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武侠修真>流年撷萃> 品析与展望(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品析与展望(一)(1 / 1)

写完同人之后,我就在对比网大的思路,想看看现在的编导,想表达的是什么?  对比之下,发现他们有市场的考虑,这也没错。  然后对原著也花了一定的心思。  但是各方面条件不成熟,各部门的协调性不够,所以看着有些生硬。  如果单单看片段,还是看得下去,我自己就是被抖音里的网大片段打动,这才动心思去看一看。  也的确有亮点。  但是整体出现不协调,这跟有些思路没有成熟,有些原著的精神没有吃透,一句各方面协调性不足有关。  我倒是认为演员还是选得不错的,可惜的是机缘没到,没法把人家的优势发挥出来。  之所以有这么一个认知,也是跟过去看剧的体验有关。  记得以前有一部吴倩莲主演的电视剧《阮玲玉》,这个剧我只瞄了几眼,但是两句台词让人印象深刻。  一句是宁静演的胡蝶,她说,她的戏阮玲玉都可以演,可对方的戏,她则不一定能演。  然后是阮玲玉说的一句台词,她说演戏这个行业,外行看演员,内行看导演。  这都是圈内人的攀谈。  现在也知道一些常识,演员的确就是被动的。  也许最后红的是演员,但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等一切因素的协调运营。  所以说,尽量别去骂演员,人家够辛苦的了。  与网大《九阴白骨爪》掐成对比的剧作就是以前TVB的《九阴真经》。  这部戏其实是各方面条件成熟之后的产物。  那么先捋一下故事开头,一边讲述,一边分析。  这也是评弹的表现手法。  金庸生前很喜欢苏州评弹,那么现在用苏州评弹的方法来评析他作品的衍生物,也算是一种致敬。  一开始是黄药师要报仇,他是青城弟子,与师妹相恋。谁知道师父看上了师妹,设计陷害他,师妹被逼自尽,临死跟他说,将来你杀人的时候,多想想我。  一看这个开头,不但是标准的武侠剧模式,也是满满的金庸套路。  武侠影视剧少不了复仇这一因素,一开始就来了。  而且金庸作品里师父跟徒弟总是搞不清楚,师父要害徒弟,徒弟要杀师父。  这不,这里齐活儿了。  而且看看这台词,分明是谢逊的剧情。  不过沿用至此,不但不出格,不都是金庸的人物吗?而且还有深意。  看到后来就知道,黄药师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什么脑子都动得出来。  师妹果然了解他,难怪他仇恨满怀,愤恨填膺。  他不知道从哪里学来一身好武艺,开始了复仇之路。  有了武艺,青城派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可师父躲着他,找不到了。  于是他闯祸,要逼他师父出现。  他把脑子动到冯蘅身上,冯蘅是金国公主,也是圣女,他要让官方势力逼师父现身。  这个脑子动得出来,也真让人佩服。  而且还真是复仇心切,不然怎么会无所不用其极?  这一天冯蘅在侍女的伺候下,沐浴后准备祭祀。  镜头来到房门口,拉出了黄药师的影子,他就在一边候着。  仔细品析这个剧的镜头,很考究的,一个镜头里,往往交代了很多内容。  冯蘅更衣之后,在侍女的拥簇下,准备去祭祀,这时候黄药师出现,抢了人就走。  可是冯蘅另一只手臂上有扶着她的侍女,一发生变化,侍女们一个拉着一个。  这样黄药师一动,冯蘅身不由己,跟着他动,身边的侍女就呈之字型游动。  场面是很壮观。  可是在这样下去,要脱身就难了。  黄药师去拂开侍女,这时候他瞥眼看到了冯蘅,一见之下,惊为天人。  镜头中马上来了一个黄药师的特写镜头。  那是十六岁的少年,充满憧憬,充满希望的神情。  当然这个镜头也表达了“哇,这么美!”这一层惊叹的意思。  一个镜头,起的就是惊叹号的作用。  但是看到这里,观众会觉得,怎么才看到人家呢?不是一直候着吗?  另外也觉得新奇,敢情黄药师去抢人,他是闭着眼睛抢的?  闭着眼睛都能抢到这么一个绝代佳人,还有这种操作?  这时候再回忆一下把黄药师影子拉出来的镜头,黄药师是背靠着门,面朝外,抱着剑头微垂,眼睛是朝下的。  他的确没有去看。  而且大门跟室内还要有一段距离,难怪一排侍女会有之字型游动的场面,这种场面就在显示室内空间够大。  如果不是那个镜头把黄药师的影子拉出来,是斜影的话,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在保护人家公主呢!  原来这一切都在表现君子之风,干坏事都能展现出君子之风来,那是剧组的用心了。  看到这里,就明白了编导的意图,美女出浴的镜头不是要用香艳的噱头来吸引观众,而是在表现“侍儿扶起娇无力”的感觉。  冯蘅也的确是三千宠爱于一身的人物。  她不是惹事的人,是事情在招惹她。  黄药师这波操作是在做坏事,人家冯蘅是无辜的,可黄药师比谁都知道她是无辜的。  其实这个桥段也是金庸惯用的,可以说就是金庸专属。  但是再看看这个剧,就算是惯用的桥段,都能用得与众不同,扣人心弦,让人对黄药师这个人物充满敬佩和同情。  这也是吃透了各种因素,然后复原展现出来的效果。好,明天继续。  2021年 10 月7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