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华(88) 这个态度, 叫狄仁杰心里叹气。 圣人求情,并不是真求情!圣人一生,求过许多情。在高阳公主一案里, 圣人为他的叔叔荆王李元景和他的兄长吴王李恪求过情, 结果情没求下来, 该处死的还是处死了。后来,长孙无忌一案,圣人又为他的亲舅舅长孙无忌求情,结果情自然也是没求下来, 该什么罪还是什么罪。据说,章怀太子暴毙的那个晚上, 太子被诬谋逆, 天后欲加其死罪, 圣人还是求情了, 结果, 太子依旧暴毙了。 圣人不是糊涂,而是以‘仁’笼络各种支持者!便是脑生反骨的, 都能以仁宽之, 那么给这样的圣人做臣子,岂能不安心? 正是因为洞察到了这一点,他才敢屡屡犯上直谏, ‘逼’圣人从之。 这里面的道道深了! 圣人求情,有他的道理。 天后不顾念情分, 亦有她的道理。 他们的道理许是都对,可在这事上,都是理智的!易地而处,若是有人要杀自己的孩子, 自己能这般冷静吗? 大部分做父母的都冷静不了,恨不能生食其肉才解恨。 可圣人和天后,足够的冷静! 冷静了,难免叫人觉得冷酷! 如今再想公主接天子剑那天问出来的话,她问说:陷入两难之地,诸位可想过我的未来在哪? 是啊!如公主这般,她的未来在哪?! 可才那么一想,脑海中又浮现出驸马那双幽深的眸子。 公主太耀眼了,耀眼的遮挡住了别人的所有光辉。可接触驸马的时间长了就知道了,这位驸马非一般人物。他甘心藏在公主的光辉之下,小心的掩盖着属于他的光芒。 是啊!未来在哪,许是那位驸马心中有数的!查案子附带的也查出一点东西,比如驸马跟安西的关系。这怕是驸马给他和公主选好的退路吧! 如此,也好! 但这事不能瞒着,得上一份密折给圣人。公主和驸马小心经营安西,便是无心留恋长安。希望这一份折子能对公主的处境有所改善吧! 于是,当天晚上,狄仁杰的密折还是送到了李治的手里。 李治看了折子便愣住了,“安西?” 刘仁点头,“是安西!周国公曾给天后奏报,说英国公居心叵测,与朝中大臣来往颇为频繁。如今再想,怕为的就是这件事。公主心有丘壑,如今的处境,将来的处境,只怕都在公主心中!公主没有怨言,只是叫驸马小心的为子孙后代经营一条退路,仅此而已!圣人,公主绝无异心!” 李治笑了一声,“谁告诉你朕怀疑桐儿有二心了?若有此怀疑,朕何故给她这么大的权利?” 那您这是? 李治闭上眼睛,显儿不合适储位,这次是桐儿不忍,不叫拉扯太子,可之后呢? 刘仁没懂,李治却再不言语了,只说,“叫人透消息给皇后……” 是! 武后怎么想,桐桐不知道!她只看四爷:“你叫人故意漏给狄仁杰的?” 嗯!除了他,谁合适呢? 四爷就说,“是否有心,只大公无私是不行的!无一丝私心,不能取信于人!你得把暗处的事摆在明处说,叫人切实的感觉到‘你的想法’,这才能把世人的眼睛都给迷住。” 懂了!每次她以为她学会了,但总也发现,好似还总是落后一步,跟不上他的步调呀! 四爷就笑,这是教不会的!有脑子就得学会翻新呀!说到底,你还是少了那么一根弦。 少就少吧,有你就行!桐桐往他怀里钻,“大唐的走向而今已经变了,武三思和韦氏,必是活不了的。”如今看着不起眼的两人,在后来能掀起多大的浪,咱是知道的。把这俩祸害除了就行。 个人的作用是极小的!没有他们,总还有别人。在四爷看来,这真就是小事而已! 因着知道后来的走向,桐桐和四爷压根就没回长安听审去! 但是李敬业去了,英国公府的男人都去了,就想看看这个武三思能落个什么下场。 狄仁杰人证物证齐全,便是没有他的口供,也能证死他! 还有便是韦氏,韦氏并无身孕,她这三月屡次想跟李显亲近,期望怀上一个。可李显多滑呀?装病装的可真了,一直就没给韦氏机会,结果一查这不就给带来了吗? 上了大堂,两人极尽狡辩之能事,反正是不认,审理的异常艰难,但最终还是狄仁杰拿证据把两人给证死了,当堂就给画押。 而后呢? 而后押入死牢,秋后问斩。 李敬业回来说的口沫横飞,还拉了孙子说,“等秋后,秋后祖父带你去看砍头去!” 是啊!秋后要问斩了。 在牢里的时候,两人这才反应过来了,这是活不了了吗? 不!不成! 武三思撕下衣服的内衬,用血写了一封血书,悄悄的藏着,等到武承嗣终于疏通关系来瞧他了,他才偷着把血书递过去,“兄长,弟能否活命,全在兄长一念之间了。” 武承嗣左右看看,“知道了,安心等着。你我兄弟受尽屈辱走到如今,为兄又怎么可能弃你于不顾。” 武三思狠狠的攥住堂兄的手,不住的点头。 武承嗣果然说话算话,第二天一早便递牌子要进宫面见天后。可武后不见! 不见就跪着!死跪! 真就是跪了两天,武后这才叫了进去,武承嗣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但却把手里的折子递了过去。 武后不耐烦的翻开,却坐直了身子!里面有一封血书是贴在折子里的,折子来自武三思。在密折上,武三思谏言说:天后缺什么呢?缺密探!什么人能比亲侄儿更可信?什么人更比已经死了的人更尽心?侄儿有罪,万死不冤!臣对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