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这些话,眼下不必多言就是。
既然人数到齐,稍后金家和郑家的渔船就都出海了。停在旁边的小渔船,也陆陆续续离开了岸边。
这是郑瑾铮第一次出海。
站在甲板上感受着肆意吹来的海风,郑瑾铮的心情出奇的平静。就连这数月来的种种变故和煎熬,似乎也在这一刻被抚平。
郑瑾铮自认不是小肚鸡肠的人,但也确实没办法豁达到面对过往一笑而过的地步。
从皇城离开的一路上,郑瑾铮做好了迎接各种艰难困苦的准备。饶是如此,还是遭遇了不小的打击,一度差点消沉,乃至放弃。
然而自打来了这小渔村,冥冥之中好像就有了转机。先是卖珍珠得了银钱可以给娘买药治病,再是买了渔船以后家里有了营生……
种种的种种,都标示着他们郑家余下这几人,依旧还有一丝丝的生机。
而这一丝丝的生机,都是此刻就站在不远处的金小渔带给他们的。
金小渔一直站在船边往海上眺望,小半个时辰后,她忽然转身冲郑瑾铮说道:“郑三公子,喏,你往那边看。咱们这片海的船只一般都是在那附近捕鱼。那附近的鱼群比较多,基本都不会空手而归。”
这就是渔民们多年累积的经验了,寻常根本不会告诉外人。金小渔却是没有多想,直接指给了郑瑾铮知晓。
“是只有这一片海域的鱼多,还是再往远处走了,却没有发现鱼群?”郑瑾铮没打算跟本地渔民争抢鱼群。他的目的,从头到尾,就不只是这些鱼。
“啊,这个……”金小渔虽然跟着自家渔船出过数次海,却并不了解具体情况。
“远处也有鱼,但这片海的鱼就足够咱们打捞了,没必要再往远处走。”这个时候,金爷爷回了话。
“老爷子有去过更远的地方?”顺着金爷爷的话,郑瑾铮打探道。
“有。年轻的时候,跟着东家的渔船去过好几次。确实也能捕到不少大鱼,但也有落空的时候。实在是海域太大了,鱼群也都是流动的,不经常往远处跑,根本拿不准地儿。多去几次,大家就都不愿意白费功夫了。”彼时金爷爷只是跟船的小伙计,东家怎么说,他就怎么做,没有发言权,也没有做主权。
不过对于勤劳朴实的渔民而言,拿不准自然就是靠不住。想当然的,就不会再继续去了。
“多谢老爷子解惑。”郑瑾铮了然点头,认真道谢。
“不用谢。都是些寻常事儿,咱们渔村不少人都知晓。”金爷爷摆摆手,不以为意的说道。
郑瑾铮却并不这样想。
渔民或许确实知晓,但这都是他们的生存之道,轻易根本不会往外透露。
像金爷爷这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无疑是莫大的人情,也值得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