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自然是不用愁,可是咱们格物院才刚刚起步,公子您的给我们的任务多,人手确实有点捉襟见肘!” 没有隐瞒,宋应星将目前格物院所面临的困难向他说出。 原本他也想找机会跟朱辅焕说明,可他也知道现在山寨上下都在抓紧时间进行训练,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起事,他也不好向朱辅焕开口要人。 如今朱辅焕要他加快进度,为了不影响其他项目的进度他也只好将此事说出。 “这是我疏忽了!” 如今山寨在不断地向外扩张,人员也是越来越多,各类人员加起来已经达到两万五千人之多,唯独格物院里的学生没有增加。 挠了挠头,朱辅焕有些不好意思地看向宋应星,“宋先生你只管放手去做,回头我让刘秀调两百人来格物院听令,以后如果人手不够就找他要!” 朱辅焕知道格物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一旦格物院发展强大继而带来工业革命,会让大明走上一条繁荣富强的康庄大道! 而想要格物院发展壮大就不能吝啬,不管是人手配备还是资源的供应,只有这样格物院才能欣欣向荣、爆发出不一样的光彩! “属下遵命!” 朱辅焕对自己以及格物的重视让宋应星这里感动,直言自己遇到了伯乐。 虽然对方让他做的这些皆是为其造反做准备的,宋应星还是对其抱有感激之情,若非是他,自己一家现在也只够做到温饱,又何谈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除了水泥,其他的有没有进展?” 朱辅焕交给宋应星的不止水泥一事,现在水泥的成果他已经看到,自然想知道其他项目的进展。 “公子,其他的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请跟属下来……” 如今的格物院已不是刚开始那一个小小的院子,周边数间房屋都划归到格物院的范围之内,为了效率,每一个项目都放在不同的地方同时进行。 几人穿过院门,就听到里面的房间里传出非常有节奏的“嘎吱嘎吱”的声音,让朱辅焕一下就猜到里面正在发出响声的是什么东西。 “宋先生,里面是纺织机?” 一边向房间里走,朱辅焕一边向宋应星问到。 “回公子,里面确实是纺织机。” 领着两人往房间里走,宋应星向两人介绍到,“只是时间紧,即使有公子提供图纸也只做了一个样机,现在里面正在调试。” 推开门,朱辅焕便看到里面有几个人正在一架纺织机边上不停地忙碌,在房间的另外一边还摆放着一架还未完工的纺织机。 “公子你们看,这架纺织机经过多次更改设计,如今虽然能用一个纺轮带动八个纱锭,虽然效率提升,可是纺出来的纱比较细、易断!” 作为格物院的院长,格物院涉及的项目宋应星都有参与,对于每个项目出现的问题他都了如指掌。 在纺织这个项目中其实有三个项目,一个是纺线机,就是眼前这台正在运转的机器,另外两个则是织布机与一种名为缝纫机的新型机械。 三种机械中只有织布机是在如今使用的花楼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但是比较容易,如今已经在进行最后的收尾,不日即可正式推出。 而纺线机与缝纫机都是新事物,正在试验可以改进的地方,这间屋子存放的是纺线机,眼前这台是验证的样机,另外那台还没有组装完的则是最终要出的成品。 因为样机还在测试中,每发现一处问题都需要改进,因而那台成品一直处于装了拆拆了装的状态,不仅是纺线机是这样,缝纫机同样如此。 “虽然这台纺纱机已经组装好并投入生产中,可是这个问题一直没法解决……” 走近纺线机,宋应星拿起边上放着的一卷线轴,将上面卷着的纱线拉出展示给朱辅焕两人过目。 “这个好解决!” 对于宋应星提出的问题朱辅焕觉得这根本不是问题,因为他初步提供的纺纱机原型是珍妮纺纱机,这是一种依靠人力的机器,虽然能提高生产力,因为拉力小纺出纱线自然细小易断。 “公子有解决之法?” 见朱辅焕胸有成竹的样子,宋应星备受感染,多日来的郁闷也一扫而空,“还请公子不吝赐教,为属下解心中疑惑!” “宋先生,这台机器之所以生产的纱线细小,是因为使用的是人力,如果我们将带动纺轮的动力改为其他更为强劲的动力来源,这个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工业革命最主要的特征是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工场,而珍妮纺织机问世时使用的还是人力摇车,刚开始朱辅焕没有多想,只追求数量而忘了质量。 如今宋应星发现了这个问题,自然是要解决的,因此他便想到了另外一种机器,那就是比珍妮纺织机更加先进的卷轴纺纱机。 这种机器以水力为动力,不必用人操作,而且纺出的纱坚韧而结实,解决了生产纯棉布的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