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吗?”
“呃……是……是啊!,说不定能遇到什么厉害的,有一段奇遇呢。”巡林员其实只是强行安慰,没想到他这样激动,顺着说下去时,灵光一闪,语气越发笃定:“而且吧,传说中雨林有种神奇的精灵,只有小孩子能看见,说不定她会被精灵带走呢!”
背篓商人抿紧嘴唇,也不知信了没信。
手捧热汤,暖意渐渐浸润躯体,他和巡林员一人坐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讲起那皮孩子的事。
营地外缘,巡林官接过热汤,余光始终将那对夫妻纳入其中。自从属下提起学者、兰纳罗后,那位妻子瑟缩得更厉害了,却一把推开丈夫,又嫌不够似的往外行几步,站在雨帘中。
这样揣测别人家事有些不礼貌,但……和他们古怪的反应比起来,那个叫“背篓”的竟然更像孩子的监护人,对那孩子的了解和挂念,都到达了常人难及的程度。
巡林官扪心自问,他自己都不记得顽皮的儿子衣服上打了几处补丁,背篓却连补丁的原因和顺序记得一清二楚。
“老天,我怎么觉得,比起……你才更像是小娜娜的家人。”
巡林员恰好说出巡林官的心声。
与此同时,学者突然推开丈夫,往山洞外的雨帘移动半步。
巡林官重新审视她的一系列行为。
看似坐立不安,却不敢入队寻找;在营地也谨慎得远离所有人。但看商人们的态度,可以排除人口拐卖的可能。
那么,是什么让这位母亲如此怪异呢?
雨一直下,无人回应。
整洁的桌面上平摊着一本笔记,厚度不薄。蓝发的青年人拿着笔仔细书写,不时翻看前面的内容。
【实验记录】:
研究对象:娜塔莉(NATALEE)。
注:以“娜娜”称呼能够使她精神放松。
手术很成功。
状态:求生意志顽强,恢复力极佳,药物消耗远低于预期。
过敏:反应微弱,可忽略不计。
【术后一天】
状态:研究对象智力受损严重,若一岁儿童,只能发出单音节,无法清晰地表达意图。
创伤:几乎完全恢复。我用掉了库存全部的仿生骨头和人造血管。希望这次的实验数据能帮我换来更多珍贵材料。
【他】的要求越来高了,到访频率却越来越低。还好这里足够特殊,我和对象们都没有维生需求。不然这间实验室会成为真正的地狱。
……
【术后三天】
状态:发音标准清晰,语句通顺,语义完整。自称今年五岁,如属实,则智力水平略高于同龄儿童。
营养强化剂效果良好。恢复情况依然远超预期。
……
【实验项目】4 童谣:
实验结果:起初,研究对象情绪略微波动,随后观测数值稳定在较高水平。研究对象随曲调跟唱时观测数值进一步上升,表现为快乐;阻止其跟唱后数值回落。总体状态较稳定。
注:这项实验本不在规划范围内,毕竟以前那些对象并没有欣赏音乐的智力。
无意间发现对象没有受过任何音乐方面的教育,就算在我的故乡——崇尚智慧的须弥,也十分少见。我便将那里耳熟能详的儿歌教给对象。
不得不说,她很有学习天分。听第一遍,能将大部分歌词复述下来,听第二遍,连旋律也记得一清二楚。
只不过,孩童学习音乐是先记歌词后记旋律的吗?
……
【实验项目】17 故事:
她智力发育很快,看来营养剂的成分基本可以确定了。
从前看过研究,适当听读故事有助于儿童心智发育。可惜我来到这里时十分被动,没准备任何东西。这段时间内【他】也没有到访,我没办法得到外界物资,只好讲讲以前的经历。
她很捧场,讲什么都爱听,就连曾经流行的恐怖故事也听得津津有味。
(一段较新的字迹)娜娜很爱讨论故事里的人。我知晓的,便多讲些,不详的,便引她自行思考。她很聪明。这意味着我的实验取得了阶段性成功……
“大哥哥,你在看什么?”女孩走到青年身边,小声地问。
“在想下次教你点什么。”青年写上句点,放下笔,熟练地将孩子抱起,放在膝头。
适当的肢体接触能够稳定情绪,建立自信。这些能很直观地从显示屏上读取出来。
除了笔记外,桌面还放置一个比人头大两圈的精致箱子,里面传来机械零件轻轻碰撞摩擦的声响,规律,且令人安心。能读取许多数据的显示屏正是箱子举足轻重的一部分。
女孩伸手翻动笔记,青年的字体工整,带着些许学生气,但难掩张扬本色。
青年从不阻止她探索,甚至主动教她认识她所好奇的一切。
事实上,她的全部行为都被纳入观察范围内,青年一直留意着数据的变化。
毕竟她是珍贵的研究对象。也是他迄今为止最骄傲的作品。
为了她的良性发展,他做了很多事。清洗她血污的裙子,缝补好破损的缺口,为她准备零食点心。如笔记上所记录的,实验室内并不会产生真实的饥饿感。这正是此间的特殊之处。
而特殊的本源是时间。
不过她没有发问,他也就不向她解释。况且以她现在的智慧,并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奥秘。
就连青年本人也没有完全搞懂。
但这不妨碍他利用已经确认的规则。
雨势逐渐小了。
雷暴消退到防雷装置足以掩护时,巡林官再次带队出发。
留守的商人也没闲着,期盼忙起来时,火烧火燎的焦虑能有所缓解。
只有那孩子的父母,一个神经兮兮,探头探脑,一个不在状态,无动于衷。
“娜娜,你来。”蓝发青年呼唤道。
听到呼唤,女孩立刻放下手中的东西,颠颠跑到他身边。
青年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