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意?此人可斩之,汉室气数尽矣!” 诸葛亮深知战争残酷,此战若输,蜀汉国力大减,兴复汉室,将遥遥无期! 回顾下,从刘备的决策来看,就是错误的。违背大方向,抒发个人意气,不顾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执意妄为,是要遭受失败的苦果的。决定东征,目标太脱离现实,孙权岂是泛泛之辈,赤壁一役,善于用兵的曹操就栽在他的手里,怎可轻敌?军事行动需要一个符合双方力量对比的结果,而不能一厢情愿的认为自己该赢得胜利,所以军事作战的目标要量力而为。刘备一开始打了几场胜仗,孙权心惊胆落,被迫求和,愿意归还荆州,并送还孙尚香。刘备就该冷静下来,见好就收。想必身边也没个能让刘备信任并听劝的人(或许这个人本可以由法正来担任的),整场战役都是刘备亲自在指挥,这个小商贩出身的草根皇帝忽略了“众军久留于坚城之下”的危险,又在安营扎寨的战术上犯了致命错误! 安营扎寨,这种事情你让专业的将领去做就好了,干嘛非要亲自安排?真是什么都会的领导最能干事。 武将杀人,文官放火。你看看中国历史上的放火专家,最先理论阐述的是军事家孙武,《孙子兵法》里面有一则专门的“火攻篇”。就三国时期,放火专家有董卓,曹操,周瑜,陆逊,还有诸葛亮,都是一把火。这次对于刘备的阵营布局,又正值暑天,军困马乏,放火的好机会! 刘备一心要厮杀,陆逊待机而动。一方在用蛮力,一方在用巧劲。到了夜间,陆逊吩咐军士准备好引火之物,准备火攻。 两湖地方盛有茅草,这种茅草加上枯叶十分易燃。依山傍水的刘备军营可想而知,几十万大军兵败如山倒!刘备一路退走,退到马鞍山,又退往白帝城。汉水北岸驻扎有黄权的三万蜀军,落得进退不得,只好降了曹丕。 吴蜀猇亭之战,以吴国的胜利结束。蜀国国力大减,对蜀汉影响深远。基本上蜀汉无力北伐了,中原曹魏在生产力恢复之后几乎无可撼动。吴国巩固了荆州地方,并向南拓展到交趾,达到了划江而治,尽收长江之利的战略意图。 刘备抑郁不能自已,无法释怀军事上的落败。加上年纪大了,回眸昨日,结义的两兄弟已逝,无颜再回成都面对两川将士。七十万大军,所剩无几,多少川中父老望东而哭啊! 刘备的仁义,果如是乎? 刘备临终托孤,告诉诸葛亮:“阿斗能辅则辅,不能辅,君可自立为成都之主。” 诸葛亮惶恐不已,声泪俱下的说道:“亮敢不尽心,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笔者认为双方都是真心话,诸葛亮这样的旷世奇才不是要坐上权力的宝座,他是要赢得历史的尊敬。刘备的事业最终没能赶上汉高光武,枉费了多少仁人志士对他的期盼,对汉室复兴大业的期盼!刘备不得不承认是自己的才能跟不上事业的需要,他一生修为的品德仁义之名都随着猇亭火光而化作泡影。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这是刘备死前在病榻上对儿子刘禅的最后叮嘱,他希望自己的子孙能继承大业,并以德行为基础,才能凝聚人心。 他最后的言语仿佛使他咽不下这口气,可面临的失败,又使他无颜再回川中。死是一种解脱,是一个故事的结局,应了那句话——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出自《三国演义》,至今传为美谈。但是刘关张的故事,没有落得一个好的结局,甚至悲催。可恰是如此,这就是一则美谈! 刘关张非常平民化,所以老百姓才更喜欢他们啊! 总的来讲,刘备的才能无论如何都不能与曹操相提并论。刘备能与曹操相抗衡,并被曹操评论为“天下英雄就你我二人。”原因是刘备有德行操守,而且姓刘,素怀大志。东汉末年,民不聊生,百姓需要一个能庇护他们的好官。而刘备是一个好官,刘备的言行举止符合民众对道德标准的正面评价。 笔者没有判断错,后世的人们是愿意看到刘关张最后的结局的。因为成功之后,他们的子孙是否还能延续桃园结义的精神内涵?所以用英雄的悲剧演义平民化的义,恰是成就了《三国演义》。