之二,这还不算那些没有被发现的。 “这个消息是不幸的,同时对咱们来说又是幸运的!” 听到孙传庭募捐吃了不少闭门羹,朱辅焕心中的把握又多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