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身浑浑噩噩。浑身粘腻,汗水味儿四起,赵怀民眉宇间凝结着颗颗汗珠,层层复层层,颇有一种热不死人誓不罢休的意味儿,考虑到卷面,他不得不小酣一番,以此换得脑子清醒几分。
。暂时的休憩让身体得到高效率的休整,每每疲倦时,他总是喜欢做一些不费脑子的手工活计,比如:做木雕来打发时间,有时候又会帮助隔壁老爷子翻新家具,侍弄蔬菜,劳逸结合,日子倒也过得惬意舒适.....,考场里,唯有三面墙围堵,倒是挺适合“静夜思”,仰着头,嗅探着细微的凉风,忙中取乐,倒也不失为一种自在,待到脑子清醒几分,他便继续答题,墨字。
问:《书》曰:“眚灾肆赦。”又曰:“宥过无大。”而《礼》云:“执禁以齐众,不赦过。”若然,岂为政以德,不足耻格,峻文必罚,斯为礼乎?《诗》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易》称“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而《语》云“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若然,则明哲者不成仁欤,杀身者非崇德欤?
言大过害当缓赦之。刑疑赦从罚,罚疑赦从免,其当伺察,能得其礼。严格执行禁令以此来归齐百姓,不能特赦任何一个人的过错。如果是这样做,做到以德行教化来从事政务工作的人,违背道德的人,必须严峻依照律法惩罚,这就是礼仪吗?《诗经》说:既然这个人贤明且圣哲,这样可以保护他的性命。《易经》又说:有利于用其来引导自身,用来增长自己的道德。但是《论语》说:智者不会为了苟活去杀害他人,不会为了保全“仁”来牺牲自己的性命。如果是这样,那么贤明圣贤不成仁者,杀害他人也不能增长自己的道德?
这道题切题点在于:“仁与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会为了自身的利益去损害他人的性命,也不为了狭隘的“仁”去伤害自己,在执行峻法时,人人必须尊重法律的执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