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贾诩是被乔琰派过来的卧底,气恼之下将人赶出去。按兵不动?这也是能随便按兵不动的吗?贾诩面上的神情依然沉静自若,仿佛未见董卓目光中的质疑之色,解释道:“相国觉得,若是将乔琰在半月之内出奇兵、连克马腾韩遂之事告知于邺城的袁绍,他会是何种反应呢?若是再告知于他,韩遂的金城刚被围攻起来第二日,韩遂的脑袋就被他的部从砍了送给乔琰,他又会是何种反应呢?”董卓面上闪过深思之色,只听得贾诩的声音在殿中回响,“袁绍原本或许会觉得,乔琰领并州之军,在凉州人生地不熟,进军速度必然极慢,哪怕先有高平为据点,要拿下马腾韩遂也非一年半载之功,届时他必已依托天子之命壮大己身了。”韩遂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根本没防备到乔琰甚至还有空先取马腾,再入金城。但事实已经证明,实在不能小觑这位并州牧的本事。哪怕她到如今也还没到二十岁!“现在凉州已平,袁绍可不愿意看到这样一位文治武功都非同寻常之人成功救驾。有韩遂之死的例子在前,也难保下一个被送人头的,就会是您董相国了。届时乔并州不费吹灰之力入主长安,奉天子之命东进,袁绍危矣!”董卓很难不在贾诩这句话中想到,他其实处境比韩遂还危险。韩遂是先被斩断了臂膀困守于金城,他的手下不想跟着他一起死,才会落了这个下场。他董卓所把控的长安城里,反对他的人更不在少数。好在,正如贾诩所说,他与袁绍也是唇亡齿寒的关系。若是袁绍不想让乔琰更进一步胁迫到他的处境,在时局变换之中,袁绍他还真是要为董卓考虑一二!贾诩又道:“那袁绍四世三公之家,又有邺城朝廷为依托,若是想要给乔琰制造麻烦,可要比相国容易得多吧?”这还真不算是看不起董卓,而是个大实话。董卓当即拍了板,“就听先生的,据守三辅之余,告知袁绍凉州战况,让他来替我们做刀。”当然,这个告知不能是董卓直接写个什么求援信,而得是某个身在长安朝廷却心向于邺城那位的,来上一出主动报信,这样就更加稳妥了。只是董卓安排人手的时候,心中不免考虑起了一个问题——倘若他没记错的话,袁绍这家伙在乔琰这里吃亏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万一他对此有了什么心理阴影而不敢出手怎么办?再或者,这人哪怕加上了这种煊赫的家世,如今还手握天子,折腾出来的举动也让乔琰可以轻松地见招拆招,又该怎么办?但想想他反正还有中下两策的退路,便没更改这个决定。董卓并不知道的是,乔琰也挺担心第一个问题的。所以她思量再三,决定再补一刀。袁绍收到了凉州的消息,刚听着手下谋士审配建议,不要急于给乔琰找麻烦,一面容易给人留下话柄,一面也让董卓渔翁得利,就听有人来报,乔琰着人给他送了一封信。他展信便见,这信上只有一句话——【一年已至,军粮何在?正欲长安救驾,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