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年纪大了返乡嫁人就靠做绣活谋生,养活了一大家子人。只是后来发生了一件大事。”
“什么事?”
“就因为跟人多说了几句话,他丈夫说她偷人,打她,说耳朵打坏了,听不清声音,舌头也被弄伤了,说不了话。”
叶枝吓了一大跳,“那官府不管吗?”
“报官了,官府管不了。”
“子女呢?她的年纪应该有子女吧?”
“有,怎么没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女儿们都出嫁了,管不了事,儿子都向着亲爹,让她不要闹了,嫌她丢人。”
“怎么会这样?”
“怎么不会?世上这样的事多了去了。王嬷嬷是大小姐的姑奶奶的,实在没办法,求到大小姐跟前,大小姐要到清河镇疗养,便把她带过来了。她开的绣坊,也是为了给王嬷嬷找点事情做,怕王嬷嬷心里不好受,就说是为了卖绣品。就这样,王嬷嬷为了报答大小姐,还是整日整日地做绣活,谁劝都不听。”
叶枝看向小环,“你怎么知道那么多?”
小姑娘看着年纪小小,怎么知道这么多?不是看她新来的,编话骗她玩吧?
小环人小,也不爱被质疑,她道:“我娘在大小姐身边伺候,这些都是我娘告诉我的,我谁也没说过,你别跟人说。”
“知道了。”叶枝半信半疑,但还是在小环的逼视下答应了下来。
小环接着说道:“王嬷嬷手艺好着呢,我娘特意去求了大小姐,送我来跟着学的,她说能学到王嬷嬷半分手艺,就够吃穿不愁了。以后嫁人了,婆家也不敢小看。”
“嗯。”叶枝有点信了。
小环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叉着腰道:“多少人想求着来学还没路子呢,你怎么隔天来学一次,隔天来,不是头天学的都忘干净了吗?这多可惜啊。”
“你说得对。”她也想天天来学,只是生活所迫,没有办法啊。
听小环说了王嬷嬷的事,一整天,叶枝看着埋头刺绣的王嬷嬷,心里都很不是滋味。
她心情沉重地回了茅草屋,给周宪做了饭菜。
吃完饭,重重地叹气。
周宪抬头看了她一眼,没说话。
叶枝道:“你说这世上怎么会有那么多苦命人啊?”
周宪看她。
叶枝手撑着脑袋,蔫蔫地说着:“我以为像我这样从小被抛弃的人命就很苦,结果还有年老之后无依无靠的苦命人。都说好人有好报,这话也好像不太对。”
“觉得自己命苦?”周宪问。
叶枝:“嗯。”
周宪语出惊人:“你不是还有个蓝衣裳的送糖吗?”
“啊?”叶枝一愣。
周宪自觉失语,几口把碗里的饭抛光,起身离开。
离开前,他留下一句,“觉得命苦就抗争,总会得到你想要的。”
“你怎么知道有人给我送糖?”叶枝也不管饭了,追出去问道。
除了冯祈,一共就两个人给自己送过糖,一个周宪,另一个是于宣林。冯祈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周宪不可能说的是他。蓝衣裳的,周宪自己没蓝色衣裳,自然说的也不是他自己。那么就只有于宣林,于宣林给她送糖的时候他看到了?
于宣林送糖似乎是有一套蓝色衣裳,他送糖那天穿的是什么颜色的?似乎就是蓝色的!
于宣林给自己送糖的时候,周宪恰好看到了?然后还不高兴了?为什么?
难道就准他给自己送糖,别的人都不行?
她疑惑的很多,但周宪一句也没回答。
他背着手往村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