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倒是觉着张大人最是刚正不阿,乃最佳人选”
“你!陈大人你什么意思?难道你就徇私舞弊了?那可要主动到御史台投案”
空寂的大殿慢慢有了人气,愈发热闹。
眼看着官员们急红了脸,也没能得出个结论。
皇帝扶额,揉着眉心,余光瞥见镇国公悠哉悠哉抱着手臂“看大戏”,眸色闪了闪,震声问了一句:“大家都说了自己的建议,镇国公你怎么看?”
这话一出,其余人纷纷闭嘴不言。毕竟有人背锅,他们可算是松了一口气。
镇国公本来就是隐形人,凡是有人敲登闻鼓,平常轮不到他参与处决,今日凑巧进宫为二儿子赐婚求于御驾前,没成想皇帝正好在吃饭,自己没有找个好日子,对于赐婚的事情,皇帝没答应也没拒绝,古顺颂不知道陛下心思,本来想着下策,结果就遇到有人敲登闻鼓,他本以为“陪着”陛下走一遭就成,没想到:自己也要做选择,古顺颂头皮一紧,硬着头皮,厚着脸皮,余光中发现就刑部侍郎没到位,其他人都提了大理寺卿和京兆府衙都没有让皇帝松口,由此可见:那就只剩下刑部。
想通了个中关窍,于是镇国公喘喘道:“臣以为——刑部主审为佳”
皇帝追问了一句:“喔?何解?”
镇国公描补着:“于上——赵大人乃“风月“尚书,交集简单,很少与朝中官员交好,为人简朴,是百官中清廉正直的佼佼者;于下,刑部尚书赵怀民备受赞誉,深得百姓信赖”
”是以:臣以为赵大人最合适”
镇国公一席话完毕,缄默不言的百官瞬间像是达成某种共识。
内阁官员们:“微臣附议”
其余官员:“臣附议”
众官员齐齐跪下表示心服口服,再没有刚才那副杀人诛心之论。
皇帝没说话,抿了一口清茶润润嗓子,就这么扫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官员,眼色徒然变冷。
半响,他才应道:“难得你们意见一致,既如此那就:选刑部为主,刑部尚书赵怀民为主审”
“陛下圣裁!”
大家如释重负,心口上那块大石终于落下。
皇帝站在侧殿望着朗朗天色,华光渐渐盛,可他的心愈发冷。
他叹息一声:“结果是好的,可就是不得劲儿”
御驾骤停,太监总管见怪不怪,时时刻刻保持着微笑,面对皇帝的不适,他有自己想法:“那些个大人都是人精,这种时候能一致对外:说明人心是齐的”
“啧!”“你啊你,白的能说成红的”皇帝嗤笑道。
“能不齐?反正又不损害他们的利益,又有人背锅,谁不乐意?”
慵总管笑笑不说话,就这么附耳,静静地倾听着皇帝的心事。
皇帝:“你知道朕为什么重用赵怀民?”
总管含笑道:“赵大人长得顺眼?”
皇帝摇摇头:“再猜”
总管:“赵大人公正无私?无畏无惧?”
皇帝还是摇摇头,轻笑道:“你这厮、惯会装傻充愣!”
“朕就图他……惊才绝艳但命短”
就好比心怀大业的自己,心有力而余不足,不会引起朝堂动荡。
总管笑了笑:“陛下圣明”
皇帝却沉默了一路,心不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