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着这人的年纪,许故下意识称呼:“爷爷好。”
那老人见许故停下来了,颤巍巍地扶着墙站了起来,激动地握着许故的手,道:“哎,好好好,你要好好读书,咱们许家就你一个读书人,就指望你光宗耀祖了。”
看着老人浑浊的眼神中藏满了希冀的神色,许故承诺:“嗯,我会的。”
对于这个答案老人很是满意,笑着说:“好好好,你忙去吧。”
说完,老人又靠着墙坐下了。
经过刚刚的事情,许故心情有些许沉重,同时又多了许多力量。
许家村离镇上不算太远,五六里地左右。但,无论是许故自己还是原主,都已经很久没走这么远的路了。再加上这身子才刚刚病过,许故走了半个时辰才到。
到了之后,他直奔当铺而去。
结果,那把铜镜当铺只给五十文,一块玉佩也才给一百文。他记得原主买铜镜的时候可是花了半两银子,玉佩更是花了近一两银子。
“就是这个价,镇上就这么一家当铺,爱当不当。”掌柜的态度也倨傲得很。
许故沉思了片刻,把铜镜和玉佩拿走了。这么赔钱的买卖,他可不想做。
出了门,许故又朝着书店而去。这世上赚钱的法子有很多种,可对于许故如今的情况而言,只有一种适合他,那便是抄书。在原主的记忆中,原主学堂里有些贫穷的学子便是以此法子赚些钱。
书肆的掌柜打量了许故一眼,态度很是客气,道:“公子,您看咱们这小铺子,买书的人都少,哪还需要抄书啊。”毕竟,这小地方,还能识字,又长得不俗,说不定哪天就发达了,可不能怠慢。
许故没想到自己这么倒霉,两件事情都没做成。
掌柜的补了一句:“不如,您去县城看看,那里有书院,读书人多。”
许故也不是没想过去县城,只不过县城离这里太远了,得十几里路。从村里到镇上这一段路他都走了半个时辰,若是从镇上到县城还不得走上一个多时辰。
他如今身子并未全好,怕是也走不到。
可如今家里实在是缺钱,他也不想这么低价当出去这些东西,一时之间他想不到其他赚钱的门路。如今除了去县城,似乎没别的法子了。
“多谢掌柜的。”许故朝着掌柜的道谢,然后告辞了。
出了书肆,许故沉思片刻,摸了摸兜里的五枚铜钱,朝着镇子东侧走去。他这身板实在是太弱了,自己步行的话,怕是走到天黑也走不到,怕还得累病了,不如坐车去吧。
镇口有辆驴车,专门去县城的,五个人才走,一人一文钱。
许故运气不错,他刚到就凑够了五个人。
板车很小,大家都挤在了上面,有些人不讲究,很久没洗澡了,身上有一股子难闻的气味。
许故默默背着这两日看过的书,只当这一切都不存在。
不到两刻钟,许故到了县城。
县城比镇子不知大了多少倍,街上都是人,杂耍的、唱戏的都有。许故也无暇去欣赏,直奔当铺而去。县城的当铺要比镇子大很多,给的钱也多些。把县城三家当铺都跑完,许故去了给的最高的一家。因他是死当,还能高些。铜镜和玉佩一共给了五钱银子。
接下来,许故去了县城最大的书肆。
刚一进去,伙计就迎了上来:“这位公子好,请问您要买什么类型的书?是科举呢,还是买地理志?或者是话本?小店什么都有。”
许故朝着伙计鞠了一躬,道:“多谢这位小哥,我不买书,我想问问,咱们铺子里可需要抄书?”
伙计顿时没了刚刚的热情,随手指了指掌柜的方向:“你去找掌柜的吧。”说完便不再搭理许故。
许故并未因伙计态度转变而不悦,他客气地说道:“多谢。”
随后,朝着掌柜的走去,跟掌柜的说了自己的来意。
掌柜的瞥了他一眼,道:“要是要的,得看你字写的好不好。”
许故看了一眼旁边的笔墨纸砚。
掌柜的示意他可以用。
许故拿起来毛笔在空白的纸上写了几个字,高升书肆。
高升书肆,正是此间书肆的名字。
掌柜的原没在意的,他瞧着许故这张脸有些眼熟,恍惚记得他不是个正混的,便已决定要拒绝。让他在纸上写字也是为了更加合理地拒绝他。
然而,在看到许故写的字时,他顿时转变了态度。想他在县城开了多年书肆,自认阅人无数,没想到今日竟然看走了眼。
俗话说字如其人,有这样一手好字的人能差到哪里去?
定是他记错了。
“哎呀,公子的字写得真好啊!”
许故练字多年,早年是被家里人逼着修身养性,后来是为了考级,再后来那就是为了晋升了,一直没断过。他能拿得出手的,也就这一手字了,如今想着靠这个本事来赚些钱。
“掌柜的谬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