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遍。 或许传言本身就有真有假,可是亲眼见识过他本事的谢观止,却也不得不承认,在岐黄一道上,大概没有人能够与文清辞相比。 他显然不属于“凡夫俗子”一列。 谢观止嘴上不屑,但是听了文清辞的这番话后,他心里除了荒谬感与隐约的愤怒之外,还介意得要命。 少年啪地一下将手中的茶盏放到了桌上,转身便朝舱外走去。 自始至终都没有多看一眼那个跪在地上的人。 …… 文清辞乘坐的这艘画舫吃水很深,行进起来晃动并不明显,反倒像是摇篮一样催人入睡。 这几日来,一到夜里画舫上便静悄悄的。 好像连空气都陷入了沉睡。 文清辞也不例外。 但是到了后一日,天还没有亮,文清辞便迷迷糊糊地睁开了眼睛。 睡梦中,他隐隐约约听到了一阵沉重的声响。 清醒之后,文清辞下意识侧身,想要透过屏风看一眼谢不逢。 直到视线落在空荡荡的船舱内,文清辞愣了一下这才想起,此时自己并不在太医署。 而是南巡的画舫上。 他用手臂支撑着身体缓缓坐了起来。 这下船外的声音变得愈发明显。 文清辞顺手披上大氅,缓步走到窗边。 河流之上的湿凉之气,与木绳相互摩擦发出的一阵阵“吱呀”声,和低缓沉重的脚步声,一道出现在了文清辞的耳畔。 这是…… 他愣了一下,终于顺着长长的绳索,向岸边看去。 ——无数身着短褐的男人,正整齐排列在殷川大运河的两侧。 他们的身上背着一根长长的纤绳,一边连接手臂,一边则连接大船。 此时这群人正默念着号子,拖拽着巨大的画舫,一步步在岸边艰难前行,浑身上下都写满了艰苦。 这是殷川大运河两侧的纤夫。 他们说是行走在岸边,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一小半身体都已经被河水打湿。 短褐粗糙的布料黏在身上,水汽被体温蒸发,接着又被再次打湿…… 这种感觉难受极了 此时此刻运河边上每个人的眉宇间,都写满了艰辛与痛苦。 无数纤夫排成长队,竟一眼都看不到尽头,极其壮观。 上一世读中学的时候,文清辞曾从课本上学到过“纤夫”这一古老的职业,但是今天眼亲眼见到这场景,还是将他吓了一跳。 身为一个现代人,眼前这一幕忽然令船上的文清辞良心不安起来。 他没法忽视这人力拉船的一幕。 ……也不知道这段不好走的河道究竟有多长。 想到这里,文清辞赶忙转身飞速洗漱,接着换好衣服走出了船舱。 他快步走向船边,想要看看前方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样。 不知道是几点,此时天还黑着,只有零星星光,轻轻洒在运河之上。 文清辞没有想到,自己刚刚出门,还没有走几步便遇到了出来研究纤绳的贤公公。 “文先生怎么起得这么早?”贤公公看到他之后也不由自主的吃了一惊,接着快步上前来向他行了个礼,并笑着看向前方,“难不成是被这外面的动静吵醒了?” 他说的是拉纤的声音。 在贤公公的面前,文清辞只能继续装淡定。 他垂眸笑了一下回答道:“声音的确有些大。” 接着文清辞顿了顿,拐弯抹角地问贤公公:“不知这段航路有多长?还需要走多久。陛下的头痛之症暂时没有彻底缓解,恐怕会被这动静惊扰。” “文先生果然仔细!”听到这个问题,贤公公先夸了他一句,接着赶忙回答说,“航路的事,说实话咱家也是很不清楚。不过文先生也不必担忧,十余年前陛下第一次沿着殷川大运河南巡的时候,也遇到过这样的事。这次来时候,我们提前做了准备,陛下所在船舱里新做的隔音效果很好,是听不到外面声音的。” 贤公公与文清辞闲聊道。 “如此……”文清辞轻轻地点了点头,视线随之落向了岸边。 说是“与民方便”,可是自始至终,皇帝连外面的声音都不愿听到。 他有些不屑地想。 见贤公公在这里,文清辞也不好再向前去看了。 他正准备转身回船舱,就见不远处驶来一艘非常陌生的小船。 没等文清辞问贤公公这是什么情况,对方便突然皱眉说:“是二殿下……他怎么来这里了?” 两船的船板相接,小船上的人飞快走了上来。 谢观止便被众人拥簇在其中。 他的脸色稍微有些苍白,手臂正无力地垂在一边,看上去好像受了伤的样子。 看到文清辞在这里,跟在谢观止身边的小太监忙三两步跑了过来大声说道:“文太医!方才二殿下的手臂被围杆上的绳索打到了,您快来看看吧!” “好,殿下这边走。”文清辞微微蹙眉,接着便带他们,向画坊上临时开设的小医馆而去。 或许是因为太痛,这一路谢观止始终紧抿着唇,半点声音也没有发出,安静的不像话。 他身边的小太监倒是噼里啪啦说个没完。 等到医馆之后,文清辞也从太监口中明白了事件的始末。 几个时辰前,谢观止便起来到甲板上去忙拉船的事了。 他昨天晚上睡得本来就晚,一大早的精神还没有恢复过来。 再加上那个时候天还没有亮,就算是打着灯,也只能将周围风景看个模糊大概。 于是,谢观止便没能注意到向自己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