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的感悟。” 什么感悟?感悟什么? 当妈的手利索的切菜,跟靠在厨房门上的儿子道:“什么感悟都行,今天干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随便说说,我听听。” 金镞挠头,书看了几十页,没看完,说感悟有点早。他就皱眉,但眼珠子却滴溜溜的转,“今天主要就是洗衣服……” 嗯!行!那就说洗衣服。 金镞小心的打量妈妈的脸色,而后道:“衣服要洗干净,就得不停的搓洗,得捶打,得揉,这样才能干干净净的。妈妈你训我,教育我,就是在捶打我,揉搓我……跟洗衣服的道理是一样的,是为了我变的更好的。” 说着,就偷摸的瞄妈妈的表情:这么回答,一定是满分吧。 可妈妈手里的菜刀马上停下来了,他立马站端正:坏了,没说到妈妈心里。 桐桐回头很认真的看这孩子,而后皱眉,“去写大字去吧。电视短期内就不要看了。” 金镞:“…………”为什么呀? 但是妈妈的表情特别严肃,他从来没见过的严肃。他不敢辩解,去书房,将门开着,叫空调的凉气能渗进来。然后乖乖的去写字去了。 四爷回来的时候家里特别安静,没有电视里传来的呜哩哇啦的声音。进了家门一看,饭桌上饭菜已经摆上了,桐桐坐在沙发上拿着一本英语教材,手里拿着笔正在划拉呢。而孩子正在书房拿着毛笔探头探脑。 金镞朝爸爸笑,“爸爸回来了,该吃饭了。” “写完了吗?” “快了。” 那就是没有,“那你赶紧写吧,我要冲个澡。” 哦。 冲澡很快,冲完裹着浴巾去卧室换衣服的时候四爷才偷偷问桐桐:“又怎么了?” 桐桐就学了,“你说他多机灵,猜透大人磨他是为什么的,所以,话永远顺着你想听的说。”可越是这样,才越是难教。 四爷拍了拍桐桐,“别急!也急不来。” 没着急,就这么磨着吧。 一直磨到快九月份开学了,一个假期,也把三国看了两遍了。他爸才叫他:“来!跟我说说,看了两遍《三国》都看出什么了。” “心术、心计、权术、权谋……以及阴谋。”金镞说着,就又看爸爸的表情。可爸爸的表情一点都没变,他的胆子便又大了起来,“刘、曹、孙,三方的争斗;三方各自内部的争斗;内部的内部再争斗。换个说法,就是朝敌人下手,必要的时候也要朝自己人下手。” 桐桐坐在边上面色沉重,四爷也久久没有说话。 金镞终于有些不安了,他低声道:“我读了两遍,大概还有没读懂的地方。不过,我读完真的就是觉得……权谋、尔虞我诈,就是三国。”说着,小心的看了妈妈一眼,“而且,三国里一直在强调一件事情,那就是智商优于武力。罗贯中大篇幅的描写的都是斗智,反倒是战争描写都挺粗糙的……所以,谋略就是这本书最好的一个地方……”不对吗? 四爷笑了一下,指了指边上的位子“过来,坐。” 金镞过去坐了,又小心的打量妈妈,微微嘟了嘟嘴。结果就听见爸爸说,“你说的没错,权谋、谋略确实是这本书的精华。” 他的眼睛立马一亮,目光灼灼的看向爸爸。 可紧跟着,爸爸又说,“可你却忽略了开篇最不该忽略的话。” 金镞想了想,“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对!就是这个话。这个话里,说的是规律,可也是最最核心的一种思想——统一。群雄逐鹿,三个集团的斗争,为的是什么?是统一。他们都在顺应时代的潮流,顺从民众的愿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想要做到的事是实现国家层面的统一。你说他们争的是权利,可这个权利是统一之后的主导权。”四爷说着,就问孩子,“你认同我的这个看法吗?” 金镞想了想,然后点头。 “那么,我是不是可以说,在权谋这个精华的内核里,还有更精髓的东西,它叫‘道’。道,是一种最高层次的东西。得道了,便多助;失道了,便寡助。那么,我问你,叫你来理解,道应该是什么?” 金镞就有点明白了,“是——正义的事情。” 桐桐的表情微微的缓了缓,面上的表情也柔和了起来。 四爷就伸出手指,“所以,我们得先抓住最内核的,那便是‘道’。也就是,你得永远做正义的事,在正的基础上,才能用‘术’。‘术’是工具,无所谓正邪。你在‘正’的前提下,‘术’才是可用的。” 金镞嘴角翕动了几下,然后举手,“我能问问题吗?” 嗯!问吧。 “其实,我挺喜欢曹操的。” 没问题,可以喜欢,怎么了? “我妈说的《三国志》我现在还看不太懂,但是就《三国演义》这本小说来说,我还是更喜欢曹操的。但是作者更推崇刘备……” “想过为什么吗?” 金镞点头又摇头,“想过,没懂。” “书是给人以启发的。为什么罗贯中更推崇刘备,从故事情节里,可以反推。刘备在故事里做到了两点,一点是爱民;另一个点是尊贤。而书中的曹操,有虐民和害贤的描述。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不明白吗?爱民、尊贤,才是符合大众期望的,才是值得被肯定的。那么放在现在,做任何事情是不是都少不了三个方面。其一,人心;其二,人才;其三,谋略。收揽人心,招揽人才,善用谋略,方可成事。若是没有人心,人才你用不得,空有谋略有什么用?” 所以,不管从哪边讲,谋略都不是最重要的东西。 金镞‘嗯’了一声,只有沉思,没有言语。 四爷就又道:“你之前说了一点,说是智商优于武力的。这话对吗?对,也不全对。就如同诸葛亮,智谋无双,可刘备手下若无良将人马,他能如何?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