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不知娘子还记不记得?”张妈妈没直接回答,倒是先问了她个问题。
叶知秋被她说得一愣,眨着眼想了想,“是廊州那位?”
“正是。”张妈妈点头,“郭老夫人带着她孙子上京,打算来咱们府上借住,早前便递了信来,今日总算是到了。”
叶知秋明白,“舅母是想让我去见客?”
张妈妈颔首,末了又多说一句,“夫人说了,郭老夫人也算是自家长辈,娘子无需见外。”
叶知秋听这话大概明白过来。
余氏离开廊州远嫁京城,这些年与娘家那边的亲戚往来也不甚密切,对于郭家这门远方姻亲,她大概也是很不愿接待的。只是无论如何郭老夫人也算是长辈,她即便不愿却也不好拒绝,只能将这祖孙二人接入府中。张妈妈特地与她说这一句,就是表明余氏不想与他家有过多攀扯。
-
穿过游廊来到东院,门口的小丫鬟见她过来便掀起门帘,朝里头报道:“二娘来了。”
东院是华庭楷夫妇的起居之所,朝向极好,整日都是暖融融的。叶知秋进去时便看到坐在上首的余氏正与身旁的一位老人说着话,于是便快走几步进去见礼,“二娘给舅母请安。”
余氏见她过来,便招手将她喊到身边,指了指身旁的老人,“这就是我与你提起过的郭老夫人。”
叶知秋顺着看过去,朝郭老夫人福了福身,“二娘见过老夫人。”
郭老夫人自打叶知秋一进门便不动声色地上下打量着,此刻见她开口见礼,立马和蔼地拉过她一只手笑道:“好孩子,瞧瞧这水灵的模样,真是招人喜欢。”
叶知秋嘴角带笑,微垂着头,顺从地听着两人一来一往地夸赞。
许是居于沿海的缘故,郭老夫人看起来比实际年轻几岁,脸庞圆润,一双眼睛笑起来时便眯成了一条缝,十分有福气的样子。
两人夸了几句,郭老夫人忽然转头对着一直安静坐在一旁的那位年轻郎君说道:“煜儿,这就是我与你提过的叶娘子,还不快过来见礼。”
叶知秋抬眸看去,就见那人起身规矩地朝她行了个礼,“叶娘子。”
男子不过弱冠之龄,身形单薄,五官端正,确实是有股书生气,只是看着有些木讷。
正这么想着,叶知秋一眨眼忽然和他的目光对上。她微微颔首,郭煜却是愣了一瞬,而后似有些不好意思地朝她点点头。
郭老夫人见她二人这一来一往,笑道:“这家里呀还是得有姑娘才好,每天看着这水灵灵的小姑娘,心里头舒坦。你看我们家,就这一个男孩,还偏生是个闷葫芦,着实是无趣得紧。”
“老夫人哪里的话,我看煜哥儿很不错,沉静稳重。”余氏也顺着她的话夸了回去,二人免不了又是一番恭维。
叶知秋趁着这阵默默退到一旁坐了下来,还是忍不住悄悄打量对面的郭煜。
听舅母说郭家人丁单薄,到了郭煜这一代,竟只有他这一根独苗。郭家世代行商,掌握着廊州最大的码头,她本以为郭煜作为这偌大家业的唯一继承人,肯定是自小锦衣玉食堆砌着长大的,怎么说也该是与裴翊一般外放的性子,可今日这一打眼,却发现他竟是这般安静。
“煜哥儿可真是争气,一举便考中了举人,我看明年的春闱定也不在话下。”余氏笑着看向郭煜。
“夫人过奖了,侄儿不过是运气好了些,比起其他人还差得远。”郭煜自谦道。
“哎哟,你快别夸他了,不过是将将好考中了,比起长安那还差得远呢。”郭老夫人摆了摆手,虽说是谦虚,但脸上的笑容却压也压不住,“我听说长安如今可是在翰林院任职,那可是个出宰相的地方。这孩子上进,又有老太爷和他爹在朝中帮衬着,想必将来肯定是大有作为啊。”
“长安也是愚钝的,能入翰林也是承蒙圣人恩典。”余氏温声道,“他如今忝列朝堂,我也不求他能有什么大作为,只要安安稳稳的便好。”
“长安是个好孩子,你将来这福气啊还多着呢。”郭老夫人笑笑,“长安如今也二十有二了吧,可有婚配?”
余氏心下一顿,但面上未显半分,“长安初入朝堂,翰林院又公务繁忙,这婚事还不急。”
“这就是你的不对了。”郭老夫人颇不赞同,“都说先成家后立业,他公务繁忙,那便更应该寻个贤惠娘子照顾他的起居才是,怎能不急。”
“老夫人教训的是。”余氏笑着应下,“只是长安这孩子素来主意大,他的婚事还得由他自己做主。”
此话一出,有心人也都听出了余氏的不悦,郭老夫人便没再继续,“那倒也是,长安这般优秀之人,想必将来的妻子定也是贤良淑德。唉,也不知我们煜哥儿将来能不能遇到称心如意的良配。”她说着,眼神还有意无意地朝叶知秋的方向瞧了几眼。
话音一落,叶知秋立即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但仍旧装作听不懂的样子端坐一旁。
余氏几乎是在她开口的一瞬间就立马明白过来,面上笑容也不免冷了几分,“瞧您这话说的,煜哥儿如今已是举人,待明年春闱一过那便是进士,如此青年才俊,还怕觅不得良配?”
“哪有那么容易。”郭老夫人掩唇笑起来,“只是这孩子性子闷,不善与人交往,我就怕他一个人在京城,这人生地不熟的,被人骗了去。”
余氏这下犯了难,这话明摆着是想让人陪着郭煜游览,只是华长安公务繁忙,华长逸年纪又太小,整个太傅府竟一时想不到有合适的人选。
叶知秋的视线在二人之间转了一圈,不想让余氏为难,便出声道:“舅母,老夫人,我这几日正好有空,若是不嫌弃,就由我带着郭公子四处游览一番如何?”
余氏没想到她开口,眉头一蹙,正要开口制止,却听郭老夫人先她一步应承下来,“如此那便再好不过了,能有叶娘子相陪,我也就不必担心了。”
余氏见她真的答应下来,心中顿时不悦,面上一冷,正要发作,忽听门外传来一阵爽朗笑声。
“游览京城这样的好事怎么能让给叶知秋呢?”众人看去,便见有人掀起帘子走了进来,“侄儿冒昧叨扰,还望夫人莫要怪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